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生如何在复试中胜出?

26回答·1.5万阅读
思并快乐着

2019年03月21日·高校文学专业教授

不打无准备之战,参加研究生复试,你需要事先准备以下几份材料:

第一、一份中英文个人简介,包括本科就读院校,专业,研究生第一报考院校,考分,大学四年专业特长和个人亮点。

第二、一份研究设想:你的本科论文,你关注的学术研究领域,本专业的研究热点,拟选取的研究方向等。



第三、研究生复试一般会有笔试和面试,有的学校采取现场随机摇号抽取题目让你作答。题目分主观题和客观题,对于主观题,要善于运用联系的视野,用你熟悉的理论和知识点去套用并自圆其说。参考很多导师意见,复试面试开放题型居多,所以,考生还是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的。建议不要慌,可以跟导师要求2分钟思考时间,先组织一下答题思路再作答。最好不要交白卷,否则老师没法给分,交白卷实际上相当于主动放弃。



第四、涉及时政话题领域,不要扯官话套话,也不要愤青式抨击批判,倡导真实理性有节制的表达。答题角度尽量从本专业层面解读,体现专业性而非其他。

第五、复试现场,跟导师对话,介绍自己环节话不宜说得过满,要不卑不亢。

第六、仪表服装要得体:提倡正装,女生化点淡妆。

第七、不用紧张,导师大部分也曾经历过这些程序,会换位思考,会理解到莘莘学子的不宜,不会刻意刁难。



总之,抱平常心,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幸福随时就会不期而遇。

今天已经接到了2位同学的喜讯,顺利通过理想大学的研究生初试复试,没有任何波折,录取环节公平公正透明。也希望更多莘莘学子能够梦圆理想中的大学。

以上,供参考。

闳美志杰

2019年03月21日

参加过两次考研考试,说说我的感受吧。

两次我都是报考的本校,南京艺术学院,南艺和别的学校不一样初试复试一起考。复试科目也就是专业三考完下午面试,第一次老师(都是教我的老师)看到我说毕设做了多少了?还不赶快去做去……第二次工作了四年去考研老师看到我问我这次英语考的怎么样?

复试我觉得要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根据这个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带上作品集,穿得体面点,自信的去表达吧。

燕园终身学习

2018年02月28日

谢邀。考研复试,面试是重要环节,临场表现特别重要。

先简单谈谈面试的程序。

面试环节包括(1)专业课面试,用汉语回答,多数学校都是抽题,抽出两个到三个问题,然后准备一下,开始口语回答,面试老师会在回答中临时提出各种问题;(2)英语口试,通常是老师用英语提几个问题,既有比较常规的问题,比如要求自我介绍,问一下考研目的,选择这个学校的理由等,也可能涉及一两个简单的专业问题。英语口试当然都是要求用英语回答。

那么,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呢。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专业的回答要体现扎实的基础。专业问题通常会涉及不少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回答时一定要结合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理论予以作答,最好将问题涉及的基础知识全方位地快速简洁地阐述一遍,这样不但能在回答中理顺思路,方便进一步作答,而且让面试老师觉得你基础扎实。这自然会有好印象。

二、回答问题要尽量体现思维深度。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的通识教育,而是专业教育,招生单位希望招收的是具有扎实基础和深度思维的考生,因此,面试中一定不能仅仅停留于问什么答什么的层次,一定要尽量答出深度。通常专业面试的问题都具有开放性,并无统一的标准答案,所以回答时一定要把问题进行深化,最好从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全方位作答,并能跳出问题本身,概括性地、高屋建瓴地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出自己具有某种新意甚至具有一定原创性的观点。这样的回答才能吸引面试老师的注意并给予良好评价。

三、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不太会的问题,也要态度认真,尽量作答。有些人遇到不熟悉甚至不太会的问题,就直接回答“不知道”,这是大错特错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尽量根据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有关联性的知识进行阐述,能答多少尽量答多少。态度认真很关键。只要老师看到了你的认真和努力思考与回答,就不会给予很差的评价,至少比那种轻率地回答一下甚至回答“不知道”要强。

四、英语口语面试要尽量做到流畅。英语口语面试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简单,只要提前准备一些常规问题和简单专业问题的回答,熟悉一些基本句式,回答时尽量流畅就能得到不错的评价。最忌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英语。

要做到以上要点,最重要的还是要扎实准备复试,多对专业问题进行深度训练,对英语口语多加训练。只要扎实准备,面试中认真应对,注意这些要点,要在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也不是难事。

最后祝题主复试好运!

学习考研帮

2018年02月09日

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如果你的初试成绩还不错,建议大家一切求稳,好好按照复试要求准备笔试和面试。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差错,综合初试成绩,录取的概率很大。

第二,如果初试成绩擦边进入复试,这些考生应该做好被刷的准备,尽最大努力做好准备,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

正常情况下,初试分数低的考生在面试时顺序会优先,考官无意中也会对你的要求更高。所以,除了按常规准备复试以外,你要尽可能地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比如你在本科期间的研究工作和相关成果,你的平时成绩出来,你的英语水平等等。这些都尽量在复试的自我介绍环节中表现出来。

笔试也是可以加分的重要一项,花时间好好准备。

以上,欢迎大家关注学习考研帮。

星慕笙

2019年03月26日

谢邀。

要想在复试中脱颖而出,最关键的还是要好好的准备,不打无准备的仗,如果其他考生准备的比较充分,而自己压根就没怎么准备,复试时不淘汰你,导师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在复试之前,陷入到错误的思维当中,过分的关注初试成绩的高低,学校复试是不是公平?到底录取多少人?等,这些无关宏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造成复试准备不充分,复试来临时仓促去复试,最后惨遭淘汰。

初试成绩的高低对于最终录取当然有影响,但是初试成绩最多就是一张入场券,就相当于马拉松比赛一样,你初试成绩高只代表在目前你处于领先的位置,而下一个阶段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时候一切都是未知的,即便是自己的初试成绩比较低,翻盘也不是不可能。

还有些考生会一直纠结学校会不会有歧视,歧视肯定是有的,但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做好自己,更何况有些事情并不是以一人之力就可以扭转的,自己考研的目的就是考上研究生,何必和这些问题过不去呢?

复试一般是分为三个过程,有专业课面试、专业课笔试和英语面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专业课面试,所以一定要在这个环节下足功夫。

其实,不论自己准备的再充分,自己的见识肯定是有限的,大部分导师都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这时候与其去想导师会不会为难自己,还不如想一想导师一般都会问哪些问题,把这些自己能够把握好的事情做好,对于那些把握不好的事情随机应变,最后复试成绩肯定不会太差。

在专业课面试中,老师问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专业基础知识;第二类,和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第三类,学术前沿问题。

针对专业基础知识的问题,如果招生单位公布有复试参考书目,那么指定的参考书目一定要好好看,对于参考书目中涉及的重点、难点专业知识要把握好。如果没有指定参考书目,那就需要把初试涉及的内容复习、梳理一遍。

一些社科类的专业,特别要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在思考的时候一定要学会用专业知识来分析这些社会热点,特别是像法学经济学、新闻学等一些专业,一定要关注下最近一段时间的社会热点问题。

如果是学术硕士老师肯定比较关注考生的学术素养,复试时老师一般是会问和考生报考的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学术问题,在复试之前最好是能够找到相关导师的论文,或者是了解下这个领域权威专家的学术动态,整理下该领域的前沿问题,结合专业方向提前做好准备。如果是专业硕士,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大部分导师都不太喜欢那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的考生。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