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界的“四大名著”《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大概是什么时候谁提出来的?

5回答·1941阅读
码农搞事情

2019年11月22日

目前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看作是中医四大名著。

但是也有一部分认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看作是中医四大名著。
但是无论中医界将谁看作是中医名著,那么绝对不会漏掉《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其提出时间为先秦至汉。是一本综合性的医术,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堪称中国医学始祖。

八十一难经

八十一难经又称难经,而关于提出此书的时间在业界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其作者为秦越人,号扁鹊。全书共八十一难,采用问答方式探讨和论述中医的理论问题,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证等方面。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

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丿时雨

2019年11月21日

东汉末年,比战争更可怕的是伤寒,肆虐之地,十室九空,百年间约有一千万以上的人口因其而亡。

在史料上,曹操为父报仇,征讨徐州期间所坑杀的百姓,有着几万和几十万两种说法。

按照我的理解,曹操所屠杀的百姓,也许确实为几万人。然而,当时正值青州,徐州两地伤寒爆发,于是,更多的百姓被死神收割,这笔帐也就被按到了曹操的头上。

在《伤寒杂病论》之前,没有人知道如何预防与医治伤寒,让其成为了中原大地上最为肆无忌惮的瘟疫。

活亿万人,甚至是为华夏的延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不是由某人提出,而是公认的事实。

这也是此书能与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黄帝难经》,《神农本草经》并列中医四大名着的原因。

古代战争中,不同于国外的小打小闹,中原动辄几万几十万人数的混战,是瘟疫最好的温床。

遗憾的是,由于西医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把上下五千年,华夏能够在瘟疫一遍又一遍的扫荡下保留火种,归结为一种奇迹。


真的有这样的奇迹吗?中世纪,地广人稀的欧洲,大约有2500万人死于黑死病,而究其起源,却是原于蒙古军攻打乌克兰,将瘟疫传入了欧洲......

岐黄一一草木屋

2019年11月22日

距今2500年以前秦汉时期。众多无名医家、只有伤寒作者留下姓名,总结了秦汉以前那个2500年的医药史。古人托名家记载东西。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