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敬之
雍正继位时虽有七子有名可查,但长子弘晖、二子弘昐、三子弘昀、七子福宜早夭,只留下四子弘时、五子弘历、六子弘昼三子人。弘昐没有记入齿序,故弘时成了《清史稿》中的“世宗第三子”。
作为一个中年即位的皇帝,雍正帝子嗣不多,无疑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但作为皇帝,子嗣少,对于经历过九子夺嫡大战的雍正而言,又可以避免诸皇子纷争的苦恼和麻烦。
然而,即位之初的雍正只有三子,但也让他不省心。弘昼“好言丧礼,言:‘人无百年不死者,奚讳为?’”(《清史稿·弘昼传》)他喜欢在府中办丧仪,自导自演,让府里的家人祭奠哀泣,自己在一旁岸然笑饮祭品以为乐趣。他制作冥器、象鼎、彝盘盂等物品,放在自己的塌前。
儿子荒唐,雍正不免郁闷,但是此子与弘时相比,还是知道收敛。
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下谕:“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廷,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禩,令其约束养曕。钦此。”(《宫中档雍正朝奏折》)
这是一道令人不可思议的谕旨!雍正四年正月,允禩被列罪40条,除宗室籍,令改名“阿其那”,休其福晋回娘家,二月又将其幽禁。此时,雍正却要要将名义上的皇长子弘时,送给已开除宗室的允禩为子。将皇子弄成拘禁的平民为子,那他的皇子身份自然很尴尬了。
果然,很快弘时被雍正削除了宗籍。《清皇室宗谱》记载:“皇三子弘时……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曾任清史馆协修的历史学家唐邦治,在1923年出版的《清皇室四谱》中,首先提出弘时是被雍正赐死。这,无疑是雍正怒对弘时在平日里亲近允禩到了一个极限。
虎毒不食子,为何雍正在多子早夭、余子不多的情势下,还将弘时无情的处死?唯有一条就是弘时已经严重危及了雍正帝位和国家利益。雍正即位不久就密建弘历为皇储,不免会让弘时铤而走险,或者与允禩等往来密切,被利用为攻击雍正的政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