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李云龙为何天王老子都不怕,却唯独怕旅长?

95回答·94万阅读
度度狼gg

2019年04月25日·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电视剧《许世友》里面有这样一个细节描述,曾任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兼骑兵司令员的许世友,在红军最初改编为八路军时,被任命为第129师386旅副旅长(129师是由红四军、红三十一军和部分陕北红军组成的),老部下们纷纷表达委屈和替鸣不平,许世友眼睛一瞪:“你们知道旅长是谁吗”?随即通知警卫员买酒买肉做准备,迎接陈赓旅长到任。



我们知道,八路军第129师的刘师长其实是红一方面军出身,而《亮剑》386旅旅长的原型人物陈赓将军虽然在长征时期担任红一方面军干部团长,但早在1931年红四方面军成立时,即已调往鄂豫皖苏区出任红12师师长。而许世友将军曾任红12师34团团长,是陈赓的老部下,就剧论剧的话,估计这会李云龙等人也就是个连排级干部,军中资历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陈旅长1922年入党,黄埔一期毕业,南昌起义时就是营长(林排粟班),1932年升任红四方面军参谋长,指挥部队参加鄂豫皖第三和第四次反围剿,是四方面军早期的高级首长之一。同年9月在新集战斗中右腿重伤,因医疗条件有限,才不得不秘密转往上海治疗,事实上,这次重伤给陈赓将军留下了终生不便。



换句话说,他曾经是是李云龙、丁伟和孔捷这些四方面军老兵的老首长,借李云龙几个胆子也不敢不服。

伤愈后留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期间因叛徒出卖被捕,连蒋介石也不敢拿他怎么样,毕竟曾经是东征时期的救命恩人。脱险后前往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步兵学校校长,最后一路长征到达陕北。作为红军高级指挥员,许世友本身就是我军的传奇人物,连他都佩服的名将,更何况李云龙、孔捷和丁伟这些中级指挥员?



所以用“怕”这个字是不准确的,其实是一种“敬畏”,也绝不仅仅是“官大一级压死人”那么简单,无论是军事素养、革命资历和战斗经验等许多方面,旅长都是“晋西北铁三角”的榜样,386旅能被美军观察员称为“中国最好的旅”,把鬼子气得装甲车上刷出“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那都是神头岭伏击战、香城固伏击战等等战斗打出来的威名。

八路军最早改编时的旅级干部,在1955年授衔时基本都是上将,比如陈伯钧、王宏坤、王震等等,而获授大将军衔的只有两人,即开国大将陈赓和徐海东,后者被誉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之人”,因伤病缠身过早离开了一线战斗岗位,而陈赓将军率领386旅、太岳纵队、中野四纵、二野第四兵团身经百战,转战千里,一路南下,解放云南,可谓功勋卓著。



《亮剑》里的李云龙等战将,都是1928年“黄麻起义”参加红军的,不仅资历远逊旅长,对旅长的威名也早已熟知,旅长“打劫”李云龙骑兵营装备时他怎么说来着:“不多不多,以旅长您的名声,配个骑兵师都应该”,虽然有幽默的一层意思,也足见四方面军老兵们对旅长的爱戴。别看李云龙平常飞扬跋扈的,每次旅长一出现肯定秒怂,军中就是这样,对敬重的上级肯定无条件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实,旅长也很喜欢能打仗会打仗的李云龙,只是面对这样一个刺头,一味的和颜悦色也是不成,一眼盯不住就得闯祸,所以才每每板起面孔连吼带骂,心里却亲近的很。



也因此一到关键时刻,旅长仍然是非常爱护李大脑袋的,李家坡战斗的生死关头,他会让独立团投入战斗一挥而就;平安战役战后追责,他又批又夸把李云龙摩擦的没有半点脾气,临别还悄悄送了包烟给部下,细节代表水平,这绝对是带兵高手。

哪怕是李云龙为和尚报仇刀砍俘虏被降职后,仍然可以在独立团一手遮天,依我看,如果没有旅长这个顶头上司的默许,他早被调出独立团背锅或者喂马去了。

宇哥带你读原著

2019年09月26日·优质影视领域创作者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亮剑》第一回。

从原著的角度出发,更深入。

386旅旅长是谁?

如果你知道386旅旅长是谁,你就能明白李云龙为什么会怕他了。

要知道李云龙可是一个老红军,红军时代就已经是团长了,草地都走了三遍。

所以能让李云龙怕的人还真不多,但是旅长肯定是够格的。

386旅旅长可是大名鼎鼎的陈赓,资格之老,李云龙焉有不怕的道理。

旅长是李云龙的知己

原著中,李云龙打李家坡战役,击败山崎大队,就是陈赓旅长指挥的。

对于李云龙,旅长是太了解他了。

没有把他放到第一梯队,也是对他的爱护和重视。

当李云龙在团部因为没有上战场骂娘的时候,旅长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第一句话就是:李云龙,你小子肯定又在骂街,是不是?

士为知己者死,旅长就是李云龙的知己。

李云龙是一个惹祸精

李云龙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怪圈,那就是每次当上了团长,就会犯错,然后降职。

一旦降职,不久后又会立功,然后升职。

一般人根本就治不了李云龙,但是旅长能治他。

因为旅长是他的老上级,红军的传统就是服老上级,老上级越是骂得狠,那就代表上级越是爱护你,重视你。

旅长带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在电视剧《亮剑》中,旅长是亲自去被服厂,把李云龙请到独立团任团长的。

旅长知道李云龙是一个有本事的人,他希望李云龙的到来,能够把独立团带成一支如新一团一样的,嗷嗷叫的队伍。

当时的独立团遇到了日军的特战队,刚吃了大败仗,士气低下,正是需要李云龙来重整雄风之时。

旅长啪啪打自己的脸

旅长训话很有技巧,也很鼓舞人心。

旅长先是充分肯定了李云龙的能力,然后再给他施压。

旅长对李云龙说:我可把独立团交给你了,如果以后再让我听到总部首长说独立团是“发面团”的话,那就是在打我的脸了。

看着旅长边说,并啪啪打自己脸的时候,李云龙还哪里敢懈怠了。

李云龙打完平安县城,旅长教训李云龙

旅长说:作为一个男人,你够英雄,是个汉子。但是作为一个指挥员,你不够格。

我讲这话,你小子可能在心里觉得不服气。但是我告诉你,别在我的面前不服气!

此时的李云龙在旅长面前早没有了气势,他说:我没有不服气,谁不服气啊!我哪敢啊。

旅长生气了,直接说:你还敢嘴硬,我撤了你的职。

旅长把李云龙降为炊事班长

李云龙还在嘴硬,他说:不用你撤,我自己撤!

旅长一生气,就让炊事班长给李云龙拿来了行军的大铁锅,并把他任命为旅部的炊事班长,专背大铁锅。

李云龙见大铁锅真的拿来了,就认怂了。

李云龙抱怨旅长:官大一级压死人

李云龙说:要被黑锅,我不在旅部,我还是回团里被黑锅。

旅长说:你气我,我什么时候让自己的部下背黑锅了!

李云龙说:该背还是要背,谁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旅长说:你小子不要不知好歹,批评你是爱护你。

李云龙识趣,他知道旅长说的是真的,不打不骂不自在,这就是传统。

旅长对付李云龙就是先大棒再甜枣

对于自己闯了那么大的祸,最后没有被枪毙,也没有撤职,远远超过了李云龙的预期。

这让李云龙高兴坏了,连说谢谢。

旅长作为李云龙的老上级,太懂怎么做李云龙的思想工作了,简直就是把李云龙掐得死死的。

所以李云龙不怕旅长,怕谁!

李云龙对旅长那是又怕又爱

当然,我们都知道“怕”这个字不是贬义,“怕”不是“恨”。

总的来说,李云龙心里清楚,旅长是一直都在维护他,照顾他的。

李云龙对旅长是又怕又敬爱。

李云龙能够后来有如此战绩,也与旅长的栽培和培养分不开的。

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最好的上下级关系。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深度解读《亮剑》第一回。

喜欢请关注,点赞,还有后续,不可错过。

董亿点

2019年03月22日

在《亮剑》这部电视剧中曾有这么一个桥段,李云龙因为战场抗命被贬为被服厂厂长后不久,独立团因日军特种兵的袭击而遭到重创,于是八路军副总指挥命令李云龙前去接手独立团。李云龙听到命令后满腹牢骚,在那吹胡子瞪眼一通抱怨,可当旅长出现的时候,立刻气势全无,变得如同绵羊一般温顺,乖乖接受了命令。李云龙是个典型的混不吝,属于那种一言不合就吹鼻子瞪眼开始骂娘的主儿,但就是这么个主儿竟然会怕他的旅长,这又是为何呢?

执行力是军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为了提高军队的执行力,各国军队都会要求士兵绝对服从于上级的命令,这样上级军官就对下级就有了绝对的权威。不管李云龙多么刺头,他都是一名军人,军人就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旅长是他的顶头上司,那么不管李云龙有多大的能耐,他都不敢在自己的领导面前放肆。旅长的命令只有李云龙服从的份,不会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这是第一点原因。

旅长的原型是陈赓大将,而陈赓的资历和能力不知比李云龙高多少。陈赓早在1921年就参加了革命,而李云龙直到1927年才投身于革命队伍(按照李云龙自己的说法,他参加黄麻暴动后才投身于革命,在这之前他还在大别山编筐),所以论资历陈赓绝对是李云龙的前辈。陈赓毕业于黄埔军校,是著名的“黄埔三杰”之一,而且他还曾去苏联留学,其学识自然也远超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李云龙。陈赓是一员文武双全的虎将,早在1931年就成了红四方面军12师的师长,而李云龙直到红军长征之时才是一名团长,由此两人的履历也高下立判。

李云龙打仗的鬼点子有很多,而陈赓的军事才能比李云龙还要高出一大截。事实上,李云龙伏击日军观摩团的桥段就取材于陈赓指挥的韩略村战斗。当年就是在陈赓将军的导演下,八路军才打了这场漂亮的伏击战,以微弱的的代价击毙了日军一名少将六名大佐。在抗日战争期间,陈赓指挥386旅打得有声有色,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战绩,气得日军只能四处张贴“专打386旅”的标语。李云龙虽然是个粗人,但他打心底里佩服那些有真本事的人,这一点从他对赵刚前后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陈赓将军不但有本事还有大本事,那么李云龙自然也会对陈赓心怀敬佩,所以他才会在旅长面前表现得恭恭敬敬。

文/战情解码


了解更多军事历史,请关注战情解码!

小妹讲史

2020年12月04日

《亮剑》中的旅长就是陈赓大将,我曾一度怀疑《亮剑》中的李云龙,其实就是按照陈赓大将的原型来拍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陈赓大将的脾气跟李云龙对比,是有过之而不及,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

李云龙为啥怕他?除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外,还因为陈赓大将的履历,让李云龙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是一种敬重。

李云龙“怕”的是旅长的履历

国民革命军东征时,先头部队被击溃,他背着绝望的老蒋逃命,是凯神大队长的救命恩人;长征时受伤,在上海治疗被反动派抓捕,四十多个黄埔一期同学联名请老蒋放他一马,而老蒋在时候后悔说:“陈赓是黄埔的害群之马,五个胡宗南也比不过一个陈赓。”

长征时他抬过周总理过草地,解放战争时公开质疑毛委员长的决策不够英明;越南战争时指挥过不会打仗的越南人把法国军队打的一塌糊涂,就连当时的越南主席胡志明也被他骂过。这样的人,牛不牛?

他跟毛主席是东山小学的校友,黄埔一期的黄埔三杰之一;30年代便是周总理一手创建的中央特科第二科科长。这样的履历,全中国有几个能跟他比?

陈赓大将初露峥嵘时,李云龙还只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陈赓大将叱咤风云时,李云龙还躲在草垛里面跟相好的约会;如果李云龙不参加红军,他这辈子可能就是在炕上生一堆的娃娃了。

而李云龙这种胆子大爱惹事,敢跟首长开玩笑的性格,都是陈赓大将玩剩下的,所以陈赓大将太了解李云龙了,相反李云龙也正因此怕这个太了解自己的旅长。

李云龙胆大妄为,陈赓大将是胆大包天

黄埔军校时,某天他的同学蒋先云在宿舍抽烟跟几个同学谈笑风生,突然走廊上有人过来,这是总队长查寝的声音。这种声音对同学来说犹如死神的信号,吓得的蒋先云立刻掐掉烟头,脱了皮靴躲进被窝。

大皮靴声音停在了门口,咳嗽两声,传出一口浓重的广东话:“乌烟瘴气,是哪个敢在屋里抽烟的,马上爬起来!”蒋先云心里一沉,知道完了,准备守法,爬起来到门口一看,原来假装总队长的是陈赓。他是没想到总队长在大家心里那么可怕,陈赓尽然敢假装他,这可真的是胆大包天。

如果说这一次不算什么,那么另一次真的才算是胆大包天。在陕北时,一次主席在做报告,大家都认真听着并作记录,而陈赓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从台下来到台上,端起主席的茶杯:“报告主席,陈赓能喝口水吗?”所以,陈赓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吗?李云龙跟他比起来,啥都不是,给李云龙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拿主席的茶杯。

彭老总与陈赓的经历,就像李云龙跟陈赓的斗嘴过程

《亮剑》中的彭德怀元帅,在陈赓大将面前也经常中计。因为彭老总最反对的就是搞特殊化、反对请客吃饭,谁要是敢请老总吃饭就少不了挨骂处罚。

陈赓想,彭老总日理万机,吃的粗茶淡饭,身体营养跟不上,要找个借口给老总补一下身体,但直接请老总吃饭就跟打仗一样,所以要好好研究下。

于是,陈赓某天先找老总吹个风,大概意思是:今年条件特别苦,没什么东西招待老总。就叫战士下河捞几条当天的桂花鱼,请你品尝一下土特产,彭老总听到是自己战士捞的,就答应了。

中午吃饭时,主菜是一大盘清蒸鲑鱼,彭老总吃了一口子连夸味道鲜美。陈赓一看第一步计划成功了,便喜上心头,转身向战士使了一个颜色,立刻又端上来一大盘肉丸子。彭老总一看觉得不对劲,于是敲打陈赓问:“说好请我吃鱼,怎么又端上肉丸子?哪来的?”

陈赓装作漫不经心回答:“这丸子是鱼肉做的,不信你尝尝。”彭老总半信半疑,吃了一颗,确实有鱼肉香味,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可是一时又想不明白,只能夸一句“真香”,然后开始大快朵颐。彭老总当时是怀疑陈赓在鱼丸子里面掺了肉,但实际上他是在肉丸子里面掺鱼。

陈赓想到,这才上第二碗菜,老总已经察觉到不对劲,这第三份菜青炖野鸡可怎么办?这时我们可以想到一个画面,李云龙遇到这样的事估计跟陈赓也是一样的想法:菜做都做了,彭老总不吃也要吃,难道他会舍得浪费粮食吗?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脸上的表情还是颤微微,他硬着头皮给彭老总盛了几勺鸡汤,故作镇定地说道:“这只鸡也是一只野鸡,它是在河边吃鱼长大的,也是我们战士捉来的。你补好身体,好领着我们打小日本。”

彭老总一听这话,立马知道陈赓的套路,直接挥袖离席,走时说道:“现在大家都这么艰苦,我却大鱼大肉的吃,这成何体统?”而陈赓事后笑嘻嘻的跟大伙开会:“彭老总今天的批评对我算是客气了,尽管没吃到鸡,但毕竟尝到了我们的特产,让他多少改善一下伙食。”

几个月后,彭老总又路过陈赓驻地,这次他可拿出了一万分警惕。而陈赓又计上心头,他上午假装不在,先是避开老总,等到午饭时间,满桌的粗茶淡饭,彭老总很满意,觉得上次批评一顿陈赓,这次改的挺好。

彭老总正吃着,陈赓的警卫员悄悄说到:“老总,陈司令早回来,在里面呢!”说着用手指着一个关着门的套间。老总说:“你把他给我叫出来”,而陈赓磨磨蹭蹭就是不肯出来,彭老总觉得奇怪,就推门而入,看到陈赓手里捧着一只鸡,吃的满嘴流油。

彭老总顿时火了:“好你个陈赓,自己吃的满嘴流香,给我吃粗茶淡饭。你不让我吃,我就偏吃,给我拿副碗筷来。”两人躲在套间里吃的那叫一个香啊,等吃到一半的时候,老总又突然发现哪里不对,突然醒悟道:“陈赓啊陈赓,我又中了你的计了!”陈赓听到,直接笑的饭都喷出来了。

故事说到这里,小伙伴是不是脑子里面有一种画面,把彭老总换成陈赓,把陈赓换成李云龙,是不是毫无违和感?所以,为什么我一度怀疑,编剧构想的李云龙的脾气,其实就是按陈赓大将原型来的。

而李云龙见到陈赓大将后就怂了,是因为这个旅长走过的路比他吃过的盐还多,那都是陈赓玩剩下的,在一个对自己太了解的人,你怕不怕?跟旅长比起来,他李云龙就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而已。

好奇而已716

2019年03月21日

《亮剑》是一部我很喜欢的电视剧,其中的主角李云龙,性格特点很明显,脾气火爆,动不动就骂娘,天不怕地不怕。

但是李云龙就怕他们旅长,这是为什么,下面我们来分析下。

从电视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旅长原型就是八路军386旅旅长开国大将陈赓。
李云龙为什么怕他,我们来看下陈赓简历。

陈赓13岁就投笔从军,参加了湘军,而根据李云龙的原型可以知道,李云龙此时还在家编箩筐卖。

1924年陈赓考入黄埔一期,在黄埔时是"黄埔三杰"之一,东征时救过蒋介石的命,后来去苏联留过学,可以说是的高材生。反观李云龙,大字不识一个。1931年陈赓被认命为红四军12师师长时,李云龙不过是其手下一个连长。


当然李云龙对陈赓除了怕我觉得还有敬重,李云龙是旅长一手带起来的,李云龙对旅长怀有感激之情。陈赓的脾气也是很火爆,风格不拘一格,这一点上两人也很相近。

当然陈赓也知道李云龙这类人的特点,没有什么文化,最痛恨别人给他讲大道理。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去对付他自己,他平常总是骂骂咧咧的,所以遇到一个比他还厉害的旅长他就服了。通过恩威并施的方法收服了李云龙。
当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李云龙,遇到一个考过学留过洋,资历老,脾气暴,同时也是带领自己成长的旅长时,在旅长面前,李云龙只能老老实实的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