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就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教育的问题?

现在4岁。
  • 孩子从小就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教育的问题?-图1
10回答·547阅读
大声叫我董先生

2018年03月02日

董先生个人观点:

一,最近有网友问:4岁孩子从小脾气火爆,动不动就发火,家长想问这是先天问题还是教育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有些复杂。

二,现在生育一般都会有良好妇幼保健检查,先天性的疾病一般都会被筛查出来,另外孩子出生后的基本体检也会对性格进行筛查矫正。所以4岁孩子,如果是一般先天性狂躁问题早就被发现了。所以这个应该可以排除。

三,剩下的就是后天的问题,父母的榜样做的怎样?家里老人溺爱的问题,如果有这方面问题基本就可以断定是后天问题了。


四,对于后天脾气暴躁的孩子,还是要逐步教育,让他明白脾气暴躁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有事情必须说清楚,说不清楚,讲不出道理就不能满足他的要求。

五,4岁还比较好纠正,行为矫正比较容易。再大了就更不好管理了。

六,董先生正在元宵节晚会,就这样吧。大家有不同建议意见尽管提。嗯,就这样。

燕园一心

2019年08月30日·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特邀专家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孩子脾气大暴躁的原因:

1、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由于家长的溺爱,有的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闹,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发脾气。

2、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有时候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向家长讲述某件趣事时,家长们却常因忙于自己的事情,漫不经心的点点头或哼哼两声,那么孩子会十分恼火的。

3、受父母影响

如果父母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宝宝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此外,父母教育态度不一,一个管教一个袒护,这会使觉得宝宝有了“靠山”,也会出现无所顾忌、动辄哭闹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就只能要求父母首先从自身做起了。

4、感到恐惧或受到伤害

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大部分愤怒来源于恐惧。当一个人感觉受到威胁,无论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还是价值观受到威胁,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继而转化为脾气,宣泄出来。

人有情绪很正常,那么就需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作为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并引导他积极用言语来表达。我们要让孩子明年,情绪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可以控制和处理的。这样孩子才会知道原来发脾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其次,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原因来解决。最最重要的是需要各位家长们一定要耐心点、再耐心点,家长们应该找出孩子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然后慢慢引导,这样才能帮孩子解决问题,才能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和管理情绪。

慧妈妈家庭教育

2018年03月02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

孩子的社会性问题后天习得的因素要远远大于遗传的先天因素,孩子不是天生就爱发火,很多时候是模仿和教育的结果。

首先父母要反思一下,家里的大人是如何表达生气的?是好好说还是通过发脾气来表达?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他会通过观察习得处理问题的方式。有个妈妈向我咨询说孩子生气就打人,我问这位妈妈对孩子生气的时候会怎样处理,妈妈说当然是打他了。可见,父母想要孩子如何处理问题,就要示范给他看。

其实,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发火?很多时候孩子发火愈演愈烈是父母处理不当造成的。有的孩子会把哭闹和发火作为要挟父母的有力工具。例如,孩子要看电视,父母不同意,他就摔东西,哭闹发火,这个时候家长拗不过就缴械投降,那以后只要父母不满足孩子,孩子就会发火。4岁的孩子已经是完全有意识有目的的在哭闹了,所以父母要谨慎处理孩子的“威胁”。我家宝宝有时候也会因为不随愿而哭闹,发脾气,其实这个时候是在给大人表演,在我们家如果有老人在场,就比较麻烦了,所以每次孩子发火我都会把他抱进只有我和他的房间,然后平静的陪着他,这个时候只是态度平和的陪伴切忌说教,孩子一会就好了。

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很多孩子之所以发火是他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表达方式。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情绪体验,教孩子一些情绪的词,引导孩子下次用语言表达的方式表达情绪而不是发火。我家孩子三岁多的时候经常因为车坏了生气,甚至摔车,我每次都和他说,车坏了,你很伤心,对吗?孩子慢慢就学会了用一些词去表达情绪。

孩子从小就脾气暴躁,肯定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有可能是肝火旺,身体内的火气大造成的脾气暴躁,你可以领孩子去看看好中医,让中医调理一下,把身体的火毒平掉了,孩子的脾气就会好了。

孩子爱发脾气,确实闹心,想解决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原因。小孩哭闹,大致分两种情况: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脾气是遇到了难题,比如饿了、尿了、摔跤了,需要大人帮忙。


2岁以上的孩子哭闹,大多带有更多情绪,或社交属性。这时,有两种错误的回应方式是值得提醒的:

一是发比孩子更大的脾气,在气势上压倒孩子,让孩子服从;二是给孩子贴标签,“你太无理取闹了,不是好孩子”,“你要像个男子汉,你不能哭”。这些做法没有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妈妈喜欢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纠正孩子的错误,孩子不耐烦是正常的。想想我们工作时,旁边有个人盯着,还总指出我们的错误,不是也很烦吗?


孩子犯错,不要马上去纠正,要让他有完整的学习时间段,在孩子全部完成之后再集中订正错误。比如孩子抄写生字,全部抄完了再帮他检查。写错的字帮他圈出,告诉他这是错了笔画,还是错了偏旁等。还可以借此帮孩子总结他易犯的错误,做个小小复盘,让孩子“长记性”。


与孩子沟通时,少给孩子下命令,有要求时向孩子表达期待。命令的语气容易引起孩子的“反作用力”,也就是对抗。换个技巧,比如说“把字写工整,笔顺要对!”就是命令式,改成“你写字时认真些,这个我们说过很多次了,你要记住。看你字写得漂亮,妈妈会很高兴的!”

这样就顺耳很多。


孩子写作业,切不可坐一边挑孩子问题,盯错误,这会让孩子紧张,不耐烦,发脾气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另外,生活中不要包办孩子的事,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自己做事。比如穿什么衣服,几点洗洗睡,先写哪门作业,等等。


孩子的决定可能让我们不满意,若不能接受,就巧妙地缩小范围给几个选项,让孩子做选择题。总之,要让孩子有一定决定权,控制感,他就不那么对抗发脾气了。


孩子发脾气时,别着急想“解决孩子”,压制不行,也不要以为“积极沟通”就一定行。发脾气的孩子,往往需要一个“避难所”,要给孩子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让他消化一下自己的情绪。


稳住孩子的情绪,主要在于日常的沟通,做到温和而坚定。作为父母,我们日常的言行应该是温和的,对于底线问题,态度则要坚定。

比如孩子吵着要玩手机,只需要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不愿意给你玩手机,并且我也不想对你发脾气。”


简单明了,不多说废话,不节外生枝。即使孩子软磨硬泡、胡搅蛮缠,也只需要一再把话说清楚就行。


最后提一句,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发脾气,一定要先把孩子领开,远离“围观群众”,再进行教育。

虽说孩子闹脾气让我们觉得很丢脸,很难堪,这时最容易激发冲突,但为了孩子的自尊心,以及让我们自己下得了台,别硬碰硬,让场面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