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还真有话可说,当然要提癸酉本。据网传癸酉本言,前80回内容与现行本也有所差异,而且将可卿死的章回作了发表。后28回及情榜从情节,文采论,以个人眼光看均高度契合,本人是一囗气读完,与读高锷本那种受折磨感,云泥之别。且其言该本之传承演进,不论具体,单论演变脉络大概逻辑性,也与本人观点契合。虽也有不尽人意处,但似也能理解或传者之解释大致说得通。
其实这不是关键,重点是本人一直有个猜想,或者说疑惑:即80回以后的轶散属人为造成。原因是为什么散轶部分恰好在红楼情节大翻转的节点处。不觉太巧了吗?而且第80回内容似乎从文学写作角度看,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举重若轻,余味隽永的不错的结尾。这似乎不应该是自然丢失的状态,更应是刻意而为之。这与和珅修订红楼,不忍其禁毁,而令人改后半部而后留存于世的说法不谋而合,况前80回也有改动。恐也是刻意为之。不管其人为谁,唯一目的就是不忍红楼隐埋于世,其隐匿也好,改动也好均只为使红楼不致触犯当朝,得以面世。
若果真如此,隐匿部分也应以某种形式留存,相信,总有识见不凡者,或喜之如命者,冒各种大不违以珍藏之,甚至以国家当政者之命封存之。
红楼中,前80回某些个别情节,尤其是后28回绝对不仅以清当政者看来不容,就连本人以今人之观点看来,也绝对不应广传于世。我看癸酉本,至今仍心悸难平,说不清后悔还是该庆幸。绝不想与人谈及其情节内容。假若是我有一定左右能力,我也会选择隐匿后28回,而且也一定选择至80回目为节点,需强调的是,你会发现,选择以第80回为结束,竟然是恰如其分,多一回,少一回均不妥。太巧了吧?!
另外,本人也不信,不管曹公也好,其他修撰者也罢,增删十年,改不完整部书!
所以我相信,红楼完整定稿,一定以某种形式存在。只是红楼有风险,欲求者需谨慎!切记为要,勿怪言之不预也!
以上,也许是本人一种美好愿望罢了。究竟如何,余生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