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上了解。
只不过跟风之余,又考证了一点而已。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中国有“崇洋媚外”,外国也一样。
文艺复兴时,各种思想层出不穷,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进行猛烈的抨击。为了使自己的抨击有说服力,需要虚构出一片完美的“乐土”,以便跟现实做比较。
这时候,《马可波罗游记》横空出世,里面把东方,尤其是中国描绘地像人间天堂一般,正好符合了当时思想家对“乐土”的幻想,于是,当时的思想家纷纷歌颂中国、研究中国,伏尔泰还把中国称作“精神上的祖国。”
孟德斯鸠也一样。
但不同的是,他不是盲从,对于中国更多了一分考证,尤其是当时的中国制度是封建专制,跟他提倡的“民主”“法制”背道而驰。孟德斯鸠曾在鲁昂与一位滞留的中国海员进行过交谈,更坚定了这一观点,孟德斯鸠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孟德斯鸠的这个说法带有一定的西方中心思想,强烈地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印象,虽一针见血地总结中国专制政治制度的细节和特点,但仍带有相当片面的想法。
此后,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从文明、富裕的人间天堂,变为了愚昧、落后、专制的野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