先说结论,希望十分渺茫。
做物理,基本上两条路:理论物理,实验物理。
做实验的话,如果往前倒200年可能还有希望,但是现在来讲,一个人,没有百万级别以上的经费,基本上是没什么能做的实验的。简单机械系统能做的实验,撑破天是分析力学那个级别的,这些东西都是百年以上的老黄历了。稍微复杂一点的,光量子那一套实验,随便搞一台激光器什么的不得十万上下?加上一套平台什么的,只能说个人还是不要想这回事了。再高能一些的,不论是凝聚态的烧材料,还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总之都不是个人玩得来的。所以做实验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做理论的话,是存在“理论上的希望”的。这个理论上的希望在于,虽然没钱,但是聪明啊!学高数线代复变泛函如砍瓜切菜,四大力学信手拈来,数学物理方法无师自通,费曼讲义简直容易。能把(包括但不限于)上面提到的这些内容都学得有点样子,基本上就达到了一个典型的一般大学的物理系本科毕业生的水平。继续学习研究生课程,学一学朗道十卷,又是一大堆厚本。然后还要学好英文,多读前沿文献,了解学科发展,避免闭门造车。文献很贵,可以去高校的图书馆蹭。到这个程度,才有了写论文的基础。但是一篇论文除了基础,还需要想法。一个普通的博士生,从接触科研,到能独立地开发自己的研究想法,起码需要3到5年的科研训练,而没有科研训练的话,只能凭天赋喽。所以这里理论上的可能就是,天赋异禀,就是学得会,就是有想法,就是能做出来。这样的人,我认识的,无一例外,并不花很多时间学习,就可以在省重点保持前30名,多数保送,少数高考考入各大名校。
你说的很对,时局已经不一样了。如果看到这么多困难还想学,好好补习高中知识,去大学旁听课程,考研究生,一步一步走上来吧。每天学习5小时什么的,一旦路走偏了,25小时也没啥用啊。
最后附上我校物理系本科培养方案(专业必修部分)(节选):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包括力、热、电、光、原子物理以及普通物理实验)、数学物理方法、分析力学、电动力学导论、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初步、量子力学导论、统计物理II、量子力学II、数值分析、固体物理、近代光学、原子物理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激光原理、现代物理技术实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