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过世,父母随礼了,晚辈还需要随礼吗?

98回答·19万阅读
一哥于一

2019年07月21日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

随礼的讲究

农村是个人情社会,随份子也是人之常情,虽说眼下有个别地方出现过于频繁、攀比成风、管理混乱等现象,在利用教育及乡规民约约定的同时,一些必要的随礼还是要保留的,传递的是亲情,守护的是传承。虽说各地规矩不同,但随份子这事大致也有个讲究,不是乱随的,我们这说的是“三随三不随”,也是有点道理的,分享一下。

一叫“随亲不随表”,是说亲戚之间,姑、姨、舅只随亲姑、亲姨、亲舅,不随表姑、表姨、表舅,双方老人都在,由老人出面上礼,儿孙是不用单独再随的,一方老人不在,对方老人去世,是弟兄们都要到的,代表自家的老人,至于双方老人都不在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可以断亲了,如果维系这种表亲,要看双方的态度了,其实已经是“亲友”而非“至亲”了。

二叫“随白不随红”,是说同村非至亲近邻的人家办事,白事要尽量去,红事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去可不去,原因其实很简单,农村有名俗话一语道破天机,“红事不请不到、白事不请自到”,办白事是大事,是需要人手的事,是村子里想到帮衬办理的事,因而人们也很重视,也有“隔三差五”之说,是说红事随至三代的堂兄弟,白事随至出“五服”,至于题主问的老人去了,自己还随吗,哪要看你是否成家立业了,若是已经成家立业,而且分家了,最好独立承担起这份亲情责任,自己随。老人如果没有能力了,自己更要独立承担,毕竟礼多人不怪啊。

三叫“随来不随往”,是说随礼这事多是礼尚往来,我办事人家来了,人家办事你要回礼,讲究个人情往来,如果不是“新亲戚”,随礼讲究个“兴起不兴落”,以前没有来往,也没有什么特殊原因,最好不“扯捞”为好。

当然,这只是一般见解,不是什么硬性规定,一切还是按你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为好。

 

 


宏宏老师

2019年07月18日

长辈过世,父母和你们同去祭悼,父母随礼了,你们晚辈们,就不要再上礼了。因为是丧礼,同时父母又都健在,图个吉利。丧礼上,父母全权都代表了你们晚辈。亘古至今,丧礼是最讲究的啊!

假如是喜礼,父母去随礼了,你们晚辈们,都可各随各的,这叫皆大欢喜,必须都随礼!父母对新人随礼,是对他们爱的庇佑;你们随喜礼,是对他们大喜的祝贺!

尊敬好文友们,请您说说呢?


阴晴不定

2019年07月19日

我外婆过世后,我爸妈给了1200元,我也随了600元,也有可能大家的那边风俗不一样吧!我外婆总共有兄弟姐妹5个,舅舅2个,姨妈2个,我爸妈和我2个姨妈姨夫还又买屋给我外婆坐又给了1800元。反正我爸妈说给多少,要做什么我就是照做啦!因为我也不懂,在我舅舅舅妈家里待了几天,下葬后我们中午吃完饭后便回自己家。那也是好早好早的事了,我外婆06年过世的,我还是很想念我外婆,我从小就是我外婆带大,对我百般照顾和疼爱。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留给我,对我特别关心。外婆我爱你哟!

竹叶青zyq12345

2019年11月02日

长辈过世。父母随礼了,做儿女的如若结婚了成立了新的家庭,应该随礼,没有结婚同父母一起生活的,一般不随礼,至亲者为出孝心也有出礼的,我们邢台这一带是按门户随礼的。

在农村有讲究,老人了是最大的事,无论是家族中的长辈,不出五服的爷奶叔伯,还是亲戚长辈老爷老娘姑姨等,都要回家吊孝跪拜,如若不回来,家里人会计较的,等到下葬这天,也必须回家穿孝服送葬,随礼就是按门户而定,白事可当大事,常说,白事不补礼,红事因自己有事不能去,礼到就可以了,就是礼没到,以后也可以补。在农村自己家族中长辈过世自己家的不上礼,要守灵,亲戚长辈过世必须上礼,这叫亲戚礼到,礼不到就断亲不行走了。丧葬文化很多学问,很多讲究。有些传承至今,有些易风移俗了,但死者为大还是要讲的,平辈亡了,哥弟也吊孝随礼,十里不通风,八里不同俗,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各村也不一样,各成风格。

礼节礼仪也是随着社会民风而在转变。

牧牛老叟

2021年11月06日

长辈过世,父母随礼了,晚辈还要不要随礼?这要看是不是分家立户了。

要是还和父母在一起一家人,父母随礼了,晚辈去帮忙就是,不必再另随礼了,要是分家立户,晚辈就是独立又一家人,就应该随礼和去帮忙。

不过我要在此说的是:作为晚辈,宗族长辈过世了,主动去帮忙比随礼更重要。

记得以前我们家族的父辈,总是倡导自已有帮助能力的晚辈:家族有长辈过世都要去帮忙,除非是极少平时特别自傲,平时从不给人家帮忙的人,自已有啥事没人主动去邦忙。

农村家庭,家有长辈过世是一家的大事,丧事安葬再简单,没人邦忙,凭自已一家人再忙也是忙不过来的,这时如有人主动上门帮忙,悼念随礼,主家会非常感动感激的。

那时随礼也很随便,丧事用的香腊火纸钱物,丧事所需吃用的粮菜都可作礼送。上门来灵堂烧几张钱纸,几句悼念的问侯都是平日有心,受主家礼遇招待。

我们家族以前帮忙是不讲报酬的,抬棺上山的人也只发一双草鞋,一截一尺八长的白布。

现在客观环境变化,由于族人分散,红白喜事该帮忙的人难聚,也都是名日帮忙,实是化钱请人了。

但是我觉得:即是自已同宗族长辈去世,晚辈还是该主动去帮忙,这也是一种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