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素多当然是好事(可以多拍照),可是质量与功能则
更加重要!有这种想法的人并不是幼稚,而是偏向一面的爱好!
人往往都是追求完美的事物!可世间哪有真正的完美呢?
知足常乐,喜欢就好!
谢邀。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拍照功能的普及,人人都有了创作的机会,摄影不再束之高阁,加上手机比笨重的相机更为轻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机作为拍照的主要工具。不少商家在推出新款手机时,也以拍照功能作为发布亮点,号称手机有1200万,2000万像素,超高清画质之类云云。
在不了解原理的情况下,很多人会误以为手机和相机的像素是一回事,像素越高代表拍照质量越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手机2000万像素和相机2000万像素,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更不能以像素高低来判断画质好坏。
想弄懂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白像素是什么。
像素是什么
像素是图像构成的最小单位,以一个个小方格的形式紧密排布在感光元件上,每个方格的颜色组合起来就是图像最终的样子。有一个很直观的方法可以了解什么是像素:在PS中打开一张图片,然后不断放大图像,当放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发现图像变成了一个个彩色的小方格,这些小方格就可以视作是像素,每个小方格就是一个像素。
同样像素的手机和相机,成像质量一样吗?
2000万像素的手机和2000万像素的相机,乍看之下像素的数量一样,最终的成像质量应该是一样才对。其实并非如此,图像的成像质量和像素没有太大关系,真正决定成像质量的是摄影器材的感光元件,也就是常说的CMOS(或CCD)元件。
数码器材的成像原理是将镜头捕捉到的光学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经过一系列转换之后变成电流信号储存在像素之中,最终变成图像文件。前面说到,像素是排列在感光元件上的一个个小方格。在像素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感光元件尺寸越大,单个像素的面积就越大,获得的光信号就越多,成像质量就越好。
而相机、手机等摄影器材成像质量的最大差别,就是在于感光元件尺寸的大小。各个摄影器材的感光元件大小如下图所示,目前智能手机的感光元件主流尺寸大小是1/2.3英寸,而随便一款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大小都完美碾压手机。在相同像素的情况下,自然是相机的成像质量会比手机好得多。
回到问题本身:手机和相机在像素上并没有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感光元件尺寸的大小和成像质量。而且,大部分人关心的并不是像素本身,而是图像质量,只不过是误将像素高低等同于图像质量好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