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离职,对特朗普来说是福还是祸?

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离职,对特朗普的执政会有何影响?
  • 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离职,对特朗普来说是福还是祸?-图1
22回答·1.8万阅读
亚北农产品

2017年08月19日

谢谢邀请!特朗普此举败笔,用错了人,现在抛弃也有后遗症。班农从一个网站的总编变成权倾一时的“宠臣”,即便黯然下台,班农也算是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轮回。对于特朗普来说,“挥泪”斩“军师”,可能意味着“革命”的挫折,那班农所代表的民粹主义派对特朗普也有很大意见。

斯蒂夫·班农有很多身份标签,特朗普的心腹,白宫的首席战略师。特朗普一入白宫,作为其大选获胜主要功臣的班农,就被称为“影子总统”,获得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常任委员,这份待遇连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国土安全部长都未企及。

毫无疑问,班农是美国政治中的异类。如果不是特朗普当了总统,他永远只能在媒体上扮演反叛者角色。到了白宫后,他的革命热情不减,要排干华盛顿的政治沼泽,终结行政国家,拉开架势要跟华盛顿的建制派斗争一番。

于是乎,白宫的宫斗就围绕着班农代表的民粹主义者与原白宫幕僚长普里巴斯代表的建制派开始了,结果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两败俱伤,先是白宫发言人斯派塞离职,后是普里巴斯。而原国土安全部长约翰·凯利接任白宫幕僚长之后,班农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班农不得不离开,因为他的存在已成为特朗普的政治负资产,虽然在理念和行为方式上,班农与特朗普非常相似。班农上任之后,把持白宫,发布禁穆令,结果让特朗普成为国内外的众矢之的,上任之初就栽了个大跟头。

这一次,弗吉尼亚州的暴力冲突后,特朗普第一次公开表态,谴责了“所有各方”,据说也受到了班农影响。结果,特朗普再度成为国内外舆论的“过街老鼠”。可以肯定,在班农的极端主义、孤立主义已使其成为白宫符号的背景下,只要班农还在白宫,派系路线争斗就不会结束。

无坡居士

2017年08月20日


谢邀!哈哈,这个问题可真问着了!史蒂芬.班农,是我在特朗普上台之初就开始密切关注的人物。我曾经跟朋友说过,分析研判特朗普上台后的对华政策走向,就一定要好好研究这家伙。但我隐隐约约感觉这家伙恐怕迟早要出事。

也许有人会说我事后诸葛亮,其实,如果你详细了解分析一下班农的经历、性格和主张,以及他在美国媒体及平民心中的印象,你也会猜有所预感的。


(一)班农其人

1953年,班农出身于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平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海军服役,官至美国海军部长特别助理。期间自学取得了佐治城大学国防安全硕士学位。

退役后,考入哈佛商学院,在学习期间,他年龄最大,但成绩却最优秀,两年后他就顺利拿到了MBA学位。

毕业后,加入著名的高盛集团(这里面有个颇富传奇色彩的小故事,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成了一名投资银行家。

五年后,他成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并专攻娱乐和媒体。期间也成绩斐然,凭借被誉为“21世纪最伟大剧集”——《宋飞正传》大赚一笔。

2012年他开始涉足政治,他执掌“另类右翼”媒体布赖特巴特新闻网,利用这个平台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任特朗普竞选团队总干事,成了特朗普竞选的有力吹鼓手和斗士,为特朗普当选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6年11月,获美国侯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名为白宫首席战略师和资深顾问。

2017年1月,任美国总统首席战略专家和高级顾问。

2017年4月5日,班农被特朗普从国家安全委员会除名

2017年8月19日,特朗普辞退班农的首席战略分析师职位。


(二)班农其言

1、班农在一次采访过程中,他声称自己是列宁主义者。他说列宁会毁灭旧政府,我的目标也一样。我也要把旧世界打碎,打碎今天的体制。

2、“媒体是反对党,你们不懂得现在美国社会,也不明白为什么特朗普能成为总统。”班农怒怼主流媒体。

3、“开始我对政治没有兴趣,直到我加入了海军。看到卡特把事情弄得他妈的糟,我成了里根总统的崇拜者,到目前也是。不过,让我变成整个建制的反对者,来自2008年我在亚洲运营公司的经历。我看到布什也和卡特一样,把事情弄得他妈的糟。整个国家都是灾难!”

4、他曾通过网络电话,参加了一个由保守宗教团体组织的有关贫穷问题的梵蒂冈会议,在会议上说:“我们正处于残酷和血腥冲突的起步阶段。在这个房间里的人、这个教堂里的人,如果不团结起来形成教会激进的一面,不仅仅支持我们的信仰,而是为我们的信仰而斗争,对付开始出现的新野蛮势力,那么,我们 2000年、2500年来所传承的一切都将丧失殆尽。”

5、“我们其实已经与中国开战了,不过是在经济战场上”,“据说中国的古书里已经把当今的情形分析过了,他们也没有耍什么阴谋,都是阳谋,中国人并没有隐瞒会怎么对付我们。在未来25到30年里,美中两国之间只能有一个国家获得这个世界的主导权,可如果美国再这样下去,我们一点机会都没有。朝鲜的事情并非核心问题,中国人一直在这件事情上利用我们”。班农对《美国展望》记者如是说。

6、“对美国来说,与中国之间的经济战争是重中之重,美国必须集中一切资源打赢这一仗。如果我们输了,5年以后,最多10年,我们就会到达一个无法挽回的临界点。过了那个临界点,美国就一点翻盘的机会也没有了。”班农的语气中透着焦虑。

7、班农被解职重回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时还说:“在很多方面,我认为自己在(白宫)外面为特朗普总统的议程奋斗,能够更加有效……任何人挡我们的道,我们都将与之作战。”


(三)班农其实

班农本质上到底是个什么人呢?综合跟他共过事、以及认识熟悉的人所做出的评价,个人品质方面,班农聪明、好学、有理想、有毅力、比较专制强硬、甚至略显偏执自大(这一点与特朗普有点相像)。宗教信仰方面,信奉天主教、信奉传统价值观,反犹太,反极端伊斯兰。个人政见方面,属于极右翼派,支持茶党运动,反建制,自诩是经济民族主义,实则有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色彩,他的政治理想就是仿效杰克逊的民粹主义建立全新制度。


(四)班农其祸

班农能跟特朗普走到一起,并非仅仅因为他是特朗普入主白宫的第一功臣,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政治立场相近,志趣相投,甚至个性都相仿。但是,也正是这些,为班农的去职埋下了祸患。

一是功高盖主。班农对于特朗普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没有班农就没有特朗普的今天,用这话来形容班农一点也不过分。在竞选时期,班农作为特朗普的竞选总干事,在组织宣传策划尤其击败希拉里方面居功至伟,尤其在一些关键节点上,班农好斗用狠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特朗普成功当选,而班农理所当然成为特朗普的首席战略分析师和高级顾问后,特朗普的一系列决策无不带着鲜明的班农风格,如禁穆令等等。所以,美国媒体给他冠以“影子总统”、“川普背后的男人”、“班农总统”、时代周刊更把他称之为“伟大的操弄者”,有人开玩笑说,你想知道特朗普总统下一步要做什么,去问班农好了。擅长幽默的美国人制作了很多调侃他俩关系的视频,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可以想见,没有哪个总统会愿意被别人称之为傀儡。

二是树敌太多。班农率真好斗偏执的个性以及极端的民粹主义的政见,结下了不少的仇敌。民主党自不必说,就连共和党内也有很强的反班农势力。传统媒体与川普和班农一贯是针锋相对,就连白宫内部,也不时传出班农与川普的女婿库什纳等阁僚们不睦的消息。

三是政绩乏陈。作为白宫首席战略师,班农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对特朗普对内对外政策的制订实施有着决定性影响。但是,一年来,无论是轰轰烈烈的美墨边境“长城”,还是一波三折的“禁穆令”,还是新医保草案、还有退出巴黎协议等等,要么纷争不断,要么举步维艰,要么批评之声铺天盖地,鲜有亮点。反之,由库什纳牵头促成的几次特朗普会谈出访之行却收获颇丰。由此引发特朗普对班农执政理念和任用上的重新反思和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从班农被重组后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撤职,就已经为今日被逐出白宫埋下了伏笔。及至这次弗吉尼亚骚乱,特朗普针对白人至上主义者态度摇摆,发声失当,招致白宫人心浮动和社会各界广泛批评。化解这次危机的最好办法就是抛出一只替罪羊,而以极端民粹主义著称的班农无疑是最佳选择。


俗话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班农的离去,对特朗普来说有利有弊。利者,特朗普的团队可能因此会“家庭”和睦许多,特朗普的政策相对也会有所调整,人们对他傀儡形象的诟病也会暂时有所消退。但是,不利之处也同样很明显,特朗普失去了这样一位“情投意合”的好伙伴也许会寂寞许多,尤其作为缺乏执政经验的特朗普来说,一个颇有思想见地的战略设计师是不可或缺的,库什纳、蒂勒森等能否取而代之,还需拭目以待。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班农虽然离开,但并未走远。班农的零和博弈思维在美国还是很有市场很有代表性的。在后班农时代,其对华强硬政策,以及民粹主义思想对特朗普执政的影响不可小觑。而且,班农也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更不是个就此善罢甘休的人,从他发狠将在白宫以外继续为总统而战可见一斑!

濤聲依旧

2017年08月19日

是福是祸那要看特朗普如何选择了。一般来说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彼此相互制约,掣肘。任何一方势力都不可能改变美国的基本政策走向,尤其是国内政策!班农极右思想白人至上的理念,多少和特朗普志同道合,但与其他幕僚意见常常相左。他的离职可以弥合特朗普与一些美国的矛盾,弥合执政团队的分歧,对稳定特朗普执政有好处。

盘古智库

2017年08月21日·盘古智库官方头条号

文|孙成昊 盘古智库特约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众望所归之下,班农终于离开了白宫,只是走得比大家预料得更早一些。“军师”班农的离去为白宫新一轮“内斗”划上新的句号。特朗普执政之初的“小圈子”核心人物弗林、班农、普里伯斯都已黯然离去,只剩下纳瓦罗还在白宫尴尬地苦苦支撑。

班农的离去并非没有预兆。在他野心极度膨胀、企图扩张权力的时候就已遭到白宫内外的“口诛笔伐”,为他的最终离开埋下伏笔。1月28日,特朗普公布《关于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土安全委员会组织的2号国家安全总统备忘录》,破天荒地把首席战略顾问班农列为常设成员,班农就此被赋予“国师”之名,媒体的批评声铺天盖地而来。在白宫幕僚的强烈反对下,白宫之后宣布班农不再担任国安会常设成员。

即便如此,班农仍然通过自己的人马组建“影子国安会”,通过后门渠道不断影响特朗普的决策,严重扰乱国务院、国安会等正常决策及协调机制的作用。弗林的离去和麦克马斯特的到来揭开了班农和正统国家安全顾问之间的激烈斗争。直到凯利接替普里伯斯成为白宫办公厅主任之前,班农仍然能够控制住国安会的人事,即一边培养国安会外势力,一边确保国安会内有足够的亲班农力量。

然而从七月开始,尤其是七月底八月初的几项人事变动充分反应出麦克马斯特逐渐掌握了国安会的人事大权,班农的影响力不断萎缩。7月,麦克马斯特相继解雇了班农密友、国安会副幕僚长特拉·达尔以及负责战略规划的主任里奇·希金斯;7月底8月初,麦克马斯特又连续解雇了弗林的两名国安会手下,负责中东事务的高级主任德里克·哈维和负责情报项目的高级主任艾兹拉·科恩-瓦特尼克。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支持弗林和班农的反全球化理念,达尔是布赖特巴特新闻网专栏作家,希金斯撰写“全球主义者、银行家、‘深层国家’等正摧毁美国”的备忘录后遭解雇,哈维则在离职后的书面声明中盛赞麦克法兰、库什纳和班农的“远见卓识”,而30岁的瓦特尼克在总统竞选期间就与班农、库什纳关系密切,麦克马斯特3月曾试图将其调离,但遭到班农和库什纳阻挠。

真正压倒班农的是发生在夏洛特维尔的暴力冲突事件和前几天遭披露的与《美国展望》记者的通话。一方面,尽管班农予以否认,但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针对冲突事件的回应受到班农影响,严重损害了美国总统的“道德领导力”,进一步加剧其执政危机。若继续与班农绑定,死守所谓选民基本盘,特朗普的形象和支持率只会继续滑坡。另一方面,班农与记者的通话内容极其劲爆,不仅声称美国对朝根本没有军事打击计划,与美国军方表态相左,还绘声绘色描述自己的“宫斗”,称要把董云裳逐出国务院,还要将对华鹰派人士换进国防部。如此内幕的信息无疑坐实了白宫“反班农”人士指责班农是“泄密者”的说法,自然引起总统特朗普和讲求严肃纪律的新任白宫办公厅主任凯利的强烈反感。

班农的离去为白宫内部决策流程尤其是国安会的正常运作扫清了巨大障碍。但白宫的“拨乱反正”仍面临巨大挑战。当前国务院、国防部重要岗位仍大量空缺,截止7月底,国务院包括助理国务卿在内的39个高层职位仍然空缺,许多重要岗位仍为职业外交官“代理”,188个驻外大使岗位只有30个正式提名。国务卿蒂勒森对本部门人员并不重视,整个部门上下士气低落,导致国务院在对外决策中不断“缺位”,严重影响美国对外政策执行和危机应变能力。国防部面临同样问题,截止6月,包括副防长、助理防长在内的35个岗位只提名了1位副防长和3位助理防长。

而作为“决策中枢”的国安会能否就此发挥重要作用同样存疑。从决策影响力看,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在基本“肃清”弗林旧部和班农粉丝后已在国安会内部站稳脚跟,标志着以麦克马斯特、马蒂斯、凯利为首的军方力量在白宫高歌猛进。麦克马斯特的军人身份能够为他拉住一定数量和能量的“盟友”,目前国安会的人员构成军人色彩浓重,有25个高级职位由现役或退役军人担当,而在奥巴马执政后期只有2个高级岗位由军人担当。军方势力在国安会的“异军突起”既不符合二战后成立国安会以压制军方在决策体系中力量过大的初衷,也不符合美国的长期利益。当前,国务院正与白宫探讨减少外交人员“借调”国安会的名额,以精简国安会人员数量,减少开支。此举将进一步增强军方在国安会地位,白宫也会进一步“军事化”。一旦国安会失去对非军事涉外部门的指导能力,并在对外决策中忽略非军事化手段,特朗普政府将更容易走上以军事手段转移国内危机的道路,“由内而外”引发更大的危机与灾难。

大块橙聊生活

2017年08月20日

泻药,

就目前来看忧虑更多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级顾问、白宫首席战略师斯蒂芬·班农18日离职,这一消息立即攻陷美国主流媒体头条。被班农抨击为“反对党”、一直盼着班农走人的美国主流媒体,欢呼声稍纵即逝,忧心忡忡成为主基调。

  离职当天,班农立即宣布重新出任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执行主席。在2016年8月出任特朗普竞选团队首席执行官之前,他担任这一职务长达4年,成功将其打造成为“另类右翼”的主要媒体平台。班农还说:“在很多方面,我认为自己在(白宫)外面为特朗普总统的议程奋斗,能够更加有效……任何人挡我们的道,我们都将与之作战。”

  这可能就是美国主流媒体不喜反忧的根本原因。班农是特朗普上任7个月来第六位离职的高级官员。白宫人事架构的重大调整,当然可能进一步削弱特朗普政府,但也可能意味着白宫减少了内部人事争斗。

  班农当真出局?还是从白宫里挪到白宫外、将亲自集结“另类右翼”力量来影响特朗普?尽管仍有待观察,但从班农在大选和白宫任职期间交出的“成绩”来看,他在体制外的“战斗能力”显然更强。也正因如此,对班农“官复原职”,布赖特巴特新闻网的报道是欢迎:“民粹派英雄班农回家”。

  美国主流媒体的评论以忧虑为主基调。

  《纽约时报》社评写道:“他(班农)离开白宫,但他的政治影响可能增加。”《大西洋月刊》预测,班农“摆脱枷锁”,“将无所顾忌”。《华尔街日报》载文说,班农深刻理解保守派媒体运作和白人蓝领的诉求,他可以让特朗普头痛,也能够成为特朗普在体制外的有力盟友。

  分析人士认为,班农主张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右翼选民中有很大市场,也与特朗普本人观点颇多投合之处。正因如此,班农会加盟特朗普竞选团队,把自己的政治主张融入特朗普的竞选承诺,成功地使白人蓝领成为特朗普的重要选民基础。

  但进入白宫后,在借助共和党掌控国会参众两院的优势推进立法方面,班农屡遭挫折。如今,班农回归体制之外。体制外的班农,到底会不会比体制内更有影响力,现在断言为时过早。

  班农在白宫的7个月,有桩著名轶事:他在白宫自己办公室的黑板上,逐一写下特朗普的重要竞选承诺,完成一项划掉一项。班农离开时,距离特朗普入主白宫届满7个月只差两天。他会带走这块黑板吗?黑板上的竞选承诺,究竟最终能被划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