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这个问题太宏大,都可以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了,而且“高质量”与“充分”也没有具体的标准来衡量ಠ_ಠ
每年一到择业季就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相关新闻和报道,既然每年都是这些千篇一律的陈词滥调,况且每年都会有不同机构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解决办法,那这种就业形势的严峻到底是有多严峻呢?而现在已经施行或可供采集的解决方案又到底有多大作用、这些作用是否有效果呢?正在四处求offer的小萌新就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目前就业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二是供求信息交流不畅通;三是目前社会整体没有形成较积极正确的择业观。
劳动力市场功大于求,技术性失业引热议
根据教育部相关信息,201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50万,引用人社部的话说就是“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功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当然除了总量上的供大于求,更有地域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发展差异导致的供求关系失衡。2016年人社部和教育部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是宁可成为“漂族”、“蚁族”,也不愿意回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虽然近年来去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有提高,但对于如此庞大的求职群体而言,还远远不够。
求职者扎堆一线城市,然而一线城市的容量本身是有限的,其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同样是有限的,尤其在北上广高校云集的几所城市,其本地的生源就已经足以对当地的就业市场形成极大压力,更不用说还有千千万万二三线城市毕业生想挤破脑袋来到一线城市。
而造成这种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域资源差异太大,很多人到一线城市求职,会特别在意是否能落户,因为相对二三线和基层来说,一线城市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以及社会保障资源是二三线城市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线城市求职生活压力也会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但求职者尤其是刚毕业的求职者都怀揣着满腔热血,一线城市所能提供的潜在机遇和未来可期的资源是诱导毕业生扎堆一线城市的主要原因。
而目前很多二线城市比如武汉、西安等也意识到了城市本身对于毕业学生的吸引力的重要性,纷纷出台众多优惠政策想要留住高校毕业生。比如武汉在去年年底就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放宽留汉大学生毕业生落户试行政策》《关于加强大学生毕业安居保障的实施意见(试行)》《武汉大学生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从落户、住房和收入几个主要问题入手,逐渐将武汉的高校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线城市的这些人才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一线城市就业压力的问题,起到劳动力市场分流的作用。但这还远远不够,地区发展需要进一步协调,只有逐渐缩短二三线城市与一线城市在城市资源方面的差距,才有可能真正促进人才在各地域各省市的健康自由流动,然而这确实是任重道远。
此外,技术性失业也是当前就业市场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其实早在80年前,凯恩斯就曾指出:我们正受一种新疾病折磨,它的名字会在未来的岁月反复被提及——那就是技术性失业。我们发明了大量减少劳动力的手段和工具,却尚未及时给劳动力找到新的用途。
不少学者甚至是将这种技术性浪潮和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在互联网发展变革如此迅速的时代,未来很多工作都将被机器或AI取代,尽管新技术会创造新的职业和心的发展机遇,这些新兴职业和机遇往往都对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曾经被社会发展浪潮淘汰或将要被淘汰的劳动力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我们在为技术发展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那些处于中低层的劳动者,他们曾是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目前也仍然是。因此在要想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就务必要关心这一类劳动力的需求。
社会招聘不太了解,但就我所观察的实习生市场而言,会发现很多高校学生抱怨“找不到实习”、“找了几个月也没有收到一个面试通知”、“简历总是被查看就没有后文了”,然而作为企业的一方却是“很难招到合适的实习生”,既然双方都存在需求,为何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推广到整个就业市场就是因为供求信息交流不畅通,职位浪费严重。人才供求信息分散已经成为制约人才流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政府所处的人才交流机构和非政府所属的人才机构掌握着一定数量的人才需求信息,但由于互相独立互相保密处于封闭状态。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进一步搭建人才供求信息网络,促进人才供求信息自由流通。
最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求职者对职业的定位和划分有偏见,当然这也是目前整个社会对于职业的一种普遍认知。即认为某种职业是体面的是高大上的,而另一类职业则是低下的low的。这重高不成低不就的职业观必定会影响人才在不同行业和领域之间的流动,当然造成这种现象背后最主要的原因依旧是资源上的差异以及付出与回报的差距。
新时代网络技术革新如此之快,确实出现很多新的行业和领域急需大量人才,但是臃肿的高校在教育上却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做过统计,但就我所接触的一些老师来看,很多观点和思维都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如果是这样,又怎么教导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学生呢?
当然,本人是坚决反对将高校教育场所变为职业培训机构的,高校从来就不应该也不应该成为职业培训机构。然而就业问题仍然还需要解决,而高校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在推动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即如何兼顾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性教育,如何教会学生在学会审美的同时让其职业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