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紧张、心慌就是焦虑症吗?焦虑症究竟是个啥?

6回答·1.2万阅读
心理学刘爱民

2018年10月18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没有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心慌情绪,且持续两周以上,就存在焦虑症倾向,建议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测查为宜。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两种。

慢性焦虑,又称广泛性焦虑,其症状表现为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相符、没有明确对象内容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情绪。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还会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呼吸急促、口干、出汗、尿急、尿频、震颤等躯体症状,以及行为上表现为坐立不安、烦躁、难以平静。患者会因为生活中一些非常小的事情而非常担心、焦虑。比如常常担忧老公在单位跟同事关系处不好;经常担心孩子放学路上出事故等等,更多的时候他们自己都不清楚因为什么而感到焦虑。如果真遇上比较大、比较值得焦虑的事情,比如竞聘上岗、大领导视察工作等等,他们就可能表现出超出正常范围的极度的焦虑,往往感觉难以承受。

急性焦虑又称惊恐发作,平时患者跟正常人没有两样,但是一旦发作,患者会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还出现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躯体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不定。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不少患者在去医院的路上症状就会自行缓解,还有一些患者到了医院后做心电图、各种常规检查没发现什么问题,稍事休息症状就明显缓解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般焦虑情绪与焦虑症的区别。一般焦虑情绪普通人都会有经历,比如明天要考科目二、要参加演讲比赛等等,就会感到焦虑。这种焦虑情绪会随着引起焦虑的事情的消除而缓解,也就是考完科目二、参加完演讲,我们就不焦虑这个事情了。这是一般焦虑情绪,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如果这个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个体还是处于这种焦虑状态,甚至越来越严重,这就达到了病态的程度,如果符合诊断标准,就会诊断为焦虑症。

得了焦虑症不用怕,它是能够治愈的。得了焦虑症需要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解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与你一道,探索导致焦虑的根本原因,找到并处理掉,症状自然消失,问题得到解决。

爱的剧场失眠康复

2018年12月07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人生在世谁能事事称心如意

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

因此人的一生贯穿喜怒哀乐悲惊恐

负面情绪如果积累过多

得不到有效的发泄

就会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

有了心慌心堵心烦的感觉

这种感觉持续下去

心脉就堵塞了

因此焦虑心慌

是心脉堵塞的征兆

此时需要管理好情绪

找到一个发泄出口

防止情绪积累

第二,打通心脉

让堵塞疏通了

焦虑自然消失

作者简介,知名心理导师

独创通心脉疗法

目前康复1000人次

关注我,进入我的个人主页,查看更多精彩解答

发现爸爸

2018年10月19日·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

能根据自己走过的路给予儿女启发,是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经常紧张、心慌就是焦虑症吗”【发现爸爸】有话说!

焦虑是人感知周围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当一个人高估了某个情境所传递的危险信号,同时又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就会出现焦虑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会因为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而感觉到焦虑和不安,特别是父母这三个常见的行为细节:

1、父母冷战

夫妻之间出现冷战,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少夫妻会认为比起暴力冲突,冷战是一种比较合适的矛盾处理方法。

殊不知,感受着爸爸妈妈之间冷飕飕的无形较量,会让孩子很焦虑。

首先,孩子会认为爸爸妈妈的冷战是不是因为自己;接着,孩子会很担心爸爸妈妈从此就不相爱了;结果,孩子就会对爸爸妈妈之间的行为非常敏感,表现得战战兢兢。

如果频繁面对父母之间的冷战,孩子会因为长期的焦虑情绪而变成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的性格。

2、举止粗暴

有时候,因为生活中的一些琐碎事,爸爸妈妈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小情绪,例如爆爆粗口,甚至在无法宣泄愤怒情绪的情况下会做出甩东西的行为。

在成年人的心里,这些行为是为了释放内心的消极情绪,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这些粗暴的行为是有点吓人的。孩子会担心自己受到伤害,于是就变得小心翼翼,甚至会迅速跑去能保护自己的人身边;而且,孩子会因为害怕与焦虑的情绪而排斥与你接触,因为他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爆发”。

不注意情绪自控的父母,在孩子内心将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比如孩子会认为你脾气不好、粗鲁、不爱护东西等等,从而影响孩子对你的认可以及亲子间的互动。

总是要面对举止粗暴的父母,孩子也会形成敏感的性格特点,甚至会在平时社交、青春期出现暴力行为。

3、用力关门

一方面,孩子对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另一方面,孩子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尤其对家庭环境中的动静,他们会十分在意。

一旦爸爸妈妈出现异于往常的无意举动,都会引起孩子对其中意思的揣摩。例如爸爸妈妈突然非常用力地关门,孩子就会警惕起来,因为在孩子的心里,关门声音大是爸爸妈妈生气的表现。于是,一听到有人用力关门,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有战况!”

所以,爸爸妈妈不要轻易借助其他的介体发泄自己的情绪,这会引起孩子内心的不安和焦虑。如果无意之间有这样的举动,就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解释,例如因为天气变暖,家里的门难以关闭,用力地关门却引起了孩子的关注,爸爸妈妈此时就可以说:“宝贝,不好意思吓到你了!爸爸只是因为这扇门太难关了,才如此使劲的。”

※ 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意义,犹如雕刻之于大理石的分量,【发现爸爸】每天为您的智囊库添砖加瓦。更多育儿攻略可参阅公众号:发现爸爸。

龙哥要说事

2019年05月23日

一,什么是焦虑

焦虑=关切+威胁
简单理解:焦虑就是对你有切身息息相关事物的未来风险的一种预警。

二,为什么会焦虑

焦虑源自对我们所关切的事物可能遭受威胁的感知,
焦虑如同其他一切情绪,一开始是我们的朋友而非敌人,
焦虑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警惕周遭环境中的潜在危险,进而帮助我们的祖先在危险的远古存活下来,焦虑这一情绪才能在进化中得以保留。
焦虑是一种来自身体内部的预警信号,它提示你需要对一些潜在危险做出矫正性回应,如果你据此进行了恰当反应,那它自然就是健康的,你的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美好。
打个比方:焦虑就像哑光信号灯
汽车仪表盘上就有安装有一组“哑光信号灯”,提示你汽车有可能出现燃料或润滑油短缺、轮胎压力不足、雨刮剂不足等状况。
这组灯之所以被如此命名,大概是因为聪明人对车上的这些重要功能本就十分上心。
假如你车上的信号灯显示润滑油短缺了,就提示你发动机会有出现故障的潜在危险,它在说:“哥们儿,机油不够了,请及时添加哦。”
你将如何反应?你会忽略它继续开吗?你会从仪表板下拉出一把锤子把这灯砸个稀碎吗?
你不会,因为你足够明智,能意识到这灯是你的朋友,如果你反应恰当,它会挽救你的车于危险之中。
再来说焦虑。当身体的哑光信号灯亮起时,它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你所关切的人或事正面临威胁,请恰当反应。
当你的焦虑信号灯亮起时,你会做些什么呢?忽视它,该干吗干吗?用喝酒来“借酒消愁”?
或者,你会关注自己的焦虑,弄清楚你生命中关切的是什么,威胁又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搞定焦虑的方法

三,搞定焦虑的可行性方法

焦虑症治疗的方法,大体有如下几种:
  1. 药物治疗,在现代医学体系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药物治疗方法已经十分的成熟,效果明显,但同样的副作用和依赖症还是比较严重,属于治标明显,但治本微效。
  2. 运动治疗,运动是最好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治疗方法,但现代社会,“爱运动”本身就是一个稀缺的爱好,不要指望一个人在情绪低落或者焦虑的时候,还有心气劲去运动。
  3. 心理治疗,这个能治本,但是受限于治疗师的方案和能力,需要碰到一个靠谱的心理治疗师,需要耗费比较长的时间,需要耗费比较多的MONEY,毕竟好的治疗师每小时收费不菲,而且需要多期治疗。
  4. 冥想治疗,比如正念冥想等,但这个目前流派鱼龙混杂,个人练习难以入门,难以坚持,见效缓慢。
在焦虑情绪来临的时候,如果没有有效的方法,很容易“全线崩溃”,毕竟谁也不能随身携带一个“老爷爷”来时刻帮助自己搞定所有的问题吧。
那么,有没有简单有效,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方法来自我治疗焦虑症?

答案是有的,我称之为:故事主角替换法。


  • 具体的做法就是,首先你要找到一个你自己内心很崇拜,认同,很佩服的人物,可以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是虚幻的小说里的,动漫里,电影里的人物。

  • 但是这些人物需要有这些特点:足够勇敢,足够坚强,足够乐观,他们的成就和优秀不是因为天赋和出生,而是后天的行为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对待挫折百折不挠的态度,以及最后功成名就胜利。

  • 接下来,当你的焦虑发生的时候,试着把你正经历的事情想象成一个故事片段,一个有困难的副本,一个有挑战性的游戏DLC。

  • 而此刻这个故事的主角,请你把他替换成刚才我们设定的崇拜人物,然后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

  • “如果他是我,面对当下的这一切,他会怎么做?”

  • 这个想法一出,我们就会进入另一个故事通道,好像从上帝视角来看待了自己现在的所经历和未来设想的风险,如果他来做的话,会不会有新的可能性发生呢?

  • 再然后,请把自己代入到崇拜人物所经历的最困难的故事情节里,请想一想:

  • “如果我是他,面对这一切,我会怎么做?”

  • 不用刻意给出答案,因为你的潜意识会给你答案。


最后,请记住以下几点,能帮助自己自我治疗焦虑:
  1. 焦虑具有两面性,它让你困守一隅,也帮你破局突围。
  2. 要想治愈心灵的痛苦或创伤,需要先对伤口进行恰当的清洗和缝合。一般来说,时间本身并不能疗愈,它只管无声流走。人们的情感创伤只能通过鼓起勇气、积极主动地做些什么才能得到疗愈。
  3. 让你焦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认识。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