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年以前,的确有坠龙的真实故来,直到现在,还有老年人,能把这情况讲的头头是道!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因此龙文化无处不在。
先说我的出生地贵州省赤水市的龙文化。
赤水市被称为恐龙故乡。为什么?因为这里有一片世界最大最集中的恐龙时期的孑遗植物——桫椤。而在离赤水不远的四川省自贡市,就发现了不少恐龙化石。春节舞龙,是赤水市人民最喜爱的春节活动之一。我老家在大同古镇。小时候,离我家不远,就有家尹姓竹扎艺人。春节前,街上的孩子都喜欢看他扎龙。那些竹子、皮纸、颜料,会在十多天时间,在他的手里幻化成一条生龙活虎的竹龙。
舞龙从农历正月十三开始。舞龙的人都是街上精壮勇敢的汉子。他们头戴草帽,身穿破衣,把一条竹龙舞动得上下翻飞,活灵活现。街上有头有脸的人家,要用红包和鞭炮接龙。鞭炮就在舞龙人的头上、身边爆炸着。这时,锣鼓声,鞭炮声、舞龙人“哦呵哦呵”的喊叫声,与周围观众的欢呼声和在一起,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如果是晚上舞龙,还会“打铁花”。“打铁花”是把废铁熬成铁水,然后用木板猛地拍出去,那闪耀的铁水形成成千上万炙热的火星,四散开来,向舞龙人身上扑去。所以,那时舞龙,就是勇敢者的运动。
小镇的竹龙最多一对。市区的龙就可能多达十多条。它们在街上较量功夫,有时龙与龙会纠缠在一起,撕扯不开。正月十五晚上,要送龙上天,就是把竹龙拿到河边,烧过香烛纸钱后,把竹龙用火化掉。
我现在居住的县里,有座白云山。白云山上有座白云寺,过去叫“罗永庵”。这座寺庙与其它寺庙不同之处,是有个“潜龙阁”,里面供奉的不是佛像,而是曾经的“真龙天子”——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相传在燕王朱棣(后来的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后,建文皇帝削发为僧,历经磨难,来到这个白云山修行。白云山下有个白龙潭,里面有条小白龙,时常化作白衣秀士与建文帝在一块巨石上下棋。一次小白龙输棋,恼羞成怒,还原龙身,伸出龙爪向建文帝抓来。建文帝是谁?天上神龙下凡!只见他一甩衣袖,骂道:“孽畜!”小白龙赶紧收爪,在巨石上抓了个龙爪印,潜入深谭,据说至今棋石和龙爪印仍在。
长顺县广顺镇和县城也舞龙。不过这里舞的是布龙,个头小了许多。因为这里沒有“打铁花”,也没人用鞭炮对着舞者冲,舞龙就不再是勇敢者游戏,于是产生了女子舞龙队。
你们的家乡有龙文化吗?你对龙文化了解多少?
谢谢邀请,回答;
浅说几句中国龙:
龙,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就是龙文化。
以龙字命名;
地名;
黑龙江,龙首山,龙潭……。
人名;
龙王,包龙图,陈元龙,……。
品牌名;
龙泉酒,老龙口酒………。
什物名;
龙墩,龙灯,龙椅,龙床……。歌曲,剧名
《龙船调》《龙凤呈祥》《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双龙会》……。
体育赛事名;
赛龙舟……。
我们的小地名二龙沟说明这里龙文化历史比较久。
二龙沟根据两个小山脉形似两条龙而得名,这也不知道多少年多少辈这么叫了,老祖宗这么认为我们也只能顺着这么叫。可能是为了讨一个吉祥彩头吧!
谢谢大家!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学习强国,网络有设计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