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曾说满街走的都是圣人,对此你有何看法?

40回答·668阅读
丁占爱

2020年01月23日

这句话讲的很有道理,很有文化水平,很有地气。

子美文刊

2020年01月23日

王阳明儒家文化的代表,500年来第一大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开创了阳明心学,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百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

王阳明说满街走的人都是圣人。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走在大街的每个人都是圣人,这也说明在看他人角度上的思维逻辑以及心态了,遇见的每个人都可以帮助我们修炼自己,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他人也会教我们一些道理,逐渐的,我们在行走的人生道路上完善自己。

走在大街上的每个人都是圣人,我们也可以成为圣人,前提是我们要不断的精进,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然后去帮助更多的别人!

曹正彪

2020年01月22日

说明圣人太普通!王阳明乃真人也。

欧文亚隆小迷弟

2020年01月22日·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

看了题主所写的这个题目,感触颇多,我结合下心理学理论来分析下王守仁的这句话:

(一)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每个人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虽然很多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有自己存活于世界的法则。他们根据自己所经历的以及所了解到的进行理解、分析、归纳从而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论。他们的很多思想和行为既蕴含了心理学里面的智慧,又不受限于心理学。

(二)每个人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怎么理解完美,真正的完美并不是完美无瑕,我们作为人类也是一样,正是因为我们包含了许多不完美,才构成了世间最完美的物种。每个人都有自己伟大的一面,同样每个人也有自己渺小的一面。平日里处处斤斤计较,不断使绊子向上爬的“小人”也可能有自己的苦衷,他可能家中有个常年卧病在床,需要照顾的老父亲。当然,也有很多面带慈祥的笑容,与亲戚朋友相处融洽,人人都赞美他的一类人背地里可能净做些违法犯罪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我们无法剥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无法去逃避自己的人生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有时候会因为时代、环境、自身天生的人格等因素影响,做一些在他人看起来似乎不明智的事情,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对身边的人之所以产生厌恶,无非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举止没有符合我们的预期,与我们的思想观念差距比较大等,如果我们抛开一切,用看待艺术品的角度去看待身边的人,我们会更客观的发现他人的软弱与强大,缺点和优点。

(三)感慨于生命的壮丽

我读过一些王守仁的著作,虽然只能有些浅显的理解,但是我认为他的一些思想与心理学在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我们每个人活在世间无非都是为了一件事:活着。但是驱动我们活下来的动力可能不同,有的人可能是为了填饱肚子,有的人可能是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人可能是为了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有的人可能是为了造福社会......

尽管,每个人的都有各自的驱力,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活着不断向前走,不断挣扎,不断奋斗,不断失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悲欢离合,每个人都会犯错,都会取得一定的成就......我们会感叹于生命的壮丽。

问道华夏

2020年01月22日

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它的理念是我心即是理,我心即是世界。你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上哲学课时,王阳明这句话是被当做主观唯心主义批判的。且不说什么唯物、唯心论,我们首先得承认一个人的心态的作用。苏东坡跟老朋友佛印开玩笑说: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佛。苏东坡说,知道你在我心里像什么吗?像一坨牛屎。佛印笑而不言。

苏东坡回家将此事告诉苏小妹。小妹嘲笑苏东坡:你以为你取笑了他,实际上是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佛印心里想着佛,所以满世界都是佛。你心里肮脏,所以看谁都是一坨屎。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圣人“三不朽”的标准: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所谓立德,简单的说就是具有良好的品德,能为世人典范;所谓立功,为国为民,建立功勋,理解为功名也可以;所谓立言,说白了就是有学说传世。这个“三立”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有人说,中国公认的“三立”圣人有两个半,两个圣人是孔子和王阳明,那半个圣人是曾国藩。

王阳明之前,朱熹的理学十分盛行。但王阳明对朱熹“格物致知”理论不赞成,后来一得罪宦官,发配贵州龙场,他日夜反省,终于顿悟,认为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因此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圣人之道是什么,就是良知,良知人人都有。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的典故。

明代是佛儒道大融合时期,王阳明不仅受儒家思想影响,同时对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有深研。他反对朱熹“天理”说,赞成陆九渊的心即理理论,认为人鱼宇宙合为一体,人心和宇宙是相通有感应的,因此得出结论,心主宰万物。心有所感,天必有所应,这就是王阳明的圣人之道。

因为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成圣人,整天想着圣人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事,所以满心都是圣人,见到谁都是圣人。佛说,一花一世界,老子说大道泛兮,在万物,跟王阳明满眼都是圣人,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