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的中心的孤岛,为何矗立着1000多尊巨型雕像?

17回答·19万阅读
探索历史奇闻

2019年05月12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南太平洋中孤岛上矗立的千尊巨型雕像叫摩艾石像,也称“复活节岛石像”,这是世界奇观以及遗产之一,这项遗迹迄今为止都是未解之谜,考古学家与当地原住民皆无法有效证实其雕像来历。

据悉,该岛总计发现巨型雕像多达1000多尊,其中有600尊是整齐摆放在海边的石岛上,形态与大小各不相同,高的能达到6-23米,重达30-90顿,其面貌雕刻更是尤为奇特,均神情严肃面朝大海,似乎在守望什么。

什么原因让千尊雕像矗立在孤岛上有几点说法

第一点,这些石像据考察测定雕凿于公元1100-1680年间,在后世2011年还经发掘出两尊摩艾非常巨大的身体,其背部还被雕刻了精致雕纹,那这些巨大雕像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如何矗立在这座孤岛上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翻遍相关的一些历史学文、考古学家文均未得到准确解释,目前流传的解释是当年孤岛原住民建造纪念用的,传统说法是曾经有人或者“神”教导原住民后雕凿以示纪念。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仅仅是纪念,这样一座孤岛建立的千尊雕像还重达成吨,不倾一国之力数百年嫣能雕凿,所以这一项说法也不能让人信服。

除开以上说法外,还有第二点说法,那就是雕像代表已故的大酋长或者公元时期的宗教领袖,为什么这样讲,源于相关学者考证于这些最早雕像的能始于公元1世纪,而石像的底座祭坛却建立于公元7世纪,这个阶段堪称“古埃及”时代。

经考察,后续12世纪这一项雕凿活动才正式进入鼎盛时期,前前后后经历了四五百年,所以从这古老的点上预测可能是大酋长、宗教领袖之类的原因矗立在该孤岛上。

现代研究论说法是石像自动“走”到海边矗立的

以上两点说法外,现代研究论也有一套说法,那就是复活节岛石像自己“走”到海边的,原理在于复活节岛位于现今的南太平洋内含火山大爆发,由海水的涨潮起落,后经岁月打磨而自动“行走”到海边的;这是2013年美国研究团队经研究推翻“圆木移动说”的结论后,推断这些石像是“走”到海边的。

文/史愚氓

雨沐青辰

2020年04月25日·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南太平洋的这个孤岛,叫做复活节岛,它的出名,源于岛上数量众多的巨石雕像。由于岛上的原住民解释不出这些雕像的建造原因,因此巨石雕像才显得如此神秘,以至于有人将巨石雕像与外星人联系起来。

人们常常有一种倾向,就是面对无法解释的现象时,往往将之归因于一些神秘的原因,可以说这也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古代生产技术非常落后的时候,将许多自然现象、生理疾病,都视为神灵的作用。今天,就算科学技术都这么发达了,面对暂时的一些未解之谜,人们仍然像古人一样,宁愿相信是神秘力量操纵的结果。

这样的话,就会阻碍我们对这些现象的客观认识。对于复活节岛上的巨石雕像成因来说,即便今天仍然没有答案,但根据一些观察和科学实验而来的假说,要比某些猜测更值得相信。这些假说当中,说不定暗含着巨石雕像的成因,也可能根本不是,但相信未来我们会距离其真相越来越近。

复活节岛的概况

复活节岛孤悬在南太平洋,距离大陆最近也有3600公里,面积约163平方公里。岛上的原住民是波利尼西亚人,在西方航海者于1722年发现该岛时,岛上居民有3000多人。原住民称该岛为拉帕努伊岛,而西方殖民者因为发现该岛那天正好是复活节,因此便随意将之命名为复活节岛。

复活节岛现属智利。岛屿呈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岛上树木稀少,而且无高于3米的树木,大部分地方只生长着低矮的野草。地表没有溪流,由火山口湖水提供水源。气候温暖湿润。岛上居民原来只从事渔业和农业,在复活节岛成为世界遗产之后,旅游业每年为岛上居民提供达7000多万美元的收入。

岛上居民近代以来遭受到了西方殖民者巨大的伤害,青壮年不断被掳去南美大陆做奴隶,同时西方殖民者将天花等传染病带给了岛上居民,致使人口锐减。后来,殖民者将岛上幸存居民都改造成了基督徒,1888年也是复活节这一天,智利政府宣布吞并复活节岛。到今天,岛上人口为2000多,但只有5%的学龄儿童讲拉帕努伊语。

复活节岛巨型雕像的特征

岛上的石像称为“摩艾“,这些摩艾特征非常统一,均只有上半身,眼睛深陷,高鼻梁,脸型棱角分明,表情沉毅。

全岛现已发现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其中600尊整齐地排列在海边的石岛上,其它为一些残缺不全的石像和未完成石像。石像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约30-90吨。有一部分石像头顶还放置着红色火山岩石帽。

比较大的疑问之一是这些石像这么沉重,是怎样挪动的。有些人与石像的合影似乎也在说明石像是多么的巨大,更增添了石像难以搬动的印象。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认为石像很重,而实际上这些石像比想象要轻得多。

制造石像的材料是火山岩,火山岩多孔疏松,中国的腾冲也产火山岩。中国还管火山岩为浮石,这是因为它的比重很小,干燥状态下可以浮在水面上,只有吸水之后才能沉入水底,也即火山岩比水还要轻。因此,搬动火山岩巨像虽然不简单,但也没想象中那么困难。

比较一下金字塔的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最重的达50吨,和巨石雕像数量级基本上是相等的,所以与外星人的联系可以完全推翻了。

火山岩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硬度不大,雕刻起来也相对轻松。所以巨像的雕刻只需用其它石制工具即可进行,而且也用不了太漫长的时间。

关于复活节岛石像的成因

  • 水源说

这种说法认为复活节岛缺乏淡水,因此水在原住民的心目中具有近似神圣的作用。在观察了马在岛上饮水地点后,考察者都发现了石像,因而认为石像是标记水源的标志。

这种说法非常站不住脚,且不说是否需要花费那么大功夫来为水源地做一个巨大的标记,前文已述,岛上有火山口湖可做水源。即便没有火山口湖,居民也可以做储水设备,在雨季将雨水导引收集到储水池中。这在世界各个干旱地区,直到今天也能看到。

  • 转移社会矛盾说

这种假说认为,复活节岛在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逐渐繁荣,人口增长。由于岛上资源有限,很多人没有土地,因而存在潜在的民众暴乱风险。

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需要转移民众的注意力,将多余劳力利用起来。因此,他们利用原始宗教的力量,通过祭司宣扬,兴起造巨像的运动,多余劳力被组织起来,参与到这项既耗体力,又耗费时间的行动中来。参与的青壮年白天劳动,累得精疲力尽,晚上只想睡觉,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想其他事情。

据学者推算,一个石像工程最少每天要用30个劳工工作8小时,约一年时间雕刻出来,再将石像搬运到海边,大约需要90人花费两个月时间,最后另需3个月的时间将石像矗立起来。

这是一个合理的猜想,但是缺乏证据的支持。

  • 各部族竞争说

这个假说认为过去岛上曾经同时并存着多个部落,石像原本作为神袛被供奉。后来由于各个部落人口都在增长,为了争夺资源而产生了竞争。每个部落都力求表现自己强于其他部落,为了显示实力,也为了恫吓对方,各部落争相建造更大的石像。石像越大,证明自己越强大。因此,岛上才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石像。

因为巨大的石像需要砍伐树木作滚轮来运输,导致岛上的树木越来越少,最终带来了岛上的生态灾难和饥馑。美国考古学家分析了岛上各时代地层的花粉数量后,清楚的看出正是在石像建造高峰期,岛上的植物急剧减少。

生态灾难导致岛上发生战争,人口减少,再也无力继续建造石像。经历若干代之后,岛上的居民就已经忘却了祖先建造石像的初衷了。

目前,这第三个假说算是相对比较可信的,也有实验证据可以佐证。目前,巨石雕像的研究已经延续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在解开这个谜团之前,今后研究也将继续下去。人类凭借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借助日益发达的科技力量,终有一天,巨石雕像之谜将大白于天下。

这些历史要读

2019年05月14日

这个南太平洋的孤岛,就是著名的复活节岛。它离南美大陆的智利约3000公里,离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开恩群岛,也有2,075 公里的距离。因此,复活节岛的确是一个远离大陆的孤独小岛!

这座孤独小岛于1722年4月22日,被荷兰西印度公司的罗格文探险队发现,由于那天刚好是“基督教复活节的第一天”,所以罗格文就将它命名为复活节岛。

正如题目所说,复活节岛上约耸立着1000座以上的石像。这些石像被称为摩艾石像,其高度大多在3~6公尺左右,部分树立在石台上的大石像,高度可达10公尺。它们沿海岸分布,默默的凝视着大海的远方,仿佛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而有关摩艾石像的起源以及建造目的,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家争论的焦点。通过对摩艾石像进行碳同位素数据分析,考古学家发现,其中900多个摩埃石像在公元1200到1500年期间雕刻完成的。

关于这些石像的历史,小编个人更倾向于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的论点。他认为复活节岛上曾经历了人口锐减、文明衰败的过程。繁荣时期的复活节岛一度拥有约15000的人口规模,摩艾石像则是代表历代酋长身份地位的象征。

因此,人们会砍伐树木建造运输石像的工具,将石像运往海边。然而,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伐木造田等一系列活动的不断加剧,最终给岛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于是,复活节岛上开始出现人口的锐减和文明的衰退。

几百年下来,到18世纪欧洲人登陆时,岛上就仅剩下不足3000的原住民。而这些古老石像成为了遗迹,当地人也逐渐说不清它们的由来......


本文作者:小贱贱

兔斯基聊科学

2020年05月06日·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一看到南太平洋中心的孤岛为何矗立着1000多尊巨型雕像,人们的立刻会联想到这个孤岛就是复活节岛。就像一提到复活节岛人们立刻想到这些巨型雕像一样自然。

复活节岛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面积只有117平方公里。小岛比较荒凉,自然资源匮乏,甚至连树木都很少。它属于南美洲的智利,但是距离智利大陆本土约3600公里。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偏僻的孤岛,太平洋中距离它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皮特凯恩群岛也在2000公里之外。

就是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小岛上却矗立着大约1000多尊神秘的雕像。这些雕像非常的神秘,被称为摩艾。这些雕像高度从6米到23米大小不等。它们只有上半身,长着一对大长耳朵,目光深邃,额头很窄,鼻梁很高,下巴棱角分明。所有的雕像外观几乎一样,表情沉毅的凝视着大海。

看到这些高大神秘的雕像我们自然陷入无尽的沉思中。是什么人雕刻了这些雕像呢?雕刻这些高大的雕像一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么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小岛是如何维持这么巨大的工程呢?

复活节上的雕像是如何来的?至今仍旧是一个谜。这些巨型的雕像模样一点也不像岛上的原著居民。而岛上的原著居民也不知道这些雕像从何而来。很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来到复活节岛,企图揭开复活节岛雕像之谜,但他们的研究成果都只是猜测而已。

图示:复活节岛石像分布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雕像是一千多年前岛上的居民未来纪念他们的祖先或者是重要的人物而建造的。也有的考古团队研究发现这些雕像和岛上的水源分布有关系。凡是有雕像的地方,都是岛上存在地下水的地方。

也有的考古学家认为,原来岛上的居民为了建造这些大型的雕像耗光了岛上的资源,并最终导致了文明覆灭。他们为了建造雕像砍光了岛上的森林,生态系统被摧毁,造成食物极度短缺。没有了树木建造船只,岛上的居民被困在了岛上无法逃离,最终自相残杀人吃人。

除此之外,早年西方殖民者对岛上文化的破坏也让复活节雕像的建造之谜更加扑朔迷离。复活节岛上雕像之谜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解开

飞鹰总裁

2020年03月28日

【一起来扒一扒复活节岛上石像的“下半身”,就可以解释这些巨人石像的来历!】

按照@飞鹰作文 回答问答的惯例,这一次,我们依然会爆出关于复活节岛石像鲜为人知的猛料冷知识——那就是复活岛石像居然还有下半身!

是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体量巨大的石像,只不过是他们的“头”而已,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化,我们看到这些石像正在逐渐露出他们“峥嵘”的下半身。

这些石像不但有深埋在地下,要比他们的头像大得多的下半身,而且还穿着“丁字裤”,呈现出男性特征。

这样,整个石像的高度竟然高达7米,在它们的背后还雕刻着神秘的符号。

在考古人员挖掘出这些巨石像的“下半身”之后,据悉他们看到了很多属于远古的波利尼西亚人施工的痕迹,巨石像是被立在石头地基之上的,然后,周围有很多帮助固定的支架和碎石、木头。

这就打破了巨石像是“外星人作品”的传言。

但值得一提的是复活节岛是太平洋最边远的岛屿之一。这里原本是由火山喷发的泥土和矿物质堆积而成,可以说是土质非常肥沃,但在现如今却成了一个荒岛,岛上缺少树木。据分析是远古波利尼西亚人远渡重洋来到了这里,砍光了岛上的木材,竖起了这些巨人石像!

那么这些远古波利尼西亚人费尽艰辛建造巨人石像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目前可以肯定是与祭祀有关,因为这些巨石像都建立在祭台上。再就是与航海有关,复活节岛上的原住民,认为他们所住的岛屿是“世界的肚脐”,在“世界肚脐”上留下他们的 巨人雕像,也许是宣示主权和表示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