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有行书的笔法。楷书有楷书的笔法。把行与楷之笔法混为一谈,木意思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提问者,是内行?是外行?还是…… ???
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代的两位杰出的书法大家,他们将唐代楷书发展到了极致,以至于颜柳以后,唐代那种装饰性极强的楷书形式走到了末路。在书写楷书的同时,颜柳二位在行书草书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特别是颜真卿的行书三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古人,《祭侄稿》是古代保留下来最伟大的行书作品(真迹),没有之一。
具有一定水平的爱好者都知道,楷书与行草书在写法和艺术要求两个方面截然不同,并不是一个体系,颜柳两位大家在这两个体系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均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与他们同时期的很多书家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比如褚遂良,还有更早一点的智永。
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写字对于古代官员、文化人、士大夫来说是必备技能,不同的书体具有不同的公用,楷书一般用于公文、科举、告示、碑文、墓志等正规场合,而行草书用于文稿、信札、笔记等更私人的场合。唐代以后手写楷书的没落,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刻板印刷书籍的大量出现,著名的宋体字就是从那个时代出现的。
回到正题,楷书和行书的关系密切,行书是在楷体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各个改进虽然不像篆变隶,隶变楷那样的巨大,但也是代差的关系,绝不是楷书的附庸,看似随意的行书作为一个独立的书体有其独特的字法和笔法,更有完整的审美情趣和标准。纵观漫长的书史,篆书、隶书、楷书的发展都存在盛衰的变化,而行书则长盛不衰,始终是书法领域的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