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和级(1945.菊水作战)与衣阿华级(1945.东京湾)战列舰进行传统炮战,谁更有希望击沉对方?

  • 如果大和级(1945.菊水作战)与衣阿华级(1945.东京湾)战列舰进行传统炮战,谁更有希望击沉对方?-图1
  • 如果大和级(1945.菊水作战)与衣阿华级(1945.东京湾)战列舰进行传统炮战,谁更有希望击沉对方?-图2
39回答·9.6万阅读
老霍家那小勇

2017年12月06日

我先来列举一下两艘战列舰的优劣势。

首先,是主炮,因为这种级别的战列舰,用到副炮的拼刺刀几乎不可能的。交战距离,大概在20公里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两艘舰的主炮最大射程都在40公里左右)。大和460口径,炮弹要重一些,但是,当时的日本大口径舰炮,精度很感人,而且,要靠肉眼来矫正,显然落后了一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本炮塔转速慢!衣阿华有火控计算机来矫正弹道,所以,命中率要高一些,而且,当时衣阿华就已经装备雷达了,矫正数据很精确!就好比一个重量级拳王,近视眼,根本看不清对手的位置,空有威力惊人的重拳,却打不准!在火炮射速当年,大和的460主炮也要低于衣阿华的406主炮。

再来看看装甲!首先,日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自己的主炮,不可以击穿自己的主装甲带!那就意味着,大和自己的460主炮,都未必能击穿自己的主装甲。但是,战列舰甲板,最好的材料是柚木,不易变形,不易腐烂,不易燃烧!然而,因为资源紧缺,大和的甲板,却不是柚木!衣阿华由于本身吨位的限制,单纯比拼主装甲厚度,是比不过大和的。但是,日本的钢材性能,是比不上美国的!尽管如此,衣阿华在装甲上也是不占优势的。不过,战舰被击沉,绝大多数,都是被炮弹打穿甲板,引起弹药库殉爆!舰体被击穿而沉没的战列舰并不多。那么,大和还有衣阿华能不能互相击穿甲板呢?当然可以!

下面我们来看动力和机动性。在航速方面,衣阿华有绝对优势。但是,机动性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回转半径!由于衣阿华舰身细长,所以回转半径也并没有比大和有太多优势!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有衣阿华在身后追,大和绝对跑不掉!反之,衣阿华缺可以边逃跑,边利用舰尾主炮还击!

再来看损管。美国对损管相当重视,不但给损管队陪了大量人员和装备,而且经验极其丰富!日本呢,对损管从来都不重视,动不动就全体海上玉碎!所以,相同的受损程度。大和估计先沉!

接下啦看指挥!大和出山的时候,日本海军精英几乎都喂鱼了!搞了一帮土包子当军官,稍微有点经验,都上管理岗位了!而美国海军人才济济!大和之前并没有实际作战经验,连护航都没有过!而美军的指挥官,都是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不说身经百战,起码见过世面。

最后,还要聊一聊二者当时存在的作战体系。大和当时是没有空中侦查的,也就是说,情报基本只能靠肉眼去看!而衣阿华所在的美军体系呢?有航母的舰载机侦查,情报更及时准确。

加入二者真的开始交战,大和很可能像一只二哈,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哎呦我去,谁打我?而衣阿华在视距外,依靠雷达和侦查机吊打大和。虽然击穿大和装甲很难,别忘了,除了穿甲弹,还有高爆弹可以用!最后的结局,是大和甲板熊熊燃烧,因为火灾引起弹药库或者燃料库殉爆,从头到尾,都只见到如雨点般飞来的炮弹,见不到衣阿华的影子。打吧,看不到敌人,跑吧,航速又不行!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不过不可否认,大和是大舰巨炮时代的巅峰,是战列舰迷的信仰!

重重如水

2017年12月06日

传统的说法上,依阿华级会有更大的几率先击沉大和级。

首先就是火控系统,无疑依阿华级占优,依靠月月火水木金金大法的旧日本海军是无法达到美帝雷达与计算机的功力的。

其次,炮管工艺,大和级的460明面上说法是稍小口径的放大版,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普遍说法耐久力比较差,在几轮火力试射后精度会受到影响。而依阿华的406可以说成熟工艺的升级版,更大倍口径身管的火炮号称不弱于460的射程的同时,耐久上更持久,精度上也会高于对手。

再者,日美的钢铁工业,基础材料上也有差异,大和级也在依阿华级前面制造,这使得战列舰的三要素之一的防御差别在大和与依阿华上也比较明显。

当然以上前提是两舰在最大射程时差异最明显,随着交战距离的拉近,估计在15000米,日本海军会依靠月月火水木金金与更大的吨位优势还有更大的装药拉成平手甚至占据优势。再近10000米估计不可能了,必然有一方已失去战斗力了。

TIIOS

2017年12月11日

这是大和被黑的最惨的一次之一,人家敌人是蒙大拿。

首先大和主装对衣阿华有免疫区,衣阿华的mk7在20km内才有可能击穿大和主装。衣阿华怎么活着从40km冲近20都有问题。至于说大和炮精度不好打不中的我们可以看下莱特湾32km上首轮跨射白平原是怎么回事,还有后面命中约翰斯顿号,(不过我要肯定如果装备美国的mk8雷达能指引到更好的精度)也就是说衣阿华的确能命中,但打不穿啊,大和只要在20km外命中,凭借91式穿甲弹的巨大后效衣阿华就要伤的不轻。

还有在考虑射击精度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舰体稳定程度(横向稳定性),衣阿华为了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设计成瘦长的舰体,稳定性劣于敦实的大和许多。还有炮塔转速问题的只能说游戏玩多了,大和的现实速度是10度每秒,而衣阿华的mk7是12度,2度的差距很大吗?而且远距离炮战这参数有用吗?

左边是mk7右边是大和460的参数我们无视日方数据,按照美方的来大和炮参数基本完全强于mk7,更不用说后效(装药)的差距。
至于说装甲劣质的可以看看美国人自己的测试(这里再补充一点,信浓号的赶工程度大家有目共睹,而拥有完整建造周期的大和号的装甲质量只会好而并非差)。
说损管的可以看看大和自己在天字号作战以及同级舰武藏在莱特湾的损管表现还有之前翔鹤的损管,没有段子里黑的那么严重(不过信浓,大凤的损管没的洗)。

至于妄想用航速放风筝打大和的,亲,你射程比人家还短。还是跑出射程呼叫航母吧。

另外,图表和那段美国人测试的文字来自于《战舰》第21期2012年6月第一版杂志的104与107页

吕桦林56123823

2017年12月06日

指定是衣阿华呗,你们真以为406和460对射会有很大差别?真以为在玩x战世界呢!知不知道406的炮弹有多大有多重?确实大和的460炮弹更大更重可问题是就当时的战列舰都是几十公里互射产生的灌顶攻击,你们觉得大和能承受1.2吨穿甲弹带来的灌顶攻击?丘吉尔说的好,战列舰互射就是两个鸡蛋互锤,没有游戏里的血量,就算大和的炮塔防护很好,那上层建筑呢?1.2吨的炮弹命中炮塔就算没有击穿带来的爆炸和冲击力足以震死炮塔里的所有人和半径四十米内的所有生命,所以无论是大和还是衣阿华挨上一轮炮击,中一发还能还击,两发基本就要撤退,因为对手是不会停止攻击的,一般谁先挨上谁就输一半,所以炮弹大一圈没多大用,重要的是精度和射速,有人说大和的精度能高于衣阿华,可整个太平洋战争日本战列舰基本没有战绩,更别提战列舰互射了,为什么精度和光瞄系统本人觉得衣阿华更强些呢?因为美帝的科技水平绝对领先日本,美帝会弱智到在主力舰上不使用最强科技?都可别傻了,美国人不夸大对手怎么显得自己牛🐮,整场战争日本都被美帝吊打还有什么可吹的。



五味社

2018年01月12日

谢谢邀请。

大和级战列舰是日本帝国海军设计建造的的战列舰,历史上该级舰艇计划建造四艘,建成了两艘。

1936年日本退出伦敦海军限制军备的谈判,日本海军明确提出在西太平洋海上截击假想敌美国海军舰艇编队的战略;日本海军在主力舰的数量方面无法同美国海军抗衡,决心以单舰的威力来抵消对方在数量上的优势,新型战列舰的设计任务开始于1934年。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一级战列舰。

本级舰共完成建造4艘,是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达到33节)、最晚退役(1992年退役封存)的战列舰,4艘同型舰仍保存至今。由于依阿华级的继承舰——蒙大拿级的取消建造,使得这一级战列舰成为美国海军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1945年9月2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上的三号舰密苏里号的主甲板上举行,本级舰因而闻名于世。

如果它们进行传统炮战,谁更有希望击沉对方?

大和压倒依阿华

航速,我认为依阿华的33节高航速,在和大和对轰时存在优势。

全速开到33节的依阿华,其豆芽身材更显弱势,本来炮击平台相对于大和不稳,再加全速行驶,命中率实在不敢恭维;至于高速抢T或许存在优势,但是大和600m的转弯半径的灵活度也不是吃干饭的。

射速,2w到3.5w距离上,炮弹飞行时间加上对落点观察,0.2发每分的射速差根本就不算射速差。2w以内,存在射速差,不过对比防护水平和火炮威力,0.2的射速差依旧不能让依阿华拥有更多优势。

雷达,二战时期的雷达是否具备自行火控校准,是否具备自行计算射击,是否具备自行引导火炮开火。如果以上皆具备,那依阿华高出大和一头;如果需要人工校准,那么大和的尼康15m光学测距仪和电探改以及逆电探将有资本缩短差距。

命中,雷达火控是否就一定高于光学测距难说,不过mk7的散步大于94却是早有公论,炮管耐久大和明显劣势,但足够大和与依阿华对轰200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