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问题问得并不专业。
大凡传染性疾病,肯定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及载体3个要素。现在,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传播已经3个半月有余,公开报道发病近60起,波及20个省区,还不能排除有隐瞒不报的情况。但是,疫情是如何传入、并迅速流行的,至今也没有定论。恰在这时,国家出台禁止泔水养猪政策,显而易见,餐余泔水已经成为最大的背锅侠。
我们知道,非洲猪瘟发现很早,但我国一直相安无事。今年7月,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加剧,俄罗斯猪肉及制品趁虚而入,8月初即发生疫情,已发现的毒株与俄境内的吻合,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只是鉴于某些原因,不便明说而已。
由于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当时不易觉察,个别携带病毒的猪只屠宰后连同副产品,以冷冻的形式进入国内。因为不新鲜,一般家庭不会购买,但价格较低,餐厅、食堂、加工厂受利益驱使,购买、加工,消费者无从知晓,稀里糊涂吃进了嘴里,因不感染人,所以人没事,但餐余的泔水可能已经被污染,一旦被一些养殖户拉去喂猪,猪就躺枪。
虽然全国绝大部分省份禁止了生猪调运,但为了保障供应,平衡价格,许多地区还是允许白条肉调运的。谁也不能保证调运的肉品中一定不含病毒,所以仍存在继续传播的风险。
还有,一些不能上市销售的种猪、病猪,被个别不良商家收购,用以制造饲料蛋白,个别淘汰猪极有可能已经感染病毒;屠宰场的猪血也可能受污染,也被人收购,制造血粉,添加进饲料中。这可能是一些规模养殖场并不使用泔水养猪,而且各种防护措施严防死守,但猪群同样发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