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无论从为人还是功绩上来说他都是最顶尖的那一批皇帝之一,从毛主席那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来看毛主席对于李世民的评价十分之高,都说英雄惜英雄,能入得了毛主席法眼的注定不会是普通人,说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当初隋帝荒淫无度,天下大乱,李世民“怂恿”父亲李渊起兵造反,条件是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
所谓“犬父虎子”,虽说李唐起义,李渊坐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李世民居功至伟也是毫无争议,正是他四处招兵买马,才将日后的“凌渊阁二十四功臣”收入囊中,为李唐王朝打下锦绣江山,不客气的说,没有李世民,就没有李唐的天下!
然而登上皇位的李渊却没有履行契约,而是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一来是嫡长子继承源于祖制,李渊不想破坏规矩,二来李建成也非泛泛之辈,文韬武略,由他继承大位,也一样可以胜任。
为了安抚李世民,李渊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这个官职是实打实的第三把交椅,李世民可以囤私兵、铸造钱币、大权在握,然而李世民并不满足,毕竟是李渊毁约在先,同时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都手握重兵,并且互相看不顺眼。
其实错就错在李渊太过仁慈,他如果想要拥立太子李建成登基就应当将李世民和李元吉手上的权力剥夺干净,而不是像现在这般让兄弟三人三足鼎立。虽说日后的唐太宗励精图治、满腹诗书,可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可是刚刚经历开国的战火与血腥,他不杀哥哥弟弟,哥哥弟弟也不会放过他,权力斗争从没有骨肉亲情,所谓:赌场无父子!权力场的诱惑比赌场大百倍千倍。前朝废太子杨勇和隋炀帝杨广就是个例子,见多识广的李世民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再说了,就是他愿意隐忍不发,他手下那些开国大臣们也不会甘心,如此一来,玄武门之变就变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初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去喝酒,结果回来之后吐血三升,李世民就向李渊告状,讲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杀他,并且还透露了李建成与李元吉与李渊的宠妃有染的事情,听到消息的李渊如遭雷劈,失望至极的他命令李建成与李元吉次日来见他,他要好好问一问这件事。
第二天,李建成与李元吉等人一进入宫中就发现不妥,才想调转马头,早已埋伏在此的李世民等人纷纷站出来,此时李元吉第一个出手,他弯弓搭箭向着李世民连射三箭,箭箭落空,李世民惊出一身冷汗,立即弯弓搭箭一发射杀李建成,之后尉迟恭也将李元吉击毙。至此,李建成与李元吉纷纷授首,李世民也在之后将李渊劝退,自己登基称帝。
虽说过程是很狼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李世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明君,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为李唐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很多人都说李世民心狠手辣,篡改史书,我却认为不是这样,倘若真的如此,后人就不会了解“玄武门之变”的惨烈与李世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至于为什么要亲自动手,实则是不得已为之,要知道古人虽然崇尚刀剑弓马,具体到王公贵族子弟多半是绣花枕头,所谓弓马娴熟,不过是演武场上的作秀罢了。
但李世民三兄弟不同其他,一则他们出身鲜卑贵族(其先祖李虎出自北魏六镇,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实打实的武将),尚武之风浓烈,二则李世民带兵征战多年,上阵杀敌,刀口舔血,这种场面见的多了,纵然亲自上阵,也是轻车熟路,三则他们三兄弟是入宫面圣,闲杂人等很难随时护驾左右,只能亲自出手。
好在李世民砍人基本功扎实,关键时刻不手软,以一敌二,在尉迟恭的帮助下,斩杀李建成李元吉,建立不世伟业!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建成李元吉根本不是李世民杀的,而是手下喽啰们一拥而上,将他们两个伏击杀死,李世民登基后,为了美化自身形象,将功劳据为己有,群殴变单挑,还是后发制人,既好看又好听,何乐而不为。
至于杀兄诛弟这事,的确不太好听,借刀杀人可能要好听一些,但要知道,李世民当时考虑最多的是眼前利益,他不仅要剥夺哥哥弟弟的继承权,还要趁机逼迫老爹退位,如果没有血腥的杀戮震慑群臣,后续工作难以推进,大家都是刚刚从天下大乱中打出来的,如果刀口不沾血,一个个讲道理,的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上位,干脆一了百了,杀一儆百,亲兄弟都杀了,还有谁敢不服?
况且他们争夺的是龙椅,哪有刀可以借,有谁能有屠龙宝刀!
至于后世的名声,那是以后要考虑的事情了,李世民出身鲜卑,对这些事情本就不是太在意,毕竟现世的皇位,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