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只有他能演,也必须由他演!
·年轻时的马龙·白兰度
·1950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让一位导演翻拍一部当时风靡美国的话剧剧本。
·导演说服制片人让他给自己在纽约的百老汇做演员的学生一次机会。
·制片人给了这个20岁多岁的新演员一些美元并让他一个星期后坐火车来好莱坞试戏。
·结果这位新演员把制片人给的钱全部买了酒,并且迟到了整整三天才到好莱坞试戏。
·但是,他这股什么都无所谓的劲儿,打动了制片人。
·最终同意让他做了这部电影的男主角。
这部电影就是影史经典《欲望号街车》。
这位导演就是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伊利亚·卡赞。
这位学生就是奥斯卡影帝,马龙·白兰度。
这件事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马龙·白兰度真tn的是个人才啊!
因为无所谓的劲儿,打动了制片人,这种上戏的理由,除了说明他演戏炸裂还能用啥理由解释。
要知道在美国可是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的权利在剧组是高过导演的。能让制片人聘用一个不听自己规则的演员除了演技炸裂之外没什么别的原因了。
时间到了21年后
·一个叫大卫·科波拉的大胡子导演,
·力排众议的使用当时得罪完所有制片厂的马龙·白兰度做教父的扮演者。
这次证明了
大卫·科波拉这个“匪气”导演也tn的是个人才!
一个影史最伟大、影响力最深远的角色诞生了。
马龙·白兰度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一个把规则事如粪土
从不按常理出牌
在剧组经常发脾气并且总是迟到的演员。
他却是“方法派”表演的鼻祖。
“方法派”注重松弛与自然,强调了解角色、成为角色的表演方式。
演员塑造角色的三种境界:
1.把自己变成角色(第一自我靠向第二自我)
2.让角色成为自己
3.角色与自我合二为一,浑然天成,感受不到表演的痕迹。
马龙·白兰度就是最高境界的标杆。
他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优雅又有“神性”的黑帮教父。
就拿影片开始婚礼的那场戏举例。
教父——维托·柯里昂在听殡葬师“傲慢”的请求。
在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发现,马龙·白兰度和殡葬师的这位演员表演完全不在一个时空和纬度。
当教父让殡葬师贡献友谊来获得教父的帮助时,
大家看殡葬师的反应,
虽然殡葬师的内心情绪是明白但犹豫到最后迫不得已、不得不说。
但是这个反应,经常看电影的朋友很容易会察觉出来,
太好猜了,
太套路了。
殡葬师的表演和反应从专业上和技巧上来讲是没有毛病。
但白兰度的表演则是自身散发出来的,是自由的,是有“魂”的。
有人会说这个殡葬师就是一个小小配角,这场戏完全是要衬托教父的人物而拍摄的。
这里要和大家说一个知识点,一部电影也好,一台话剧也罢,开头第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是奠定整个电影基调的。
殡葬师就是开头第一句话的角色,这么重要的角色,
一,演技肯定不会差
二,导演绝对不会随意弱化殡葬师的表演发挥
坦白说,殡葬师的演技是不差的,但表演就怕比较,当一个好演员和一个天才大师同场比较时,表演就像是被天才定义的一样。
一个僵硬、一个松弛,这个松弛就是这个天才傲视规则的资本。
模拟动物表演法马龙·白兰度为了更好的展示教父,特地往嘴里塞棉花,这个大家应该都听过。
Mr.D在这里给大家讲另一个故事。
马龙·白兰度认为教父维托·柯里昂的形态很像鬣狗的状态,所以在出演教父前花了很长时间观察鬣狗的特点和形态。
·演员冯远征讲过另一个例子:当时他刚从德国结束葛罗托斯基(Jerzy Grotowski)学派的表演学习回到北京人艺,剧院正在排练《雷雨》,他被安排扮演周家大少爷。然而排练时刚一出场,便被导演叫停,不解释原因直接换上另一个演员。他反复琢磨后再次上场,同样一出场就被换下,苦恼不已 的他只好远隔重洋写信向德国老师求救。老师找到剧本,研究了角色之后回信说,下次你上场时要想象头顶的天花板正在向你压下来,而你要用头去支撑它;同时,你要想象自己走在齐胸深的水中……调整后的冯远征再次上场,这次状态对了。
·我理解这也是一个为角色穿上衣服的方法,并非之前上场的冯远征没有达到角色的真实,而是走在水中的大少爷更能传达角色之重。
——王竞
表演就是对人物的呈现。
给角色穿上衣服,帮助自己勾勒出角色的“心像”,
对人物的呈现会有极大的帮助。
总结马龙·白兰度晚年开设了一个绝密表演班,向后备们传授自己的表演心得,西恩·潘、罗宾·威廉姆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一众明星。
只是马龙·白兰度完全没有教学大纲,课堂上会发呆10分钟,或者突然命令所有学员不论男女全部裸体。
还因为小李子寻问可不可以发行课程DVD就将只上了一节课的小李子赶出课堂。
就像每一位演员演同样的角色会有不同的感觉一样,马龙·白兰度的演技是不可复制的。
马龙·白兰度的表演也不是开个班别人就可以学得会的。
“有些人就是老天爷赏饭”,天赋这种东西有时候真的没有办法。
但是我们可以从马龙·白兰度的表演状态中,学到一些分寸和技巧
这是他除了塑造了不可磨灭的电影形象外,对表演艺术的又一伟大贡献。
国内的演员中和马龙·白兰度的表演最像的就属葛优
说起来也很巧,葛老师也是唯一见过马龙·白兰度中国演员。
当年葛优在美国拍摄《不见不散》,在朋友的公寓见到了当时已经74岁的马龙·白兰度。
马龙·白兰度也说过,中国演员我只认识两个,一个是葛优,一个是巩俐。
恍恍惚惚70载,纵使天赋异禀,也终抵不过岁月的流逝。
晚年的白兰度因为自己放荡不羁的性格,
穷困潦倒,众叛亲离
04年7月1日于医院中孤独离世
但因为在艺术上造诣,让人们记住的是他光芒四射的荧幕形象!
(电影M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