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并不是苏联想培养那么多女狙击手,而是在战前就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射击手培养基础。
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苏联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大量诸如飞行俱乐部、医护俱乐部在内的各种培养军事素养的俱乐部,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具有军事素养的人才。一旦发生战争,这些苏联公民在应征入伍后仅仅需要接受短期训练,便可以直接开赴战场。
在这些俱乐部当中,伏罗希洛夫射击俱乐部培养了大量的合格射击手。而且对优秀学员颁发证章。
早在1927年,苏联支援国防、航空、化学建设协会就为此设立了优秀射击手证章,以表彰那些在射击中表现优秀的学员。1932年10月29日,苏联支援国防、航空、化学建设协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团通过了设立“伏罗希洛夫射击手”徽章的决议。为了提高射击技能,1934年3月10日苏联支援国防、航空、化学建设协会中央委员会将这一徽章细分为两个等级,并为此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年秋,第一所伏罗希洛夫射击手俱乐部在莫斯科的鲍曼区正式开设。该俱乐部的学员是当时苏联参加国际射击赛事参赛代表的首选,从这里选拔出来的选手在与美国朴茨茅斯射击俱乐部的对抗赛中,甩对方整整207分。在战争爆发前,苏联全国共有600万人获得了这一徽章,这其中不乏女性。
战争爆发后,从这些俱乐部走出来的女性学员经过训练后被作为狙击手派往前线作战,如死神般收割敌人的性命,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取得击杀309名敌人的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
而战争爆发后,这一传统仍然被延续下来。苏联当局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大量的狙击手学校,让战前接受过射击训练的苏联公民能够快速成为合格的狙击手。以狙击手训练中央女校为例,该校于1943年建校,起初校址设在莫斯科市郊的维什尼亚基镇。1943年6月5日迁至莫斯科州的晓尔科沃镇,截止1945年5月10日该校解散前,共训练了1061名女狙击手和407名狙击手训练员。
从左至右分别是支援国防、航空、化学建设协会的1级伏罗希洛夫射手徽章、该协会的2级伏罗希洛夫射手徽章和工农红军“伏罗希洛夫射手”徽章
1935年11月1日,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接见苏联共青团获得“伏罗希洛夫射手”徽章的女性代表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