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活成本高、压力又大的上海能成为中国最长寿的城市?

说起中国最长寿的城市,很多人都会觉得一定会是个生活节奏慢,环境清新的小城市,因为人在这样的地方居住,压力小,心态好,自然也就能活得更久。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调查发现,中国人口平均年龄最高的是一线城市上海。
  • 为什么生活成本高、压力又大的上海能成为中国最长寿的城市?-图1
293回答·66万阅读
德之ZLS

2017年09月23日

谢谢邀请

诚如问题所述,上海是个生活成本高,压力又大的城市,为何能成为长寿城市,主要与上海人的生活习惯相关。

1.上海人心胸宽大,人说海纳百川,上海人从不因外人说什么而置气,就好比年年春晚都会有小品嘲笑上海人,上海人也是哈哈大笑。就好比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说上海不好,上海人也就呵呵一笑。这源自于自信。

2.上海生活成本高,并不是现在才开始的,自上海开埠以来,一直是这样,造成了上海人精打细算的性格,也正是这个性格,使得上海人普遍过得比较滋润。也正是这种生活,造就了上海人普遍没有创大业的意识,小富即安,这样就少了许多焦虑,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打拼,同时也消减了不少压力,同时造就了上海这个小资情调的城市。

3.上海人普遍文化程度比较高,投资理财,开源节流基本就是家传,许多人说上海人小气,上海人大气小气也是自有一套规则,只不过你没机会看到上海人的大气。另外上海人对营养,养生,劳逸结合的重视程度也相对比较高,家中的责任感强,家务劳动双方参与度也高,家庭和睦的相对也较高,这样当逐步进入老年生活时,相互照顾的妥妥贴贴,当小辈们忙于工作,应付生活压力时,也能自得其乐。

4.上海是一个讲究(非常讲究)规则的城市,上海自开埠以来,相互间的生活空间就非常小,也由此产生了许多生活中的规则,大家也会约定俗成的不去逾越,在这许多规则中生活,上海人的感觉是非常的自由自在。

总之,生活成本高,上海人自有一套办法应付自如,生活压力大,上海人有自信疏解且自有一套疏解压力的办法。

寅弘

2018年08月17日

说说上海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上海人,统计资料显示的平均寿命,是指拥有上海户籍的上海人,那些生活压力大,经不起生活成本高的往往是生活在上海的“非上海户籍人员”,他们不在上海平均寿命的统计范畴内。

真正的上海人(包括新上海人),基本都拥有比较好的教育背景,有比较稳定的生活来源,上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更是让所有上海人生活的轻松、潇洒。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全国领先,这对上海市民来说有先天的优越感。

人免不了生老病死,上海拥有中国最好的医疗保障机构,统计资料显示,上海的三甲医院多达28家,还拥有众多的国际著名医疗机构,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是最没有后顾之忧的。

上海人都是旅游达人,一般家庭每年用于旅游的消费比重位据全国首位,在世界各地的任何景点几乎都能找到上海人的身影,旅游能够休养生息陶冶情操,是延年益寿的最佳方式之一;上海人还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市区内的健身房游泳池等健身设施往往人满为患,这一切都充分表明上海人的健康意识极强。

所以说上海人懂得科学生活、享受健康生活,又有安全保障的生活,人均寿命全国第一也就顺利成章了。


猫头鹰z007

2017年09月24日

首先要区分老上海人和新上海人,现在长寿的是老上海人,至于新上海人是否长寿还有待观察。现在咱们聊一聊老上海人为什么长寿,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谈。第一是勤快,上海的老人即使70~80岁只有身体还能动,就不让儿女帮忙照顾。你会看到即使是冬天,老人们不在屋里待着,而是一边晒太阳一边摘菜或织毛衣,老头则出去工作,当然是干力所能及的工作;第二是饮食上多样性,上海人饭量不大,但是他们吃的品种非常多,常常是七个蝶八个碗的,每一道菜基本都是浅尝,从不多吃。加之上海的地理位置也使得他们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第三是思想不僵化,喜欢新鲜事物,即使理财炒股他们也是玩的乐此不疲;第四是医疗条件比较完善,各种三甲医院就在旁边,小病不容易拖成大病。一般来说长寿人群几大特点在上海都具备,因此老上海人长寿的非常多。

SY43625156

2020年09月04日

上海超过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都是有上海户口的本地退休老人。这批老人收入不错,还拥有稳定的社保医保。他们基本不存在住房,生活等糟心的事情。再说了,上海市区的社区服务工作是全国一线城市做得最好的。除了每个社区有老人食堂负责老人的一日三歺,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可送饭上门。这项服务己持续十多年了。除此之外每个社区医院都有家庭医生签约老年患者给于方便开药(一次开一个月的药)甚至医生上门医治。有长住户口老人还能享受一定比例的上门医护费,保洁费等服务费用。九十岁老人可提供每日一瓶牛奶及300元补助。

近几年各社区推广老年人日托管理,每天朝八晚五。可以在那里吃饭休息娱乐上课。每周提供洗澡洗衣,每月有志愿者来给老人理发修脚,每年定期组织近郊旅游及年夜饭等活动。

上海对六十岁以上老年人有一年一次的免费体验,免费疫苗接种(肺炎)六十五岁以上老人每年有不同的老年津贴。

上海市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是历届市领导的优良传统。据说市长陈良宇每年的年夜饭都是在养老院过的….。

上海市的医疗资源十分完善。医疗水平不比香港差。

许多人都认为上海生活成本高。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普遍的居民生活水平都要比苏南要高。但平时居民的日常饮食用品按上海市民文化的收入标准来看只比苏南地区略高一点。居民平时买菜做饭的化费也都在正常合理的范围。

上海、北京、广州三个城市早在50年前城市的最底工资都比二线城市要高一级。而且居民日常买的早点、中晚歺几乎每条街上都有平民消费。那些高收入的群体光顾的如北京的莫斯科饭店一块巧克力蛋糕卖3元5角,对每月收入50元的消费群体来说是消费不起的。

所以认为生活成本高是相对于每月收入一万元以下的群体说的。在上海生活的退休老人生活本来就简单,他们不会出入那些高消费场所。他们只需简单的一日三歺的均衡饮食己足也!

一个老年人当把一切看淡、淡定从容地生活,那末长寿也都是非常可能的事情!

总之一个人长寿的首要条件就是:能満足一个人正常的生活状态。老人手中持有部分养老金。生活无忧就OK!

梅西大佬

2018年05月18日

首先来了解一下长寿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根据世界各地长寿地区的经验,第一次有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第二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第三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第四是有良好的生活态度。那么我们来看看上海是否符合这四个条件。



首先是医疗服务水平。上海和北京都集中了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名医院名医生众多,优质的医疗服务是长寿最大的保障,能及时准确有效的防病治病,是生命延长的基础。香港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长寿的地区,就是因为他们有高水平的完善的医疗体系,以及最先进的医药和设备,医疗保障对长寿来说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良好的生活环境。上海处于南北之间,属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空气质量比较好。而且上海整个城市的管理水平也比较高,重污染少,水质把控严格,垃圾处理及时,卫生死角少,整个生活环境还是比较宜居的。

在饮食习惯方面。上海的本帮菜,原来浓油赤酱,但近代口味已经向清淡素雅转变,整个淮阳菜系也是以清淡为主,食材注重新鲜,所以上海人的饮食还是比较符合现代的健康饮食潮流,对长寿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最后是良好的生活态度。上海人小资,注重生活情趣,会适时享受,化解生活的压力。而且上海人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自我保健意识较强,对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有比较高的认识。

综上所述,上海人相对长寿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