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皇家警察概况
“香港皇家警察”(Royal Hong Kong Police)此为香港回归前,香港警队的名称,于1969年4月由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赐封皇家头衔,成为皇家香港警察队。
1967年,香港部分群众展开对抗港英政府的行动。由最初的罢工及示威,发展至后来的暗杀、炸弹放置及发动枪战(包括沙头角枪战等)。在事件中,香港警察所有人员取消休假候命,多次与示威者对峙,防暴及作出大规模的拘捕行动。暴动期间,最少造成包括10名人员殉职在内的52人死亡,包括212名人员在内的802人受伤,1,936人被检控;事件中总共涉及1,167个炸弹。香港警务处在防暴中的忠诚及勇敢表现备受赞赏,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为了表扬其在是次事件中所作出的防暴贡献,于1969年4月赐封“皇家头衔”,成为皇家香港警务处,为英联邦5支拥有皇家称号的警队之一。同时,由雅丽珊郡主出任警务处和香港辅助警察队的荣誉总监。
单词Royal
单词:形容词 a. [Z] 释义:王的,女王的;
Royal Hong Kong Police简单翻译成香港王家警察了可以。而通常那翻译成香港皇家警察。
那为什么要翻译成香港皇家警察呢?
这是根据世界历史和中国的历史习惯称呼决定的。
1、首先,我们搞清楚国王与皇帝的区别。“皇帝”是中国本来就有的词,历代中国皇帝所共有的一些特征,诸如领土遍及天下、中央集权下的最高权威、在家天下思想下由世袭继承、天命所归而带有神圣性等。这些特征更接近于西方国王的描述,例如在日耳曼语系中,英文king或德文K?nig的原始意思就是指“有高贵出身的人”,所以国王们都根据其血统世袭继位,也都带有君权神授的地位,并且基本上都是单一民族国家內的最高权威。但是,一般我们却不将king翻译成皇帝,而是国王。为何?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皇帝只能有一个。而后来,西方变成列强了。汉语翻译,又对外国君主称呼进行了区别,国王或大帝(按中国习惯很多人翻译为皇帝)。我想到的第一个翻译为皇帝的西方君主为大名鼎鼎的亚历山大大帝。然而,虽然他们实质上拥有的权力,跟后来的皇帝基本上是不相上下的,但他的称呼都不是皇帝的意思,亚历山大的正式身分其实是马其顿国王、同时身兼他所征服的地区的国王。
所谓的“大帝”,很多时候是用来翻译西方语言裡“伟大的”这个形容词的。在古代西方社会裡,很多人都叫同一个名字(可能可以用的名字本身就不多),尤其贵族常常是同一个名字加上几世几世的用到底,但不同国家的君主也会常用到同一个名字,这一下就全搞混了。所以,当时的人习惯在人们的名字后面,加一个形容词用以区辨,而那些曾有过丰功伟业或对历史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的君王,人们习惯于给他冠上一个“伟大的”的称号,这样特別容易把他从其他同名之辈中区分出来,又彰显他的伟大。所以被叫做大帝的还是有可能有皇帝身分(像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俄罗斯的彼得大帝),但也可能没有皇帝身分(像普鲁士的腓特列大帝)。
2、大英帝国与大英皇室
这不得不提到英国在历史上的称呼:大英帝国。大英帝国,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 1689年颁布文献《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资产阶级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标志着英国的崛起。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英国一跃成为世界霸主。
英国在1858年镇压了印度蒙兀儿帝国的起义后,原本与皇帝头衔八竿子打不著的维多利亚女王(Victoria, 1819-1901 AD)也就绕了一圈,因为统领印度而开始称为女皇,不过以当时日不落殖民帝国的盛势,女皇的称号倒也算是实至名归。大英王室也称为大英皇室。
而现在,英国皇室和英国王室都是混用的,不用太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