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喝白酒为什么要烫烫再喝?有什么好处?现代人也可以烫了再喝吗?

  • 古代人喝白酒为什么要烫烫再喝?有什么好处?现代人也可以烫了再喝吗?-图1
37回答·5.4万阅读
普济

2017年10月15日

“烫一壶老酒”这话听着就古色古香。酒烫热了喝,自古以来国人喝酒的一大特色。为什么要把酒烫烫再喝?追根寻源,有这么几个缘由:

一是生存条件决定拒绝冷饮。中国是东方农耕文化,长期的植物类食物为主,生冷饮食就会伤到脾胃。所以吃的喝的都要热了,酒是高级饮品,自然的要烫热了喝。

二是为了更尽兴。古时候低度酒,包括黄酒、米酒,一应酒类饮品。低度酒烫热了喝起来会上头快,一口闷下去立马会有熏熏然感觉;高度酒烫热了会使酒精挥发一些,可以喝的多点。再者,古人喝酒与喝茶一样,都有仪式,烫酒就是喝酒的一项重要仪程。仪式感能使活动和人本身升华更高层面。可不是现在人所说的“装逼”。

三是健康养生的需要,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无论低度酒、高度酒,只要是纯粮食酿造酒,性质都是暴烈的,只是程度不同。烫酒就是减少这烈性子,让酒性温和一些,喝的时候更舒服。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人与自然、与万事万物和谐相处。

所以,喝酒最好要烫热再喝,不仅仅是冬天,也不仅仅是古人,现代人更要烫热了喝。俺就有深刻体会,喝热酒浑身舒坦,喝冷酒胃里纠巴半天才能缓过来。

杯酒论乾坤

2017年09月26日

专业酱香酒,回答非喜勿喷!本人真心传播健康饮酒知识,可能会直接点名某些酒企,并无别意,就事论事而已!

首先,古代没有白酒,即便是唐时代有所谓的“烧酒”,其实也只是颜色偏红,酒精度并不高,到明末酒的度数就提高了不少,真正白酒的盛行是清朝!

其次,古代也并不是所以酒不分时候都温酒,也有冰饮,楚国出土过“冰鉴”,甄嬛传里面也有反映这一点,温饮主要是冬天!

最后,温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古代酒度数低,温了之后喝起来更有刺激感;二是因为冷酒伤胃,温过的酒有驱寒养生的功效。这点其实大家都知道,湖北老家现在其实还有人在冬天做酒糟子,里面的水最后就成了“甜米酒”,天寒地冻的,大冬天让你喝几碗也不舒服,所以衍生出来的做法就是甜米酒蛋花汤、汤圆米酒等等,将米酒加热了,喝上一碗十分之惬意!

现代白酒在民国之前大多叫“烧酒”,现在也有很多地方这样称呼,一个“烧”字,代表了火性!本来就已经高度了,火性十足,你还去加温,那是闲躺得不够快!

另外,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白酒加热会使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氢键断裂,破坏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的缔合状态,使更多的酒精分子成为小分子状态,而人体细胞壁其实是有间隙的,可以直接透过小分子状态的酒分子和水分子。这也就是为什么渴的时候喝热水更容易解渴,因为其中有些水分子直接被身体吸收了。但是这个事情如果变成酒精,那就麻烦了,小分子的酒精甚至可以直接透过脑血屏障,这会让人更容易醉,也更容易酒精中毒,如果达到一定程度,甚至会致人死亡!

这同样是为什么现在的白酒讲究陈酿的原因,除了一些后熟的因素以外,也是因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能缔合得更牢固,能尽可能的形成大分子团,尽量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现在居然还有某些酒企,毫无仁义道德,居然宣传小分子、微分子酒这种伪概念,害人不浅!

至于其它的加热能改变某些风味物质的成份、含量等等,改变口感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小问题,也有很多其它人的回答可以借鉴!

最后总结下:温饮其实是古代低度酒的饮法,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但是对于现代白酒而言,温饮是有百害而几乎无一利的。

现在最好的酒,酱香酒,比如茅台、紫红泥酒等为什么要讲究53°,5年成品,其很大部分也是降低新酒火气,让酒分子和水分子缔合的更牢固,形成稳定的大分子团。

天高云淡81062

2017年10月17日

过去酿酒技术没有现在完备,检测手段没有,所以甲醇和杂醇不好控制,大家知道,甲醇对人体危害大,但甲醇蒸发温度比乙醇低,古人喝酒时将酒加热,实际上在加热过程中可将甲醇蒸发一部分,这就是热酒少伤身的原理,另外温酒可加快杂醇挥发,让人闻到更浓郁的洒香

关老师233

2018年02月14日

古代人的确喜欢把酒烫一下再喝,但这种酒并不是白酒,而是米酒或者黄酒。

比如三国演义里著名的“温酒斩华雄”的典故。

当时关羽正要出阵去和华雄交锋,曹操命人给关羽斟了一杯热酒,结果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我去去就来。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关羽秒杀了华雄,回来喝那杯酒的时候,酒还是温的。

罗贯中用这个虚构的典故来表现关羽很厉害(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华雄是孙坚所杀),不过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件事,那就是汉朝人喝酒是喜欢温一下再喝的。

三国演义的另一个典故也提到了煮酒,那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我们看看原文是怎么写的:

(曹操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上图为老版三国里,青梅煮酒的镜头)

可见汉朝时候喝煮酒是一种习俗。

但是这些煮酒都是酿造酒,具体来讲一般是米酒。

而白酒是蒸馏酒,一般认为是元代蒙古人把蒸馏酒技术传到我国之后才出现的。

所以很多人看到古人喜欢喝煮酒,就误以为古人喜欢喝煮白酒,这是不准确的。

从口感上讲,作为蒸馏酒的白酒是不适合加热饮用的,而很多酿造酒加热之后口感却会变得更好。

除了之前提到的米酒之外,还有两款经典的煮酒/烫酒。

一是黄酒。

鲁迅的《孔乙己》里面,孔乙己说过“温一碗酒,来一碟茴香豆”。

我上中学的时候学到这一段还觉得很奇怪,心想,我从来没见过哪个人喝白酒还要温一下的。

后来我才明白,鲁迅是浙江绍兴人,他的很多小说和文章,也都是以绍兴为背景的,而绍兴人喜欢喝黄酒,所以孔乙己喝的也是黄酒。

黄酒,确实是温一下比较好喝的。下图是我当年自己在家喝太雕酒(黄酒的一种),把酒煮了一下再喝,味道确实更柔和了。

江浙人甚至还专门设计出来了温酒的器具,下图是我买的一套简易版的烫酒器。

除了浙江人喜欢把黄酒拿来烫一下再喝之外,四川人在冬天的时候,还有一种特色的喝啤酒方式叫“醪糟煮啤酒”。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把啤酒加入少量的醪糟然后煮着喝,有的店家还会加入一些红枣、柠檬片来调味。

这是我某年在成都一家烧烤店喝的煮啤酒。

啤酒混合醪糟煮一下之后,口感变得温暖而柔和,还略带一点甜味,在寒冷的冬天,这种温温的啤酒,比起冰冷的常温啤酒更加适合饮用。

所以总的来说,煮酒是一种适合酿造酒的饮用方式,但并不适合白酒。

(PS,古代的煮酒,浙江人喝的黄酒,以及啤酒和醪糟,全都是酿造酒)

历史麻辣锅

2018年02月12日

这个问题并不成立,因为在中国古代,喝的基本上都是低度的酿造酒。而高度的蒸馏白酒基本上是在建国后才开始流行的。

我们首先要纠正一个观念。古代一直到民国时代,无论是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在主流社会,都不喝高度的蒸馏白酒。而高度的蒸馏白酒基本上都是底层的体力劳动者喜欢喝的。

在古代都喝什么呢?一般都喝黄酒,或者是低度的酿造酒。这种酒温烫都是可以的。又比如我们在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桥段,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个温的酒自然也是低度酿造酒。

我们可能会被现在电视中各种白酒的广告所洗脑,比如说什么什么酒是从唐代开始的。其实在唐代和宋代都是低度的有色酿造酒。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汾酒,其实最初都是酿造低度酒,而不是现在的高度白酒。

现在的高度蒸馏白酒是不用烫的,因为它的酒精是很容易挥发的。这种烫高度蒸馏白酒的,根本没有必要,也是十分有害的。

其实我们现在很多北方人喝不惯的南方的黄酒,在几千年历史当中才是中国主流社会的酒种。而我们所谓的白酒,它上升到主流社会,才不过几十年的历史。

不知大家对这个回答是否满意,有不同意见可以在下面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