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来列举一下两艘战列舰的优劣势。
首先,是主炮,因为这种级别的战列舰,用到副炮的拼刺刀几乎不可能的。交战距离,大概在20公里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两艘舰的主炮最大射程都在40公里左右)。大和460口径,炮弹要重一些,但是,当时的日本大口径舰炮,精度很感人,而且,要靠肉眼来矫正,显然落后了一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日本炮塔转速慢!衣阿华有火控计算机来矫正弹道,所以,命中率要高一些,而且,当时衣阿华就已经装备雷达了,矫正数据很精确!就好比一个重量级拳王,近视眼,根本看不清对手的位置,空有威力惊人的重拳,却打不准!在火炮射速当年,大和的460主炮也要低于衣阿华的406主炮。
再来看看装甲!首先,日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自己的主炮,不可以击穿自己的主装甲带!那就意味着,大和自己的460主炮,都未必能击穿自己的主装甲。但是,战列舰甲板,最好的材料是柚木,不易变形,不易腐烂,不易燃烧!然而,因为资源紧缺,大和的甲板,却不是柚木!衣阿华由于本身吨位的限制,单纯比拼主装甲厚度,是比不过大和的。但是,日本的钢材性能,是比不上美国的!尽管如此,衣阿华在装甲上也是不占优势的。不过,战舰被击沉,绝大多数,都是被炮弹打穿甲板,引起弹药库殉爆!舰体被击穿而沉没的战列舰并不多。那么,大和还有衣阿华能不能互相击穿甲板呢?当然可以!
下面我们来看动力和机动性。在航速方面,衣阿华有绝对优势。但是,机动性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回转半径!由于衣阿华舰身细长,所以回转半径也并没有比大和有太多优势!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有衣阿华在身后追,大和绝对跑不掉!反之,衣阿华缺可以边逃跑,边利用舰尾主炮还击!
再来看损管。美国对损管相当重视,不但给损管队陪了大量人员和装备,而且经验极其丰富!日本呢,对损管从来都不重视,动不动就全体海上玉碎!所以,相同的受损程度。大和估计先沉!
接下啦看指挥!大和出山的时候,日本海军精英几乎都喂鱼了!搞了一帮土包子当军官,稍微有点经验,都上管理岗位了!而美国海军人才济济!大和之前并没有实际作战经验,连护航都没有过!而美军的指挥官,都是有实际作战经验的,不说身经百战,起码见过世面。
最后,还要聊一聊二者当时存在的作战体系。大和当时是没有空中侦查的,也就是说,情报基本只能靠肉眼去看!而衣阿华所在的美军体系呢?有航母的舰载机侦查,情报更及时准确。
加入二者真的开始交战,大和很可能像一只二哈,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哎呦我去,谁打我?而衣阿华在视距外,依靠雷达和侦查机吊打大和。虽然击穿大和装甲很难,别忘了,除了穿甲弹,还有高爆弹可以用!最后的结局,是大和甲板熊熊燃烧,因为火灾引起弹药库或者燃料库殉爆,从头到尾,都只见到如雨点般飞来的炮弹,见不到衣阿华的影子。打吧,看不到敌人,跑吧,航速又不行!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不过不可否认,大和是大舰巨炮时代的巅峰,是战列舰迷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