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何敢单刀赴会?

  • 关羽为何敢单刀赴会?-图1
31回答·5153阅读
第一军情(提问者)

2017年11月12日·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关羽之所以敢单刀赴会,离不开他超群的胆识和擒贼先擒王的魄力。事情是这样的,当时荆州还在刘备手里,而孙权为了取回荆州治理权,便和鲁萧商议对策,想请关羽赴会,并在吃饭之时好言相劝。关羽如果痛快答应归还荆州,他便相安无事,若是不答应就一刀了结他。退一万步说,他要是不敢来赴宴,就直接进兵夺取荆州。

孙权一听有如此好的计策便大喜,命鲁萧就按此计而行。但是阚泽心思缜密,怕万一事情败露,依着关羽的性格,肯定会不会放过他们。他认为关羽并非等闲之辈,到时候不好收场。可是孙权却不以为然,觉得他和鲁萧的计策会天衣无缝,即使败露了,他也不怕。于是鲁萧在塞外江临设宴,派使臣带着孙权的亲笔信过江邀请关羽,关羽岂能不知这是个鸿门宴,他早就想到是孙权设计让他赴会乘机索要荆州。但他是勇猛的关羽,怎能有不敢赴宴的道理,于是痛快答应,随即便带了十几名亲随只身前往,单刀赴会。

而鲁萧见他单刀赴会便觉得他的计谋已得逞了一半,就让众兵做好杀关羽的准备。不料,在宴席期间,鲁萧见关羽身材魁梧,宝刀在手,胆量惊人,气质非凡,便吓得鲁萧全程都不敢看关羽一眼。而关羽却谈笑自如,最后假装醉酒一手拿着刀,一手搂着鲁萧的脖子,说着宴席间该有的客套话,从大厅一直去往江边,最后在随从的搀扶下登上船才放开鲁萧,让鲁萧及众士兵都不敢有任何歪心思,关羽却登船潇洒离去。整个过程关羽不仅胆量惊人,还把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发挥的淋漓尽致。

卖字书生

2018年02月13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关羽单刀赴会,方显一代英雄本色!乃千古绝唱!


在古代,做大事业者讲究以信立本,很少取巧营世。战场上,双方武将单挑的目的,一是突显自身的能耐,二是以表示范给众将士们壮气势。冷兵器时代,多数情况是双方军队近身肉搏,场景相当血腥残暴,对人性的展现以及心理压迫是异常激烈。所以,将领阵前单挑,是以最小范围的伤害夺得战争主动权。既然“擒贼先擒王,杀敌先斩首”,那就干脆双方的主将都出来速战速决。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观念评价古人不懂玩诈耍滑,每个时代背景下包含太多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以表象就粗鲁地下断语,有时候聪明机灵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手,必需适合时代属性。



关羽敢于单刀赴会的原因解释起来,比较散性。从个人角度讲,关羽文武兼备,非是一味鲁莽逞强,也是经过细下考量一番的。蜀吴盟约还未正式撕毁,东吴方面不会轻易冒“天下之大不为”作此下流之举。鲁肃与关羽的私交还是不错的,再加之鲁肃本身就是东吴方面联蜀抗曹的坚定倡导者。鲁肃本性刚直且讲信用,借约会要挟关羽就范不是大丈夫所为。关羽单刀赴会前,已对荆州事务作了周全安排,说是单刀,其实是带了一班武士随从的,一旦有变,就算不能全身而退,也可以威胁到鲁肃的个人安全。“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莫说关羽不是刘备本人,就算刘备本人单刀赴会,也照样全身而退。一个国家是一个庞大的机构,这个机构体系拥有人才预储备,只要作了周密调度,哪怕损失一座城或一员将,仍然可以正常运作。



“单刀赴会”是有历史原由的。蜀吴两国因荆州争端,边界地段素有刀枪摩擦。东吴出兵攻取了荆州三个郡城。刘备大怒并亲临公安督战,派关羽备战还击东吴。蜀吴一场大战眼看便要即发。鲁肃为了维持蜀吴两国联盟,免遭曹操渔翁得利,主动约会关羽进行谈判。经过一番你争我辩,双方最终达成平分荆州地盘的协议。仅仅是一场谈判而已,小说家把此次会谈描写的跟上了战场一般凶险,就是楚汉争霸中的“鸿门宴”也没看到血溅当场啊。



小说演义追求戏剧效果,过度渲染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是为了迎合大众的主观心理需求。在现实各方的有力推助下,个人英雄只是大浪涛天时泛起的朵朵浪花而已,切莫一点盖面的看待事情的发生以及发展趋向。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我乃问答拐子手【卖字书生】是也,感谢您的关注!

泰山蘑菇庄园

2018年02月12日

迫不得已,各为其主,勇气可嘉,智谋过人。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外交使臣怎可畏惧退缩,只能勇往直前,两强相遇勇者胜。关羽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勇者,智者,怎么可能不单刀赴会。关健是导演吴冠中导的好。

北社野老

2020年07月10日·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关羽敢单刀赴会是有着几处考量的,第一,关羽初镇荆州威名远扬,过五关,斩六将,诛文丑,斩颜良大名威慑着东吴。刘备已取了西川,汉中,其焰正炽。第二,单刀赴会的地方距离荆州很近,大江芦苇荡里埋伏着关平的战船,呼之即来,能应急变。第三,周仓手捧大刀不离左右,关羽也处处牵制着鲁肃,东吴大将投鼠忌器,不敢下手。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鲁肃是两家联合,共抗曹操战略的构想者,忠实执行人,他绝不肯让孙刘两家再动干戈,这是关羽最放心的。

初心如旧

2018年02月07日

关羽为啥敢单刀赴会?

我觉得:如果说温酒斩华雄展现关羽的武勇,华容放曹操说的是关羽义勇,单刀赴会则体现关羽的智勇,共同构成关羽人物形象的十大精彩桥段。

请看三国演义六十六回:却说使者回报鲁肃,说云长慨然应诺,来日准到。肃与吕蒙商议:此来若何?蒙曰:“彼带军马来,某与甘宁各领一军伏于岸侧,放炮为号,准备厮杀;如无军马来,只于庭后伏刀斧手五十人,就宴间杀之“。计会已定。次日,肃令人于岸口遥望。辰时后,见江面上一只船来,稍公水手数人,一面红旗,风中招展,现出一个大“关“字来。船渐近岸,只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旁边八,九个关西大汉,各跨腰刀一口。



鲁肃惊疑,不敢仰视,云长谈笑自若。酒至半酣,肃曰:“有一言诉君候,幸垂听焉:昔令兄皇叔,使肃保借荆州,今西川已得,而荆州未还,得毋失信乎“?云长曰:“此国家大事,宴间不宜论之“。……肃曰:“……皇叔衍德堕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背义,恐为天下耻笑,惟君候察之“。……阶下周仓厉声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东吴当有也“!云长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叱曰:“汝何敢多言“!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佯醉曰:“吾今已醉,恐伤情谊。他日另行请君荆州一会,再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见云长握住鲁肃,恐鲁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羽船已乘风而去。



这一段运用了兵法上“擒贼擒王“的意思,关羽抓住吴都督鲁肃的手不放,既显亲热不生硬,又佯装酒醉作推拒,可以说比较得体恰当。鲁肃,吕蒙等虽然作了各种准备,但仍然竹篮打水一场空,堪称完美渡过跨江鸿门宴的杰作。不过,我觉得罗贯中先生的这篇文章绝虽绝,但还是有点漏洞,不知诸位先生是否读出味道?好了,不卖关子了,来直接的吧!



周仓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驶过江东。说明当时是西北风,顺风顺水而来。然而,关羽放开鲁肃,早在船头时,关羽的船也是乘风归去,难道说这时又是曹丞相那句自信的“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转换成东南风了,或者诸葛亮先生又借给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