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学校乱收费是很多家长面临最头痛的问题,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够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任凭学校任意宰割,内心真是有苦难言。大家都知道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入学,但是很多学校都会采取各式各样的方式向学生收取费用。如体检费、保险费、捐资助学费、水电费等等,反正名目繁多,收费金额也不少,严重增加了家长的负担。甚至有的学校通过设立家长委员会的方式,由家长委员会代学校向学生收取一些学校巧列明目的费用,收取的费用由家长委员会进行保管,其目的是想逃避上级的监督检查,这种行为不但违反了法律法规,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应当坚决给予纠正。
可能有人会问,费是家长委员会在收,支出也由家长委员会支出,收费时也征得了家长的同意,为什么学校会违法呢?
1、收费主体未改变。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的目是方便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收集家长对学校管理的好方法和好建议,以便学校更好地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但有的学校却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名义,让家长委员会召开会议等方式征求其他家长的意见,由家长委员会代学校收取费用,并由家长委员会进行保管,学校开支时由学校授权,家长委员会支付资金。表面上看这种行为是家长委员会在行使,表面是家长委员会的行为,与学校无关,但深挖问题的根源这是学校的行为。学校与家长委员会之间是一种委托与受托之间的关系,收费主体和支配主体仍然是学校,违法主体并未改变,违法行为仍然是学校。
2、违规事实未改变。任何一项收费都是根据中央和省设立的收费项目和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设立权限只有中央和省级才能够设立,其他任何单位和组织不能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扩大收费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取消后,国家就出台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收费的相关文件并在网上进行了公示,各地对收费目录和收费标准进行了公告,凡是在收费目录以外的收费项目都属于违法行为。
那么,既然是违法行为,为什么学校还要采取这些方式向学生收取费用呢?
1、满足支出需要。义务教育收费取消后,学校正常运转的经费由财政拔款保障,统称为生均公用经费。为规范生均公用经费的使用,各省出台了生均公用经费使用的相关政策,并明确了生均公用经费支出范围,由于学校的有些必须开支的项目未在生均公用经费开支的范围之内,但这部分支出学校又必须开支,加上学校又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导致学校就通过问学生违规收取费用来弥补这部分支出。
2 、发放隐形福利。有的学校由于教师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各省对中小学教师每周承担多少课时有严格的规定,由于受编制不足的影响,很多教师除上级规定每周应承担的课时外,还要给教师增加一些课程,才能满足学校的正常运转,很多地方叫超课时。学校为了弥补教师多付出的这部分工作对教师进行补偿,不得不向学生收取一部分费用。同时,有的学校逢年过节要给教师发一些福利,生均公用经费又不能用于发放教师的福利,因此学校就将黑手申向了学生。
3、满足个人支配。学校为了规避上级检查,将违规收费的资金存放在个人账户,就给个人支出带来了很多方便,违规收费资金成了学校领导的‘’小菜园‘’,学校领导的个人支出就往“小菜园”里除,大大增加了廉政风险,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教育违规收费是当前的一大乱象 ,给广大家长和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严重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大力纠正和遏制 。那么如何才能够制止呢?
1、调整政策。确实有的地方出台的生均公用经费的管理办法还是有一定的缺陷,未能满足目前学校支出项目的需要,个人建议还需进行修改完善,以方便学校的操作。
2、大力查处。虽然各级每年在学生入学后都要对学校是否违规收费进行监督检查,但检查处理力度并不大,导致乱收费行为屡禁不止。要加大查处力度,对有乱收费行为的要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