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模仿动画片情节,发生危险,该如何预防此事的发生?

儿童经常模仿动画片的情节,甚至危及到自身的安全,作为家长,该如何预防此事的发生?
  • 儿童模仿动画片情节,发生危险,该如何预防此事的发生?-图1
27回答·3959阅读
rainbowzhong

2017年07月30日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应仅仅局限于动画片,儿童的模仿行为,绝不仅仅限于动画作品,而更多的是从生活中来的。比如看到大人做什么事,孩子也想去做。这些模仿,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必经过程。因此,不是动画片给孩子带来了什么负面影响,而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就不够,动画片则成了导火线。

当然,现在确实有很多动画片的制作水平有待商榷,但是面对大量轰炸式的播放,完全不让孩子接触也是不现实的。孩子在家你可以控制,但是到了公共场合你如何控制,孩子今天不喜欢,不等于天天听了别的小朋友描述后还不喜欢。所以,控制是被动的,引导才是正途。

我家俩宝都爱看灰太狼和熊出没。但是我引导他们关注的是喜羊羊的机智、灰太狼的聪明(它经常发明捕羊工具)与两只熊保护森林的决心以及光头强友爱的一面,所以俩宝会觉得光头强其实也很可怜,俩只熊捣蛋但是他们在维护环境,也只针对破坏森林的“坏行为”。偶尔会模仿动画人物的语言,但也只是一时新鲜,过不了几天也就不说了。

宁太太的成长日记

2017年07月27日

在动画片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玩火,在高处跳下来拿刀子,这些情节。每当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我也特别怕孩子不知道轻重,能去学习模仿。

为了避免孩子去学这些东西,我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一、动画片的筛选

在推荐一部动画片给孩子看之前,我会先在网上看一遍他们的风评。然后自己再挑几集来看一下这个画片的内容,再判定情节上是否符合我孩子的年龄、在内容上是否健康积极向上,符合条件的我才会给孩子看。

比如说佩奇小猪、爱冒险的朵拉、迪士尼动画片系列、宫崎骏动画片系列。这些都是听经过我的筛选觉得非常的优质的,我才会给孩子看。

二、观看动画片时的陪伴和指导

在香港,他们每个片子都有分级,儿童不适宜看、12岁以下需家长陪同等级别。但在国内暂时没有这种分级,所以我会陪伴孩子看动画片,当动画片中出出现一些极端的、虚构的案例时,我会强调跟孩子说不能模仿,那是虚构的。比如说超人会从高处飞下来不摔伤、某个小孩子有神奇的跳跃能力可以跳过火车轨道这些危险动作都是假的。

jason妈咪有办法

2017年08月22日

报道,7月7日,一北京8岁男孩拿着一把伞从老式居民楼2楼公共护栏处一跃而下。当时目击者还叮嘱他说:小心,别越过护栏。但是小男孩根本不在乎地说:“我给你们玩个新鲜的。”就直接跳下去了,结果是造成小腿骨折。

据说该男孩在漫画书中看到有说拿着伞跳下去会飘在空中,他在模仿漫画书中的人物。

翻阅网络会发现类似新闻比比皆是。

昆山7岁男孩撑伞从5楼跳下,达州6岁男孩从5楼撑伞跳下,新疆5岁女孩撑伞从11楼跳下......

这是很傻很天真?

还是父母教育的缺失?

首先,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个“傻傻的”行为: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车祸是造成青少年死亡对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青少年控制危险行为的的大脑区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也表明,控制危险行为的大脑区域只有到25岁之后才会完全发育成熟。

也就是说,控制大脑的是大脑前额叶皮层,这部分的结构和功能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但是控制情绪的却是脑后区,脑后区发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熟。所以,不成熟的脑前额叶皮层有时候是没有能力去控制情绪冲动的。所以,很多年轻人做事冲动又任性。

另外,小孩子都会有模仿瘾。

因为他们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往往最亲近的人就是他模仿的的对象。漫画书里的人物是他们既崇拜又向往的人,而市面上很多给小孩子看的漫画书里都是天马行空,具有超能力的人物形象。

喜欢模仿,崇拜英雄,而他们的大脑皮层又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危险的理解度不够,才会做出这些大人们看起来难以理解的傻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面对这些冲动爱做傻事的小豆豆们,父母如何进行防范呢?

  • ·要学会引导孩子,选择积极向上的书籍

平时家长要多了解一下孩子所看书的内容,不要以为他在读书就特别欣慰,也许他读的根本不适合他。家长要对他平时阅读的书籍进行适当的筛选与把关。孩子还小,尚不能辨别是非。而很多市面上的书籍,为了取悦孩子,会加大量搞笑搞怪的形象,或者超能力的人物,这些家长要给孩子做适当的分析,帮助他们辨别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的。

同时多引导孩子读健康有意义的书籍,目前教委每年都会有相应的书籍推荐,可以多让孩子阅读这类书籍。

  • ·要多和孩子聊天,了解他的各种小想法

现在的孩子接受知识的渠道很多,各种小想法也多。如果家长经常和他们聊天,你会发现他们的很多想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不要以为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更有主见和独到的见解。

jason妈咪记得自己小时候其实就都懂得很多事情了,可是大人们总是以小孩子的心态来对待我,当时还暗自忿忿不平来着。

  • ·要给孩子合理安排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暑假期间,孩子在家的时间多了很多,没有了学业的压力,家长也会放松不少,但并不意味着就要大撒手。危险往往来自于校外。要给孩子合理安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比如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看看山区的孩子们,与留守儿童结对变成好朋友,让孩子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学会爱与被爱;

参加一些夏令营,让孩子收获更多新的小伙伴,学会与人和谐共处;

参加一些运动,男孩子可以参加足球,乒乓球,棒球,冰球等,释放掉他们旺盛的精力。女孩子可以参加一些剪纸,绘画等活动,心更灵手更巧;

给他们一个小角落,把家里各类废弃的东西都拿来给他们拆卸,拆成什么样子都可以,让他们体会DIY的乐趣。

让孩子有了更多的喜好,就不会去想那么多异想天开的事情了。

人生历练千千万,智慧父母来帮忙。嗨,这里是jason妈咪爱育儿,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jason妈咪爱育儿,这里将全部是我的原创与实战经验。一起探讨孩子成长之道,父母情绪管理和亲子关系的正面建立!

河马妈妈育儿奇想

2017年08月25日·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

最近几年,这类似的事件可谓是频频发生。我们先来这是为什么呢?

1、6岁前的孩子还不能完全分辨真实与虚拟的区别。

孩子在看动画片中的情节时是深陷其中的,他们很自然地认为那就是真实发生的事,哪怕大人给他说是假的,他们都不以为然。

2、孩子是热衷并善于模仿的。

我们从孩子扮家家、玩游戏等活动就可以看出,孩子间的大部分交流都来自于旧经验,来自于模仿其它人做的,来自于他们所看到的场景。

知道了这两点,我们就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模仿动画片情节的做法。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预防呢?

1、给孩子选择适合的动画片。

就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发展而言,他们并不适合过早地接触暴力等情景,所以在给孩子看动画片时要经过筛选。

2、让孩子有保护自己的经历。

成人不应当过度地保护孩子,比如从小就让他不摔跟头、不跟其它小朋友抓扯,不让他用剪子等,这样做孩子就不知道害怕以及什么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让孩子在6岁之后还不能判断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3、不在家上演暴力行为

被打大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怀有憎恨和报复心理的,当他受到成人的暴力后,他会为自己的情绪找到一个出口,而这个可能是伤害自己,也可能是伤害别人。

以上,希望对大家有用,欢迎探讨。

曼茉曼茉

2017年07月24日·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

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应该陪着孩子看动画片,或者大概了解动画片讲的是什么内容,关键的地方解释一下。

对于一些情节离奇的动画,家长可以告诉孩子那只是一种想象或者夸张,和现实要区分开。

比如,人就是人,不可能在天上飞,但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在天上飞,就是乘坐飞机;大锤子砸到头上,不只是肿一个大包,很可能是头破血流,医生也救不回来。

要注意保护自己,如果跟小朋友一起玩,模仿动画片的情节时,也要提醒他注意安全,如果他手里拿了危险的物品,应该远离他,并告诉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