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在省内占GDP最少的城市是哪个?这种情况应如何看待?

27回答·16万阅读
城市发展报告

2018年10月01日

省会占全省GDP比例最低的山东省会济南,而山东同时也是入围全国百强市最多的省份,数量为15个,这是均衡发展的有力体现。

省会经济占比比重低,意味着省内其他城市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壮大自己,比如全省13地市全都入围全国百强市的江苏,其省会南京GDP占比仅次于济南。

而省会GDP占比很高的省份,不是省域经济较弱,就是省会地位过于突出。比如红色标记的五城当中就是如今新一线城市当中的“满分城市”成都,我们可以通过两张图来看一下成都和济南这两座副省级城市所在省份的城市GDP规模及排名。

先看下四川各市州排名,成都的表现的确非常亮眼,但是再看下第二名绵阳市,经济规模只有成都零头的一半。这种经济格局,的确闪耀了成都,可是其他城市的表现却毫无亮点。

再看下省会经济占比最轻的济南所在省份,不仅济南GDP排名仅位居省内第三,而且省内倒数第二的日照市,经济体量放在四川都可以直接叫板正数第二的绵阳。这就是省会独大和均衡发展的两个极端样板对比。

一个省份想要均衡发展、雨露均沾,省会是最先要做出牺牲的,否则作为省内资源整合最充分、交通最便捷的城市,总是比其他城市具有吸引力。所以通过省会在省内的经济地位就可以间接判断这个省份的整体经济平衡度。

再看一张省会城市GDP排行榜。单从经济体量和城市地位来说,济南已经被多个中西部城市“完爆”,但是从省域经济健康度和全省经济发展前景来说,济南会承担更加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极度深寒

2019年03月29日

首先说答案,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去掉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包括台北共计28个省会城市,GDP在本省占比最少的是济南,其次是台北南京

先看一张表:

通常一省在省内来说拥有各种优势资源,包括政治资源,高教/人才,卫生医疗,政策等等。省内其余城市通常只有羡慕的份。就是在这种资源倾斜的情况下,一省之内还有其它城市冒头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个省相对来说各地区发展比较均衡,不过份依赖省会城市的经济做为火车头。也不会存在如坊间所说的吸血鬼城市。

但仔细看一下上表会发现一个现象,省会经济占比较小的城市大多都是沿海省份。包括济南、台北、南京、石家庄、福州、广州。省内占比第一往往都是商业、贸易发达的港口城市或挨着港口口的城市,如青岛,苏州、唐山、泉州、深圳、大连。做为本省第一通商港口,自带天然优势,自然是内陆腹地的城市比不了的。沿海省份都这样,更何况不靠海的内地省份了。当然只能集中精力将资源倾斜一处,做大做强省会城市,将省会城市做为发展经济的火车头,再来带动省内其余城市。

地产与情怀

2019年08月18日·建筑工程公司二级注册建造师

你所说的省会城市占省域GDP总量数据,被称为省会城市首位度数据,从2018年省会城市首位度排行数据可以看出,省会城市首位小于等于20%的有五个城市,分别是南宁20%、石家庄17%、呼和浩特17%、南京14%和济南12%,位居最后五名。省会城市首位度超过50%的只有一个城市就是银川,其余省会城市首位度都在20%-45%之间。

省会城市首位度究竟是高的好还是底的好,还要看片区和城市发展程度。比如沿海经济带的济南、南京、广州三地,省会城市的首位度并不高,区域内的青岛、苏州、深圳经济体量比省会城市还大;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整体崛起是必要的,所以多中心驱动模式适宜沿海经济带的崛起。但对比中西部城市,区域内如果省会城市首位度不行,那么人才和资源被东部沿海城市和中部强省会城市虹吸也就不足为奇,所以现阶段来说中西部城市来说,省会城市首位度稍微高点,对于省域经济发展还是有利的,可以防止省域人才和资源流失,对于省会区域也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因此对于沿海经济带来说,区域整体发展才是正道,因为城市资源和人口聚集达到了极限,像周边区域疏解已经不可逆转,省会城市的首位度相对来说低一点好,但是对于中西部城市现阶段还是要提高城市首位度,用以增加区域的竞争力,防止人才和资源流失,吸引其他省域人才和资源汇聚。希望回答对你有用。

******欢迎关注交流,谢谢。

与财为伴

2019年03月30日·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全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去掉直辖市与特别行政区已经台湾省(数据不易寻找)外,一共有27个省份,由于南宁市的GDP数据其统计局官网未公布,所以南宁市的GDP数据是根据去年增长率而预估的数据。

我们先看各个省份GDP总量情况

2018年中国这几个省份中,GDP总量情况呈现出了一个阶梯式的下降模式,广东省、江苏省与山东省位列第一阶梯,与其他省份拉开了足够的差距,成为的中国经济中最亮眼的三颗星星。

接下来就是从浙江省开始,各省的GDP总量逐渐降低,保持着一个互相追赶的态势,如果某个省份经济增速突然放缓的话,很有可能在几年内被其他省份超过。

其次就是出于1万亿元左右的GDP总量的省份,这些省份相对来说,地理位置没有其他省份那么有利,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经济增长也没有其他省份那么快速,但是借助政策优势,未来还是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那些GDP总量还未到达1万亿的省份,这些省份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基础相对较为薄弱,需要一定的扶持才能够稳定发展。

从省会GDP总量占比情况来看

省会占GDP总量最高的是宁夏的省会银川,从图中可以发现,经济总量较少的省份往往大部分省会城市GDP总量占比较高,而经济总量较高的城市中,只有湖北与四川的省会GDP总量占比较高。

如果一个省份的省会城市的GDP总量占比过高,那么就意味着该省过多的资源流向了省会,这样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使得人口、投资等各项资源向省会集中,会使得省会地区与非省会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但是反过来说,对于一些欠发达的省份来说,集中力量建设省会城市也许是一个好对策,因为本身各种资源有限,根本没有办法把所有的精力铺开到整个省份,所以集中力量先建设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对于经济靠后的省份来说,先通过建设省会城市,再发展其他城市或许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发展良好的省会来说,这可能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你是怎么看的?欢迎各位留言评论,喜欢的麻烦点赞关注

钟声

2019年03月30日

济南是全国经济集中度最低的省会,GDP占全省的比重仅有10%左右。省会经济集中度低,省会城市来说可能会造成存在感低,但对于一个省的均衡发展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济南)

省会(首府),是一个省的政治中心。由于其拥有特殊的地位和资源,随之而来会成为该区域的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

对中国的省会城市经济集中度进行一个研究,你就可以发现一个现象:经济弱则省会强,李强在省会咯。武汉、成都在各自省份一城独大,济南、南京在省内经济“存在感低”。一般情况下,省份GDP与省会及程度成反比。

我们来看一下2018年,省会经济集中度排名前5和大五的省会城市有哪些?前5的是银川、长春、西宁、哈尔滨和成都,经济集中度分别是51.3%、45.2%、44.9%、38.5%、37.7%。在这里银川是经济集中度最高的首府城市,全区一半的经济产出由银川市贡献。这也可以看出,等会经济集中度排名前5的省份一例外,均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再来看,经济集中度排名后5位的省会城市。他们是济南、台北、南京、呼和浩特、石家庄,经济集中度分别是10.5%、11.3%、13.8%、16.8%和16.9%。其中,排名倒3的全都是经济发达省份。

在我国的沿海发达省份中,沿海城市都不是一城独大,是出现了双中心或多中心:辽宁的沈阳和大连,山东的青岛、烟台和济南,江苏的苏州、南京和无锡,浙江的杭州和宁波,福建的福州和泉州,广东的广州和深圳。而相反中西部省份,绝大多数省会或首府城市存在一城独大的局面,便是沿海的广西和海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