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义中蜀汉五虎将是天下无敌的,请看关羽斩华雄,刺颜良,诛文丑,张飞声退百万曹军,赵云百万军中七进七出,无人可挡,马超杀的曹操丢甲落荒而逃,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如果刘备下令五虎一齐出阵就能立灭曹魏,刘备太傻了,
那么如果是正史的战争,应该是没有主将单挑来决定此场战争胜负的。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文星璀璨的时代,而魏、蜀、吴三国时期则是将星闪耀的年代。许多千古名将出生在此时。如魏之“五子良将”,蜀之“五虎上将”。若论战力魏之五将不如蜀之五将,再加上许褚情况如何?下面我们试作分析。
先说魏六将。武力第一的非许褚无疑,此人腰大十围,壮勇有力,能倒拽牛尾奔突百步。力气之大可见一斑。因此做了曹操的贴身侍卫。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许禇之勇,那就是与马超一战,二百多回合不分输赢。马超为蜀汉五虎之一,武功超一流能与之战二百余合不输,许褚当得“虎痴”之称号。此人是曹魏六将中唯可与“五虎将”一对一的主。可惜的事他是典型的蛮将,只有匹夫只勇。
余下五将是为“五子良将”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将军张郃,后将军徐晃。此五子中张辽、徐晃战力排前二难分高下。张辽在镇守合肥时,逍遥津一战,杀得吴人胆战心惊,小儿夜不敢啼。足见吴军将领对辽之恐惧。徐晃在关公攻打襄樊之时及时救急,独挑关公也算一流战将,只是关公当时右臂负伤无法使力,徐晃侥幸取胜。就是这二将在双战河北名将文丑时却不敌败北,足证二将在正常情况下双不能敌一“虎”。要知道,赵云与文丑大战六十回合不分胜负,关公是一刀斩杀文丑。
二将之后当是张郃,张郃是“五虎将”尽殁之后的第一战将,但是在文丑手下也走不上三十回合,生平最怕赵云。余下二将名头稍减,于禁更在襄樊之战中被关羽活捉,后归魏受辱而死。“五子良将”说完再说“五虎上将”。
五将排序:关、张、赵、马、黄。有人对此有异议暂且不管,我认同。关羽,张飞是刘备患难兄弟,毕生追随,其忠义应大书特书。二人是<三国志>中唯一称“万人敌”的虎将。关羽勇力更胜,若不是心有不忍,在战投降前的黄忠时即以拖刀计斩杀,斩颜良、文丑也只一刀且全在敌人军阵之中若关羽称二没人敢称第一。
张飞当阳之战独对曹军,临危不惧使曹军将领无一人敢向前,其胆略武功绝非常人。与吕布、马超单打独斗上百合不分胜负,皆证明三将军武功卓绝。
赵云在当阳之战中,杀了个七进七出独自救出幼主刘禅,曹军无人能挡其锐,张郃是眼睁睁看着赵云走脱而不敢拦,赵云之勇勇冠三军。
马超镇守西北独挡羌兵,羌人闻听马超威名无不顺服,与曹魏第一猛将许褚大战二百余合不分胜负,马超不愧为五虎之一。
黄忠年岁最大,但以其高龄在定军山斩杀曹军大将夏候渊,至今传为美谈。在长沙之战中与关羽大战百合不分胜负,最后惺惺相惜投归刘备大展威名。好一个不服老的老黄忠,大赞。
由此可推,曹魏许褚,马超一人可敌。其余五子,二不能敌一“虎”,你说谁输谁赢?
欢迎讨论!
要对比首先我们来看看诸位战力。
五虎上将之中,关羽一生战绩显赫,河北两战以及诸位将领对他的评价看来,武力实至名归,按演义算则武力更要上一个档次
五虎上将
赵云的特点沉着冷静,终生无败绩,但就截江救阿斗以及汉中之战来看,有很强的个人战斗力,如果按演义来看,可以说是最接近吕布的一个将领
张飞,万夫不当之勇,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分别是众人和关羽对他的评价,且和关羽一起被冠以“万人敌”这个曾经用于形容项羽的称号,自然不是弱者(三国演义给张飞黑严重了,桃源画派可是张飞开创的,而且写得一手好字,根本不是粗人)
马超,年少时早有威名,战董卓手下诸将时便勇武彰显
黄忠,善射,老当益壮。
五子良将没什么记性了。
张辽是吕布手下第二猛将
徐晃大战许褚不落下风,自然不是善茬
乐进勇武过人,作战亲冒矢石,也是一个演义中被埋没的猛将
于禁年轻时也有勇名,可是中后期一直以统帅身份出现,相比之下物理落低一个档次
从综合来看,五虎将武力方面占绝对优势
再说一句,个人最喜欢美髯公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