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本山上春晚,观众是怎样心情?

6回答·168阅读
真理于自然

2019年01月28日

如果赵本山又上春晚,第一个效果(也许是震撼)是国民感到中央,至少是CCTV的文艺政策又变了。大家回想一下,赵本山上春晚21次(从1990年的《相亲》到2011年的《同桌的你》),拍了36部电视剧(《乡村爱情》到10),造成草根文化(二人转)的大热,小品文艺形式的兴起,(东北)土包子农民站上舞台,造就了这一代的文艺“高潮”的原因是什么?是政策,在中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当然是决定中国文艺走向的关键。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是这种大众文艺形式和以赵本山为代表的这一帮演员的高超表演合了观众的口味,接地气呀,尽管也有一些下里巴人的“低俗”,但绝不是靠小鲜肉和炒作上去的(看完就忘了,不会期待看下一次)。但我说的是“如果赵本山……”,为什么?因为没有“如果”,他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成为春晚的压轴戏主角了。重要原因是潮流变了,昨天的船票已上不了今天的船,硬要他上那就是“做戏”了。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