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占全省GDP比例最低的山东省会济南,而山东同时也是入围全国百强市最多的省份,数量为15个,这是均衡发展的有力体现。
省会经济占比比重低,意味着省内其他城市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壮大自己,比如全省13地市全都入围全国百强市的江苏,其省会南京GDP占比仅次于济南。
而省会GDP占比很高的省份,不是省域经济较弱,就是省会地位过于突出。比如红色标记的五城当中就是如今新一线城市当中的“满分城市”成都,我们可以通过两张图来看一下成都和济南这两座副省级城市所在省份的城市GDP规模及排名。
先看下四川各市州排名,成都的表现的确非常亮眼,但是再看下第二名绵阳市,经济规模只有成都零头的一半。这种经济格局,的确闪耀了成都,可是其他城市的表现却毫无亮点。
再看下省会经济占比最轻的济南所在省份,不仅济南GDP排名仅位居省内第三,而且省内倒数第二的日照市,经济体量放在四川都可以直接叫板正数第二的绵阳。这就是省会独大和均衡发展的两个极端样板对比。
一个省份想要均衡发展、雨露均沾,省会是最先要做出牺牲的,否则作为省内资源整合最充分、交通最便捷的城市,总是比其他城市具有吸引力。所以通过省会在省内的经济地位就可以间接判断这个省份的整体经济平衡度。
再看一张省会城市GDP排行榜。单从经济体量和城市地位来说,济南已经被多个中西部城市“完爆”,但是从省域经济健康度和全省经济发展前景来说,济南会承担更加任重而道远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