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有才能的人会抛弃自己的国家去其他诸侯国卖命,甚至帮助别人攻占自己出生地?

5回答·388阅读
陇右释家

2018年12月31日

其实这一个问题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讲一个笑在浩瀚的非洲大沙漠中间。有一群狮子在这里悠闲的生活。他们弱肉强食。其中的一只狮子因为平静的生活离开了狮群离开了狮群。在一个豺狼虎豹横行的地方生存下来。经过自己各种各样技能的考验。他最终被推选为这些豺狼虎豹的领头人。他为了证明他是一个最优秀的狮子。便像他以前说赖以生存的狮群发起了进攻。不管结果如何这都是一种结果。所以古代的时候,有一句话也许会验证这个道理但不恰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在一个地方想生存下来,你具备有所有可以具备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你所要付出的和接受的折磨都是最高的。当你离开这个地方,到达一个不具备你身上具有的才能的地方的时候。你便成为最优秀的。这种优秀必须要战胜你以前所认为那些最优秀的地方的人事 所以就会产生弱肉强食。

陈大鹏

2019年01月01日

这说的典型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都是周王朝的天下!都是周王的臣民!

春秋各国争霸,最典型的就是秦国用百里奚蹇叔称霸西戎!春秋末年的楚国伍子胥在楚国被灭祖!他就发誓一定要报仇,就只能到其他的另外一个国家辅助成为强国之后他就报仇了,最后对楚王鞭尸!做的过了点,最后自己的结局也不好!

战国时期更为严重,各国之间征伐更为猛烈,人民受苦是最大的!这个时候百家争鸣,都在找一条能够救天下的思想!有儒家的仁爱思想,有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也有法家的依法治国思想等!天下能够得到救治能够统一就是最大的功业!比如李斯辅佐嬴政!

当时的士子上进心极高的!有卫鞅,李悝,吴起,申不害,乐毅,公孙衍,张仪,苏秦,鲁仲连,甘茂,蔡泽,李斯等等!他们的国家是小国,如何爱国,国家不重用他们,爱国有何用!诸侯国是诸侯的诸侯国,不是士子的诸侯国,士子没有收到重视和尊重!寻找自己的功名,能为天下统一出一份力,有何不可呢?能建立自己的功名,有何不可呢?

豫让为晋国智家报仇时,刺杀赵简子失败时就说了一句,人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待之!

其名为鲲338

2019年01月01日

一句话概括: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