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逐渐有中国人的贡献了。以前贡献少的原因很复杂,大致有:
1,文化问题。在欧美,源代码开放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特别是1970年AT&T贝尔实验室将UNIX源代码开放给感兴趣的大学以后,大家都在上面玩儿(做工作),比谁玩儿的好,有群众基础。
2,中国国内的大学教授们不了解开源的文化和技术,也不了解代码,进而无法带领学生产生兴趣。
3,国内大学的学术氛围不好,学术自由基本没有。很多教授们谈论的是国外的大公司在做什么,而不是各大学在做什么。
4,国内的精英教育普遍退化,向职业教育(就业教育)转变。(今天早晨的新闻节目中明确提到这个问题)。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就业,就对探索失去了兴趣。
5,国内社会没有土壤。国外的大公司支持不仅仅是钱,而且贡献代码和支持性的文档。中国的大公司以前没有兴趣。最近,华为等对上层(不是内核)代码(例如“云”)有些贡献。
中国的电脑专家宫敏先生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推动自由软件,那时推Linux多困难呀,现在已经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