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山西省内好多地方都以“圐圙”命名,而且在雁北地区最为常见。朔州有王圐圙、白圐圙,应县有大圐圙、辛圐圙,大同有石圐圙,山阴有薛圐圙,繁峙有新圐圙,左云则有左卫圐圙、圐圙子,为饲养军马之所。此称在晋中一带也有,如兴县有马圐圙,祁县有南圐圙,平遥有石圐圙等。祁县贾令镇的谷恋村,一百多年前也名为“圐圙”,后来,村子周围的堡墙被拆掉后,改名为谷恋。
圐圙(一般读作klüè),在网络上可表示“四面八方”之意。圐即“四”和“方”,圙即“八”和“面”。看着是“四面八方”很广阔,但却被困在一座城墙之内。
据记载,“圐圙”一词源于蒙古语。其字形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可形象地表示其意为“城圈”即“围起来的草场”,通俗地说指“网围栏”。在内蒙古方言中指围住的土地,特指牧民为了保护草场不被他人的牲畜破坏而用铁丝网围住的一片草原,称为“草圐圙”。山西方言是借用的蒙语,指土围墙。“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