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春节的第一天,在第一天的一餐飯是非常有讲究的,首先要敬天地,开财门,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不忘天地雨露之恩,望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平安,开财门敬天地下跪求拜后,再敬烈祖烈宗三叩首顶礼拜后,更是孝顺先祖养育之恩,以上焚香拜后,全家人再吃甜酒冲蛋,预意在新的一年里健家人日子越过越甜蜜,更是全家在一起平安,健康,幸福,兴旺的一年,从用餐上讲鱼是必不可少的菜,其它肉,鸡,等等各地方特色尽在其中,希望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这一天都被列入万物都是生日一天,人除了办吃的,早晨起床向上辈拜年外,一概都休息,吃的东西大年三十前筹备,争取这一天水不能外泼,垃圾不能外倒,这一天大小人讲话只能讲吉利话喜欢话。第一餐飯首先要让自已长辈坐上座,第一次敬菜要让长辈先尝,这才体現中华文明的敬老尊贤。为什么要吃素菜,一点体現老一辈传统持家要艰苦朴素,二点素食对人的健康有好处,大鱼大肉吃了后,肠道油腻多了,素菜是肠道清道夫,可减少肠胃负担,所以为什么吃素食就是这个原因。
正月初一,吃第一顿饭有什么讲究,吃素又是为什么?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一天,在我们当地农村是非常有讲究的。
早晨,一家人不能睡懒觉,要按时早起,这暗示着家人,要辛勤劳作。一年之计在一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新的一年只有辛勤不懒惰,才能有好的收获。早晨起来后,小孩子要给老人跪倒磕头拜年,老人则给小孩子压岁钱。给小孩子压岁钱,实际含着小孩长得慢点,小孩子不添岁,老人则老的慢,这样老人就长寿。老人还含着个心愿,就是新的一年,小孩子没病没灾,健健康康的成长。
拜过早年,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早饭。吃早饭要让老人坐在上座,祭过先人和各神后,盛的第一碗饭要先双手送给老人,这是要家里的晚辈要记住尊敬长辈。早饭吃的是素馅饺子,也叫扁食。这一天三顿都吃这种扁食,不能吃荤。这样吃素一直吃到年初五。当然,这五天也不能只吃扁食,这其间,还吃早先包好的素馅包子,再喝点稀饭。
年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这天的饺子除了是素馅,一锅饺子里有几个饺子各包一枚硬币,吃饭时谁吃到这枚硬币,谁这一年财气运气就都好!至于年初一到年初五为什么要吃素,可能有这几点原因:一、从健康上讲,人大鱼大肉吃多了伤脾胃。吃过年饭吃几天素调解肠胃。二、体现中华民传统美德,通过吃素暗示家人过日子要勤俭持家,细水才能长流。有时要想到无时,生活不能天天太奢侈。三、可能受佛教影响,有迷信成份,这几天禁荤,有敬畏天神的意思,求天神在新的一年里保佑家人没病没灾,健健康康,诸事顺利,好运连连。农事五谷丰登,财运财源广进。总之,一切都好!
我们中华民族智慧内敛,凡事一切都在不言中。这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仍然还如朝日初升永远昌盛的原因。
春节俗称过年,正月初一的头一天,也是春季的头一天,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传统上称为三元会,意即正月初一是这一年的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域有不同的习俗,各地吃法不一。下面我就简单介绍部份地区,正月初一第一顿饭有什么寓意和讲究:
1,湯圆:重庆人正月初一第一顿饭,是必须要吃湯圆,表示全家祥和,团团圆圆。
2,饺子:山东地区有正月初一第一餐有吃饺子的习俗,这绝对是家家户户不能少的东西。
3,年糕:湖南一带正月初一第一餐有吃年糕的习惯,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年糕式样多种,颜色黄白二色,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
4,鸡湯:湖北有的地方正月初一第一餐喝鸡湯,象征清泰平安。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寓新年抓财。年青的学子吃鸡翅膀,表示展翅高飞。当家人吃鸡骨头,表示出人头地之意。
5,万年粮:广东部份地区正月初一第一餐吃万年粮,即做好足够春节三天全家人吃的饭菜,寓有不愁吃喝之意。
6,面条:福建闽南人正月初一第一餐吃面条。还有些地方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7,春盘:江苏,渐江部份地方正月初一第一餐,要吃芹莱,韭菜,竹芛等组成的拼盘,寓意勤劳长久。以上介绍的只是一小部份地区,正月初一第一顿饭必须要吃的,寓意深长,当然还有很多地方新年第一顿饭都有讲究,我就不一一作介绍了。
一般大家都认为吃素的人都是佛教徒,基督徒,其实不然,除了宗教原因,还有人为了保护动物,生命平等,环保,健康等原因吃素,还有一部份人为了减肥吃素,或者对肉过敏,吃肉食吃腻了等各种原因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