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有什么区别?

  • 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有什么区别?-图1
42回答·18万阅读
红色手电筒

2019年06月17日

按照现在解放军的分类,摩托化步兵是以建制内的轮式车辆实施机动的步兵。机械化步兵是以建制内的装甲输送车或者步兵战车实施机动和战斗的步兵。
传统上摩托化步兵就是坐着卡车去打仗。

从字面上看,开的车是轮子的步兵是摩托化步兵,而开的车是履带式车辆的是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由于车辆主要是机动工具,在作战的时候,步兵还是需要下车,而且一般步兵需要在距离冲击阵地3-5公里下车徒步开进,像什么5公里越野就是根据这个下车徒步机动的要求而设定的。
机械化部队给人的感觉就是钢铁洪流,而且在建制内的各种配套的车辆也都放上了履带。不过实际上,机械化部队中轮式车辆的数量还是要占50%以上。


而机械化步兵则是可以开着装甲车一直开到冲击阵地,在发动攻击的时候可以直接开着车冲的而不用下车,机械化步兵下车是要在距离敌军阵地前方约1000米,在对方的反坦克火箭筒的射程之外。

在西方国家中,战后的步兵部队实际上都是摩托化步兵,在西方国家已经没有了徒步步兵,步兵机动都是使用各种汽车。而苏联的摩托化步兵师情况有点特殊,在普通的摩托化步兵师中的摩步团是使用轮式装甲车,而坦克师里边的摩步团则是使用步兵战车,这就是机步团了。

一般来说,机械化步兵部队中,装备都比较重,而且主战装备普遍使用履带式底盘,越野性能比摩托化步兵部队好的多。这样象在进攻作战中,摩步师的进攻纵深约10公里,而机步师可以达到15公里。而防御纵深,摩步师一般是20公里,机步师是25公里。
近几年,轮式装甲车辆也是向着系列化发展,也是把各种配套车辆往轮子上搬,不过都是使用同一种底盘,就是用轮式装甲输送车作为基型车,然后什么迫击炮,榴弹炮,吊车,高射炮都试着往上装。




传统意义上,机械化步兵部队是重型部队,而摩托化部队是轻型部队。不过随着轮式装甲车技术的发展,轮式装甲车辆的大量使用,现在又出现了大量使用轮式装甲车的中型部队,中型部队兼具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特点。不过,中型部队防护力不如重装部队,在大规模高强度的地面作战中,还是需要机械化步兵一类的重型部队,而传统的摩托化步兵向着使用轮式装甲车的方向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老菜军评闲聊

2017年11月25日·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两者最大区别按照各军共识的一个区别就是看步兵,步兵运载车辆,以及坦克之间配合下的冲击方式,并不是按一些资料理解上的按轮式车辆还是履带式车辆来区分。

摩托化步兵起源于二战前期骡马化步兵,只是将运载火炮、补给的骡马换成了军用卡车,步兵搭乘卡车或有一定防护的轮式车辆运载。到需要战斗的场所,在接触前就要下车展开冲击阵型和构筑火炮阵地。再由步兵和配属的坦克、突击炮之类装甲车辆配合下发起冲击。

机械化步兵其实是二战“骑兵师”的进化,在苏德战场和西线,苏军、德军、美军均在二战后期发现,坦克部队虽然能够非常迅速地冲击敌方的表面阵地,但这些在敌方阵地的坦克,在随后的敌军反冲击中会很容易被渗透接近的步兵利用单兵反坦克武器摧毁。因此需要在坦克部队中配置一定数量的步兵跟随坦克进行冲击,在冲击后迅速从载具(比如苏军就是从坦克上)下来占领和巩固突破的阵地。

因此两者之间的冲击方式是最主要的区别,在机械化步兵中,步兵是搭乘与坦克一起战斗,一起冲击的步兵战车进攻,在达到最后几百米的地方或攻入表面阵地时,按需要再下车清扫战壕内的敌人,而摩托化步兵是在接触前就要下车,一直在火炮和坦克掩护下进行冲击。

在冷战后,特别是华约解体后,世界很多国家随着步兵战车的大量研发制造,其实有的已经不再区分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有的名义上叫摩托化步兵,其实也是机械化步兵。

鉴史郎官

2019年06月17日

简单来说,机械化步兵是指搭载步兵战车以及装甲运输车等工具的步兵,而摩托化步兵则是搭载摩托车、卡车等工具的步兵,两种步兵都可以实施快速的机动,作战能力要比一般的步兵单位高许多。由于机械化步兵搭载的都是拥有一定装甲防护和自动火力的履带式装甲车辆,比只是搭乘卡车的摩托化步兵要强许多。



在作战模式上,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搭乘装甲车的机械化步兵由于拥有一定的装甲防护,可以抵御大部分的轻武器和炮弹破片射击,所以可以更加的靠近前线再下车作战,甚至是直接搭乘装甲车实施机动作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下车作战”。而摩托化步兵就不行了,对方的炮弹可以轻易的摧毁这些普通卡车,从而给步兵造成严重的伤亡,必须在远离前线的地区即全部下车,然后像步兵一样徒步开往前线,在作战中和普通的步兵并无两样,只不过多了个运输工具而已,调动更加迅速。

机械化步兵的装甲车一般都配备有车载机枪,有的甚至是大口径的低膛压火炮,这让机械化步兵拥有更强的自动火力,火力投送是摩托化步兵的一倍以上。更加重要的是机械化步兵可以在行进间发射火力,是真正的机动与火力相结合,是伴随装甲部队实施进攻作战的理想步兵,摩托化步兵虽然可以跟随装甲部队一起机动,但是一旦投入作战时基本就得徒步作战了,无法伴随装甲部队实施快速的突破。

这种区分在二战中比较盛行,现在已经非常模糊了,例如前苏联大量的摩托化步兵师虽然名义上是摩托化,其实都是搭乘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的机械化步兵,现在普通的步兵单位在实施机动时也都是乘坐卡车,传统的徒步步兵已经非常少见了。现在的步兵师基本都可以看做是摩托化步兵师,而那些摩托化师和机械化师都可以看做是机械化步兵。

倪国平

2019年06月18日

尽管机械化步兵与摩托化步兵,都是搭载机动车辆实施作战行动的,至少在行进过程中释放了步兵的双条腿,但不管这化哪化,最终,步兵作战还得落实在两条腿上,纯碎在车上作战的步兵是没有的。

但所谓的机械化步兵,以及摩托化步兵,两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一般非军事爱好者,就不太容易区分了,所以本题似有军事科普之作用,得认真作文来不得马虎。

先说摩托化步兵,因为军界是先有摩托化步兵,然后才有机械化步兵;所谓摩托化步兵,就是乘坐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军用卡车等车辆,作为移动方式进行作战的步兵兵种,此兵种在二战时期,发达的军事国家中较为常见,但即便德国这般强大的陆军,也没有做到全摩托化开进,依然有许多步兵乘自行车和马车等前行,自行车本身就是军队的交通工具。

唯有财大气粗美国陆军才真正做到了全摩托化开进,英国陆军也基本上做到了全摩托化作战,亚洲最强的陆军日本军队也做不到全摩托化,除了部分精锐的野战师团是摩托化部队以外,基本上侵华日军骡马化开进比较常见,当然,在几次大的会战中,日军不乏摩托化部队,包括得到坦克和大口径榴弹炮的支援。

所谓机械化步兵,搭乘的交通工具为步战车、装甲运兵车(也称装甲输送车)等,通常跟随坦克前行,实现边冲边打的战术要求;当然,必要时也可采取步兵下车支援坦克战斗,徒步支援坦克冲击的协同动作方式。

事实上,机械化部队是一个综合体,还包括随坦克、步战车、装甲运兵车等一块前行作战的自行榴弹炮、自行高射炮、轮式突击炮、反坦克导弹发射车、野战防空导弹发射车等。

由于机械化步兵是全装甲化部队的综合体,因此,机械化步兵的火力打击等能力远在缺乏装甲保护以及火炮支援的摩托化步兵之上,二战以后,随着步战车等横空出世,机械化步兵得以极大地发展。

现在,在主要国家军队中,摩托化步兵已经非常少了,当然,即便机械化部队中也保有大量的军用卡车,平常军队的军训、拉练等乘军卡不仅速度快,而且省油省车,比乘坐步战车、装甲运兵车等方便快捷多了,此时乘坐军卡拉风的军队,就是一支摩托化部队。

王司徒吃瓜

2021年07月21日

没有区别,纯粹是现代人裹筋所致,大多都属于外来词句在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形成的偏差。

“Motorised Infantry”是摩托化步兵的意思,这个单词可以翻译成机动步兵。

“Mechanized infantry”是机械化步兵的意思,这个单词还可以翻译成装甲步兵。

纠结这种名词并无实际意义,它们往往取决于某些军事文字的翻译者,或者各个国家的部队的习惯用语。

美国有不少用“机械化步兵”来描述的部队,如有名的“第四机械化步兵师”。

但是,该师的全称就是“4th infantry division”,即“第四步兵师”,什么机部师、机械化步兵师,大多是附加的定义,美国人有时候干脆就用“IVY”(常春藤)来称呼之。

第四机步师的构成是什么?他们也被称为“重装部队”,差不多17000多人,主力构成单位是290多辆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380多辆步战,300多辆装甲输送车,36架阿帕奇直升机,8架眼镜蛇直升机,24架黑鹰直升机,44架基奥瓦人直升机,155mm大炮72门。

我们可以再参考下美国正牌的装甲师,美国的第1装甲师人数也是17000多人,主要作战部队是6个坦克营和1个机步旅。拥有M1A2坦克348辆,步兵战车300多辆,装甲输送车300多辆,装甲指挥车160多辆,阿帕奇直升机36架,眼镜蛇直升机8架,黑鹰直升机24架,电子战黑鹰3架,基奥瓦人直升机44架,休伊直升机8架,155榴弹炮72门。

可以说,现在还纠结“机械化步兵”还是“装甲部队”没太大意义,这两支部队高度趋同,美国这些年搞部队模块化建设,许多重装部队部队仅仅是旅级编制构成不一样罢了。

所以,如果从师级规模去理解美国的部队,完全可以将他们几支重要的机部师与坦克师理解成差不多的概念,美国人的部队构成如今更趋向“轻、中、重”概念,传统的意义已经在逐渐失去。

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曾经的20世纪前期的军队机械化程度低,在电气化革命后部分部队开始大量装备汽车、坦克等自动化机器,这样的部队被当时的人定义为“机械化部队”或摩托化部队。

但时间放到今天的美军身上,他们已经不存在不是机械化的大规模部队了,并且已经脱离了机械化走向了“数字化”和“模块化”。对于美军来说,部队只有三种,分别代表不同的战场投入速度和不同的攻击强度。

苏联和俄罗斯更喜欢用“摩托化步兵”这个词儿,前苏联有大量的“мотострелковые дивизии”,即摩托化步兵师。此外他们还有“摩托化师”,这种属于坦克部队。

如苏联1939年12月7日根据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第4/2/54081号指令,把第一步枪师(1939年组建)改组为第1摩托化步兵师。

苏联的摩托化步兵师建于1939年,一般由3个摩托化步兵团、1个坦克营、1个炮兵团、1个反坦克炮兵营,再加上高炮营、侦察营等部队组成,人员约1.1万,坦克270多辆,装甲车51辆。他们的目的是伴随坦克部队向纵深行动,或依托自身攻击敌方的步兵部队。

常常有人拿这种二战初期的苏联摩步师对比21世纪的美军机部师,得出摩托化步兵和机械化步兵的差异。实际上苏联的摩步师当年从组建开始就有问题,装备根本无法到位,时代标准也不一样,他们在41年就由于战争吃紧纷纷被改编成步兵师了。

总之,当年二战时的摩托化部队,编成非常的混乱,很难得到具体的统一标准,连德军都是如此,还一会儿换坦克,一会儿换突击炮。

苏联后来某些比较强悍的近卫步兵师,实际的重装编制已经超过当年的摩步师。机械化部队也就直接称机械化部队。

当然,大国可以无所谓是不是机械化,反正工业能力已经泛滥了,智能化、数字化、合成化才是下一步的走向。但小国依然得设立一些区别,恰如苏联曾经那个摩托化步兵和摩托化部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