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发的心肌坏死。
近年来,心梗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据统计,70%的心梗患者因对病情不了解,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丧命。

最近公司又招聘了很多新员工,其中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的优秀员工,这让小英压力倍增。毕竟,互联网行业更新换代太快,一不小心就被拍在沙滩上了。
为了提升业绩,她几乎每天都加班,工作勤勤恳恳。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她的母亲又生病住院了,小英只能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陪床。

前段时间,小英经常觉得自己牙痛,她以为只是压力大上火导致的,也没在意。
这天,小英又加班到半夜,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她的母亲病情突然恶化。小英顿时血压飙升,着急的赶往医院,结果刚进医院的大门就晕倒在地。
经过医生检查,小英是急性心梗发作,因为心肌缺血严重,坏死面积过大,虽然医生全力抢救,她还是不幸离世。

医生表示:女性心梗发作较隐匿,一定要警惕身体4处疼痛。
第1处:后背痛
后背放射疼痛,这种疼痛往往容易被忽视,当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感时,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确实这种症状不排除胃病可能,但也有可能是心梗导致的症状。
后背疼痛伴随恶心呕吐,上腹疼痛有挤压感等症状,建议放下手上工作,好好作息。
第2处:牙疼
心血管堵塞,心肌坏死位置不同,会反射到不同的部位,出现放射状疼痛。
而一旦辐射到牙齿,会引发心源性牙痛。
这种牙痛和一般的牙痛相比,疼痛部位不明显,痛感强烈,一般的止疼药不起作用。
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伴随着恶心、呕吐的症状,一定要警惕。

第3处:胸口疼
心脏负责全身的血液供应,一旦心血管堵塞严重,血液不能及时回归心脏,会造成心肌缺血,血管异常痉挛,出现胸口闷痛的感觉。
这种疼痛,一般出现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面积较大。持续时间在5-15分钟或以上,有窒息感。

第4处:嗓子疼
排除掉感冒、上火等常见因素外,如果经常出现嗓子疼一定要注意心脏健康。
当心脏出现问题后,与心脏处于同一节段脊神经的咽喉部位,也会出现刺痛。
这是因为心肌缺血缺氧时,会产生酸性物质、多肽类物质,刺激神经产生疼痛。

少吃3物
食物1:冷饮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贪凉喜欢吃冷饮。
但是对于本身心脏就不好的人,或者高血压患者来说,贪吃冷饮会造成血管异常收缩,引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食物2:重口味食物
口味过咸,食用盐分过多,会造成血液中钠离子超标。
过量的钠离子在血液中滞留,造成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还会引发血管平滑肌细胞肿胀,管腔空间被压缩,血液流经的压力增大,血压上升。
而血管壁沾黏斑块在高压血流的冲刷下剥落,一旦堵塞心血管,心梗等疾病就随之而来了。

食物3:油炸食物
炸鸡、汉堡、烧烤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油脂,长期摄入会造成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等含量超标,引发高血脂,增加心脏的供血负担。

多做2事
1、补充抗氧化剂,减慢血管老化——如玲珑菊、杜仲茶、乌龙茶
氧化过程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凶手”。
人体有机物氧化时,会产生对血管破坏力极强的自由基,就像机械运转时产生的碎屑,很容易就会与血管壁细胞膜、相关蛋白质发生反应,还能将LDL-C转化成氧化LDL-C沉积在血管,对人的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而抗氧化剂一般人体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而茶饮,更利于人体吸收,如:“玲珑菊、杜仲茶、白茶、乌龙茶”等,常饮有利血管。
其中,玲珑菊中的类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可帮助抵消、稳定人体内环境中产生的有害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降低心梗等心脑血管的发病率。

2、多睡养心觉
长期熬夜或日夜颠倒,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加速心脏衰老。
而血管长期处于紧绷状态,痉挛异常,会影响血液的流通,增加血栓形成的几率。
长期睡眠质量不好,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降低身体抵抗疾病的几率,增加心梗的风险。

常按1穴: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腕的横纹之上2寸。
经常按,对心血管疾病,十分有益,可强心,调节心率,还可改善睡眠、胸闷,舒缓压力。
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右内关穴,其食指或中指,外关穴,向内对按20—30次,然后换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