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在职场中情商爆表的趣事可以分享吗?

2回答·181阅读
至善成仁

2019年03月31日

由于自己情商不高,所以,在职场中情商爆表的趣事很少,但有一些肤浅的体会和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先后之分。在职场中,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同事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先后之分,看似简单,实则很重要,对一些等级森严的权力和强势部门而言,尤为重要。既体现了一个人的智商,又充分展现了一个人的情商,如果分不清楚先后顺序,轻则闹笑话,重则会造成越位,错位等诸多不良印象,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

第一,同事之间。新老同事之间,老同事为先。工龄相同者,学识水平、学历高、工作能力强者为先。学识水平、学历、工作能力相同者,情商高,人缘好,领导看重者为先。

第二,上下级之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高者为先。相同职务者,学识水平、学历、工作能力高者为先。

第三,领导之间。一把手为先,副职之间排在前面者为先。

第四,内部科室(部门)之间。有科室排名顺序的,以排在前面者为先,没有排名的,以办公室、组织人事、财务、其他具有物权和事权等强势部门排名顺序为先。中层干部(管理者)和一般员工之间,在工龄、年龄、学历、学识水平、工作能力相同的情况下,也是以上述排名顺序为先。

以上这些先后、大小、高低、尊"卑"之分,是打开情商之门的"敲门砖",涉及到职场的方方面面。如开会、宴席、出行等活动的座次排列,欢迎欢送上级领导、接待外部客人、开会讲话发言、吃饭敬酒、上下车和行走时的先后顺序,等等,渗透、延伸、拓展到职场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无所不用。

二、礼节礼貌。职场上的礼节礼貌,反映了你的家庭出身,成长环境,文化程度,思想品德,个人修养,社会阅历,学识水平,综合能力等,是智商和情商的综合表现。

第一,不论是在八小时之内还是八小时之外,见了领导和同事,一定要热情主动地问候和打招呼,如果时间和空间都允许,可以寒暄几句,如果不允许,便可采取挥手致意、点头示意、目视目送等肢体语言向对方问候和打招呼。如果对方没有反应(回礼),在下次遇见时,你可以向其告知问候和打招呼之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当第二次用上述方法问候和打招呼之后,对方没有做出反应的,一般来说,要么他瞧不起你,要么就是性格上有缺陷,所以,以后再不主动向他问候和打招呼(对方后来向你主动问候和打招呼的除外)。对于领导和同事用上述方式向你打招呼的,一定要采取适当方式积极回应。否则,既显得自己失礼,又容易得罪人,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属情商低的具体表现。

第二,逢年过节一定要看望、拜谢关心、关照、爱护、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领导和同事们。这一点,对于有提职加薪愿望的职场人士来说尤为重要。中国有一句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仁意重,所以,礼品不在多,但礼节必须有(特别重大的一些事项,应该及时表达谢意)。领导和同事们生病住院,一定要去探望,红白喜事一定要参与。自己的红白喜事和生病住院时,领导和同事们来看望和送礼的,一定要及时给予回礼。自己旅游度假(包括个别时候到大城市或境外、国外出远差),应该给领导和同事们带点小礼品。一定要注意,礼品贵在表达自己的心意,数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虑到可持续性。

三、善于发言。当领导在开会或其他场合发扬民主,征求意见时,如果领导意图不明显,没有设定条条框框,自己尽可畅所欲言,直抒己见。如果领导意图明显,或者设置了条条框框,那就必须围绕领导的意图和设定的条条框框来发言。如果自己的想法和领导的意图相悖,最好放到最后来发言,先听听别人的意见,如果仍然难以放弃自己的想法,而且会议上反对领导意图的人数较少,或者没有,便以建议的方式将自己的意见提出,供领导参考。如果反对领导意图的意见较多,这时除重大原则性问题外,就要发表支持领导意图的意见,不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自己的不同意见,在会后视其情况,单独向领导汇报。值得注意的是,对自己提的任何建议,不论领导釆纳与否,都不再向任何人提起,更不得在他人面前炫耀。特别一提的是,要非常注意领导用田忌赛马策略安排布置工作任务,即把最难的工作任务交给你这个三等马去完成,而把其他任务交给上、中等马去完成。这时领导的用意很明确,就是你能否完成任务无所谓,重要的是通过牺牲你这个三等马,教育上、中等马去完成他要完成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所以,这时你千万不能讲价钱,谈条件,提要求,而是愉快的去接受。会后再把自己完成任务的想法和措施向领导做一汇报,并在完成过程中及时向领导请示报告。这样一来,你完成了工作任务,就会一战成名,完不成工作任务,领导也不会责怪你,因为一切都在领导的掌握之中。

经历提高人的境界

2019年03月31日

职场里哪有情商啊,只有智商。记得以前上班的一个公司,因为企业转型,需要裁撤一批工人,大概一个车间的人员,20多人吧。老板叫我去处理,我就跟老板建议了一个办法。公司里有个小股东,他是退休后来的,带着他一个老朋友一起过来的,以前他们都是西北的军工企业上班的,很不适应南方的工作方式,加上跨行业,可以说他的那个朋友只能在公司里混日子,加上年纪大,只是看在他是股东的面子上,一直闲养着他的朋友。然后我就约了他谈了下老板的意思,并说这个事让他来处理,全权负责。他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排了个名单出来,并一个一个谈话辞退,做的还不错。等他做完后,老板以他年纪太大,就把他也辞退了。

我觉得这件事还是有讲究的,首先全厂都知道是他负责裁人,全权负责,没人过问,也就意味着裁谁他说了算。被裁的人真有意见也主要是针对他,不会去恨老板。人裁完后,老板以他年纪大的理由把他裁了,也算把这个裁人的事收尾了,还一箭双雕。人都有个心理,当自己倒霉的时候总希望别人跟自己一样倒霉。整个裁人过程完成很快,几乎没什么波动,裁完后公司迅速的进入了状态。

快20年前的事了,想想自己也够狡猾的。职场就是战场,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把事情做好,还能顾全老板的意思,也是很不容易的。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