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除了注意饮食生活调整,最重要的用药控制,这些坑不要踩!
误区1:用胰岛素就不用口服用药
胰岛素分泌不足只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其中一种原因。
血糖升高还可能由于脂肪分解过剩,肾脏对糖回吸收增加,肝脏糖原分泌过多等。
所以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联合使用口服药。
误区2:不经常监测血糖
你以为你的血糖经过控制之后,就可以不监测血糖啦?
血糖有时会由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运动过量、进食减少等发生变化。
定期监测,是了解病情控制情况、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选择调整药物或剂量的依据。
误区3:同时服用多种同类药物
口服降糖药有促胰岛素分泌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
每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但是同类的作用机制相近,不建议同类药品同时服用。
以免导致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误区4:拒用胰岛素,怕成瘾
总有人问到胰岛素是激素,会用药成瘾吗?
实际上胰岛素是生理性降糖激素,不存在成瘾性。
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是需要终身用胰岛素,这是病情所决定的,并非成瘾。
误区5:跟风吃药
隔壁老李是老糖友,他用药控糖效果好,也推荐你用,是不是该来一点?(×)
导致糖尿病的原因不同,用药必然不同,吃药不能盲目跟风。
用药应遵从个体化选药原则,掌握好适应症,严格按医嘱用药。
误区6:擅自停药
这段时间饮食控制,运动得当加上药物终于把血糖控制到稳定水平了,我是不是就可以不吃药了?
目前糖尿病尚未可以根治,多数需要长期用药。
很多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血糖得到控制,症状消失。
但这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治愈,还应坚持用药或者联系药师判断是否需要改变药量,控制饮食,保持运动等,以免病情重卷而来。
误区7:频繁换药
哎呀,我这个药吃了1个星期了,血糖怎么还是高?我是不是要换药啊?
有的患者在使用一段时间的药物,感觉没有效果而急于换药。
药效发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用药的时间增长,药效才会显现。
如胰岛素增敏剂类要服用半个月到一个月才会达到最大降糖效果。
误区8、迷信虚假广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目前都还没有根治的办法。
但有些无良媒体发布虚假广告,一方面渲染夸大西药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宣称可以用中药彻底根治糖尿病。许多糖尿病人被误导,擅自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改服中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误区9:糖尿病没有症状就不用治疗
糖尿病的危害在于血糖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的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慢性并发症具有高致残率,控制不佳的儿童可影响生长发育。因此在糖尿病患病早期就要严格控制各种代谢紊乱,预防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在长期病程中可预防多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终身受益,这也被也称为良好血糖所产生的好的“代谢记忆效应”。
糖尿病药物的分类及药理作用
A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磺酰脲类药物:——餐前半小时服用
其作用机理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但不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对于有一定内生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病人才能奏效。磺酰脲类药物是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的一线治疗药物,所有的磺酰脲类药物均能引起低血糖。起效时间需要半小时,降糖作用的高峰一般在服药后2~3个小时出现,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
1、格列吡嗪:短效磺脲类制剂,服用方法为三餐前半小时服。
2、格列齐特:中效磺脲类制剂,早晚餐前半小时服。
3、格列本脲:长效磺脲类制剂,容易在体内蓄积,引起难治性低血糖,老年人中慎用。
4、格列喹酮:中效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餐前半小时服用。最大的特点是95%可通过胆汁排出,自肾脏排出的比例不足5%,而且作用温和,很少引起低血糖,特别适合老年以及有轻、中度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使用。
5、格列美脲:新一代的长效磺脲类制剂。在体内容易与蛋白快速结合和解离,对血糖控制较为稳定。 本品60%经肾排泄,40%经胆道排泄,由于本药是通过双通道排泄,故可用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
B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非磺脲类(苯甲酸衍生物)——餐前5~20分钟服用
同样是胰岛素促泌剂,但由于此类药物比磺脲类药物起效快,因此以在进餐前5~20分钟口服为好。如果不按时服用,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药物起效的前提是必须有葡萄糖存在,故仅在进餐时药物起效才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
1、瑞格列奈进餐服药(餐前15分钟以内即可)。
2、那格列奈:进餐服药,根据血糖水平、进餐时间和次数调整用药。
3、米格列奈。
C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二甲双胍类——进餐之后服用
目前其作用机理还不够清楚,部分学者认为其降糖作用机理有:促进组织无氧糖酵解,加强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减少葡萄糖的产生等。是肥胖糖尿病病人的一线药。
1、盐酸二甲双胍:每日3次,餐中或餐后口服。国内推荐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2000毫克,如超过2000毫克,疗效未必能提高,不良反应却增加。单独服用该药一般不会引起低血糖。
D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
其作用机理为能通过肠内与寡糖竞争与α-糖苷酶结合,抑制小肠绒毛中参与碳水化合物降解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和双糖的分解和消化,延迟并减少在小肠上段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此类药物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佳,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如果在餐后或饭前服用,则会起不到降糖效果。可以作为一线药物配合饮食、运动使用,或与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以及胰岛素合用。主要用于餐后高血糖者。
1、阿卡波糖片:为预防肠胀气,可由小剂量开始,开始剂量每次25毫克,每日1~2次,观察数日,若无胃肠道副作用出现,即可增加至每次50毫克,每日3次。
3、米格列醇:第二代糖苷酶抑制剂,较阿卡波糖更易在小肠吸收,每片50毫克,每次1~2片,每日3次。
E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增加胰岛素组织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改善肝、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有效地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让葡萄糖尽快被细胞利用,使血糖下降,降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其副作用有肝损、水肿、肥胖。
1、罗格列酮:开始用量为每次4毫克,每日1次,经2周治疗后,若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可加量,最大推荐剂量为8毫克/日,每日1次或分2次口服。空腹或进餐时服用。
2、吡格列酮:开始剂量为15毫克,每日1次,经2周治疗后,如降糖效果不满意,剂量可加至15毫克,每日2~3次。
F
BOUTBEAUTY
关于糖尿病
胰岛素:包括短效胰岛素、中长效胰岛素注射剂、胰岛素类似物、预混胰岛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