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斯诺克冠中冠墨菲战胜奥沙利文夺冠?

  • 如何评价斯诺克冠中冠墨菲战胜奥沙利文夺冠?-图1
8回答·8803阅读
刘昕

2017年11月13日

奥沙利文,一位不愿靠点数取胜的“拳击手”

自从2014年世锦赛决赛被塞尔比逆转痛失第六座世锦赛奖杯以来,每当奥沙利文打进决赛我们都替他捏把汗,比赛过程也是如此。最近三年奥沙利文决赛胜率有所下滑,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玄学显灵,不知是正常波动还是人为放大,总之,这次“王中王”,享受彩带和欢呼的是他的对手。

你可以痛恨第一阶段最后的黑球,认为它诚心和你作对,让你“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你也可以痛恨最后那颗绿球,甚至比赛结束后连韭菜都不愿吃,就像老股民看见绿色那般讨厌。但是,绿球和黑球只是躺枪,是量变后的质变,是所有不稳定因素在一颗球上的集中爆发。因为,奥沙利文是一名不甘寂寞、不愿靠点数取胜的“拳击手”。

只有奥沙利文可以让“王中王”变成拳击比赛

“王中王”,Champion OF Champions,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像极了拳王“争霸赛”。唯一的球桌好比那一方拳击台,围挡似乎就是拳击台上的围绳,炫目的灯光和激情的音乐比起拳击赛有过之而无不及,两位球手你来我往好比是拳击台上的左右勾拳。而唯一让“王中王”更像一场拳击比赛的就是现场观众时不时的“Come on,Ronnie”。每当奥沙利文击球,或者对手漏球,现场此起彼伏的加油声,让我觉得似乎在看一场拳击比赛,而奥沙利文,拿的不是球杆,而是“拳击套”。

攻势打法已侵入奥沙利文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从2014年世锦赛决赛到刚刚结束的“王中王”决赛,奥沙利文经历了多场重要比赛的失利,比如去年的“王中王”决赛、去年的欧洲大师赛决赛、去年的英锦赛决算、今年的世锦赛1/4决赛,这几场比赛看下来,你会觉得他攻得太凶了,每次都差那一两颗球就可以多拿一个冠军。实际上,这一两颗球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我来告诉你——相当于让一个人改变与生俱来的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奥沙利文的攻势打法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侵入了他的骨髓。就像扁鹊见蔡桓公,说君有疾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这些都有法医治,现在是“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虽然赛前奥沙利文接受亨得利采访时说觉得自己的安全球不错,的确,这个赛季他的安全球成功率有所提高,但是那些安全球都是在他没有办法时才“出此下策”。每当奥沙利文需要轻贴彩球防守或者放回高案区防守时,他都无奈地摇摇头。而此前会仔细观察有没有一丝一毫的进攻机会,哪怕是组合球,哪怕是多颗球的组合球。怪不得现场观众在罗尼领先一些分数做防守时会长舒一口气报以掌声,那是因为怕他玩砸了——再丢了到手的西瓜。

这就相当于拳击比赛,他不想靠零敲碎打的进攻赢得几个点数来战胜对手,奥沙利文需要的是看得见的胜利、激荡人心的胜利、所有人心服口服的胜利,那是势如破竹,那是凌波微步,那是四两拨千斤,那是KO对手,那才是胜利。

伟大事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奥沙利文偏偏选择这种大张旗鼓的方式,没有按部就班,没有收放自如,尤其是在落后时,每一杆都可能是最后一击,像是握着高压线击球,42岁高龄还这样玩,确实很不容易。

纯粹的奥沙利文,给了我们纯粹的感受

当奥沙利文赢球时,会有球迷说,看得我好激动,手心都出汗了。当奥沙利文输球时,会有球迷用吃了苍蝇来形容心里的窝火——念叨着如果能防一杆,如果不去冒险进攻,如果带点防守,看那表情和神态,像是自己输掉了比赛一样,事实上,以奥沙利文的性格,他可能会很爽,赢就是赢,输就是输,他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突然想起一个故事。敬老院里一帮老人在打麻将,有个老太太手气大壮,几个人的钱都被她赢去了。这时在旁边观望的小伙子就问她:“老太太,您打牌老赢吗?”

老太太一边抓牌一边搓:“哼,老赢?老赢谁还跟你玩啊!”

最后将老太太的这句话献给心情还在郁闷的“火粉”,上海赛又开始了,奥沙利文说的“公交车”,又缓缓开近一辆……

体坛坏小编

2017年11月14日

奥沙利文连续第二年在他统治的冠中冠中丢掉冠军,英国媒体Sport500就以《打得像个傻瓜,但仍配得上跟“劳斯莱斯”赛跑》为题评价了“火箭”奥沙利文。以下是全文翻译,略有改动,可供诸位参考:

上周四,奥沙利文以6-0的比分击败了世界第四约翰-希金斯而挺进冠中冠半决赛。尽管“火箭”在赛后谦虚的表示不是自己太好,而是“巫师”发挥太烂,并赞许了老对手的绝顶实力,但那终究是一场完胜。兴奋之余,奥沙利文还把一年内只有最强16个冠军才能参加的冠中冠邀请赛比做“傻瓜的禁区(numpty-free zone)”。

奥沙利文现在的世界排名仅为第九位,那主要因为他比其人少打了很多被他视作“傻瓜(Numpty)”扎堆的排名赛。半决赛中,罗尼又以6-2碾压式的连赢6局淘汰了世界排名第26位的老将安东尼-汉密尔顿,一位曾与他一起练球多年的老熟儿人。比赛中,罗尼贡献了他的第899杆和第900杆单杆破百,一个让任何其他选手都望其项背的破百数字。

决赛中与之对阵的是世界排名第五的肖恩-墨菲,他在半决赛中6-4阻止了比利时极具天赋的“臂花少年”卢卡-布雷切尔的前进脚步。奥沙利文41岁了,在职业赛中是前辈,更是无可争议的巨星,35岁的墨菲则还在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中国新星之中摸爬滚打。冠中冠前的国锦赛,奥沙利文被17岁的中国颜丙涛6-1痛击出局,而墨菲当年更是被年仅15岁时的颜丙涛撵出过冠中冠。前不久的上海大师赛资格赛,墨菲还4-5爆冷输给了另一位中国天赋少年袁思俊。

奥沙利文和墨菲不是朋友,决赛前的采访中,墨菲也比“火箭”更加谦虚和低调,他把奥沙利文称之为“我们见过的最有天赋的球手”,而奥沙利文尽管没有直接称呼他为“傻瓜”,但明确表示“我不觉得墨菲能够算作是我的对手,我和塞尔比或希金斯才算对手,费德勒和纳达尔才算对手”。

决赛中,奥沙利文开局就有些收不住状态,一杆97分清台之后又跟着一杆98分。尽管如此,“火箭”依旧不开心,首局打丢一颗简单红球后,他气愤的去找主裁保罗-科利尔抱怨摄影师干扰了他的瞄球。他在第三局在超分关口的一次红球失误让比赛改变了走势,尽管不是最佳状态,但墨菲每每都能惩罚罗尼犯下的错误,连赢四局实现反超。首阶段最终以奥沙利文4-5落后结束,但所有局都打得杂乱无章。

夜场之中,墨菲好像换了一个人,一上来就连赢三局取得8-4的领先。胖乎乎又略显稚嫩的脸上流露出他标志性的微笑,墨菲在第二阶段开局的表现也得了电视评论员的赞许,形容他拥有无瑕疵的“劳斯莱斯一般的出杆(Rolls-Royce cue action)”。

相反,呆坐在椅子上的奥沙利文只能吃手指,或挠挠络腮胡子。然而,他还不想就这样输掉比赛,“火箭”在面对赛点之后开始了绝地反击,连追三局将比分迫近至8-9。

即将进入决胜局时,罗尼打丢了不容有失的超分绿球,恼怒的把球杆摔向球台,回到椅子上嘴里骂骂咧咧,他知道自己亲手把墨菲送上了冠军宝座。墨菲果断清台实现逆转,最终10-8惊险夺冠。

尽管整场比赛中自己表现得像个“Numpty”,但奥沙利文还是险些让墨菲即将到手的10万英镑减半,所以,这就是他仍然让人敬畏的原因。


奥沙利文在赛后这样评价自己和他的对手:

首先我必须要说肖恩做得非常棒,他整场比赛都比我出色,最终夺冠实至名归,所以,我要祝贺他。而我只能尽量托住他,期待能有机会扭转局势。你知道,每次我一杆最高得分都不超过20分,不论对手是谁,这样的表现总会让我在比赛中处境艰难,而肖恩始终保持高水准,所以我只能等待和祈求有转机出现。直到最后三局,我才稍稍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让比赛正常起来。总之,肖恩真得配得上这场胜利,整天的表现都比我好。
墨菲也对奥沙利文充满敬意:“这个时刻是每个斯诺克球手梦寐以求的,罗尼是史上最伟大的球手,对我们来说他就是终极考验,与他在这么这么重大的决赛对决、还率先拿到十局(差点没拿到),这种感觉棒得不要不要的。我们常说的破釜沉舟,那种感觉自己已没什么可输的状态,就是他最后几局的样子,我们都清楚他有那样的能力。老实说,我真的不觉得自己(最后阶段)犯了很多错误,即使被逼进决胜局,我也不会用脑袋撞门那样懊悔。因为跟罗尼比赛,他把你逼入那种境地很正常。但幸运的是,他打丢了绿球,而我完成了清台。”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