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配机载相控阵雷达的战机是什么?

  • 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配机载相控阵雷达的战机是什么?-图1
8回答·3601阅读
霹雳火科技

2017年09月25日

如果战机是指战斗机的话,那么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配机载相控阵雷达的战机是歼10B;如果战机泛指部队装备的飞机的话,那么答案是水轰5;如果是泛指批量服役的飞机的话,答案变成了空警2000。

先解释战斗机的答案。中国目前确定采用相控阵雷达的战机主要有歼20、FC-31、歼16、歼10B/C和苏35、教练10、歼10D,计划采用相控阵雷达的战机有FC-1的新批次、歼15改型等,基本上新战机或者旧机改进都会采用相控阵雷达,而且是主动相控阵雷达。

在上述装备相控阵雷达的战机中,苏35是引进的,自主研制的战机当中,研制时间最早,原型机最早出现的是歼10B,2004年开始研制,2009年原型机曝光,2015年服役。歼10B装备的相控阵雷达还只是被动相控阵雷达,因此采用主动相控阵雷达的歼10C出现后,歼10B已经停产。

再解释第二个答案。水轰5由于机体大,因此具备作为试验飞机的条件,有幸成为相控阵雷达的试验平台。水轰5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1976年首飞,随后在1978年就研制出了可以装备在水轰5上的一维电扫旁侧雷达天线系统。但可惜并没有正式列装,否则也就没有第三个答案了。

最后是空警2000的答案。空警2000早在2003年首飞,2007年定型,装备了大型的主动相控阵预警雷达。歼10B的原型机还要两年后

科大烽火

2017年10月31日·军事作家

相控阵技术,就是由许多辐射单元排成阵列形式构成的走向天线,简单讲就是在一个阵面上放置了成百上千的收发单元(T和R单元),而机械扫描雷达只有一组收发单元。典型的相控阵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移相器改变天线孔径上的相位分布来实现波束在空间扫描,即电子扫描,简称电扫。

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定义一下战机的概念,如果将全体军用作战飞机都称为战机的话,那么中国第一种配备机载相控阵雷达的战机,应该是水轰-5水上反潜轰炸机。

水轰五的02架原型机在湖北荆门作试飞试验。

中国当年为水轰-5研制了一整套梦幻般的豪华反潜和反舰作战武器系统,例如由机载计算机指挥系统控制的磁探测器、航空声呐、红外搜潜器、雷达组成的反潜/反舰航电系统,配备自导鱼雷,鹰击-8型空舰导弹、鹰击-1型(C-101)超音速反舰导弹等多种导弹,还能投掷各种航空炸弹、深水炸弹等。

水轰五也成为中国第一种计划装备机载相控阵雷达和超音速反舰导弹的作战飞机,你没看错,是机载相控阵轰炸雷达,尽管实际服役的时候并没有装上,以后也没有装。

中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不过限于技术水平落后,不能制作出实用产品,真正实现机载相控阵雷达技术成熟是进入2005年之后,随着歼-10B战斗机的研制,配套的AESA雷达也同步推进。由于雷达研制进度滞后,歼10B战斗机只能临时改计划换装无源相控阵雷达,目前装备我军的歼10B战斗机因此也没有大批量生产太多。

直到南京14所在AESA雷达获得成功之后,中航雷电院和14所都开始研制新型AESA雷达的项目,其中于2013年定型的某型AESA装备歼10C战斗机。

中国第二种装备AESA雷达的战斗机是歼-16战斗机,它将装备中航雷电院研制的我国第二代AESA雷达。

中国第三种装备AESA雷达的战斗机是歼20战斗机,为歼20配备的某型AESA雷达是中国的第三代AESA雷达。

目前正在生产的歼-11B和歼-15系列战斗机的改进型,也安装某型第三代AES雷达。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