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早上吃粗粮粥会吃出高血糖,高血脂来吗?

11回答·1.6万阅读
安小利

2020年01月22日·渭南市营养师协会一级营养师、理事

答:长期早上吃粗粮粥不会吃出高血糖,高血脂来的。

因为粗粮粥的食材是多样化的杂粮煮闷而成的,比如薏米、红豆、绿豆、黑米、花生、小米、等熬煮的粗粮粥。

这粗粮粥含丰富的营养,比如含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粗粮粥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对糖尿病患者有降低血糖作用,粗粮粥的不可溶性纤维素和可溶性纤维素,共同协作起到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对高血脂患者有降血脂的作用。

再是吃粗粮粥不要放糖、放盐、放油脂等、吃粗粮粥要适量、搭配蔬菜、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奶、蛋、瘦肉、鱼)等,长期早上吃粗粮粥不会吃出高血糖,高血脂的。

长期吃粗粮粥能够起到对身体保健的效果,还对肠道有好处,尤其是对高血糖、高血脂的病人是很好的膳食。

所以说长期早上吃粗粮粥不会吃出高血糖,高血脂来的。

佳园道

2020年01月22日

长期早上吃粗粮粥会吃出高血糖和高血脂来吗?

一般不会哦。

吃粗粮粥有几大好处:

1、能够一定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便秘,朋友们都知道粗粮中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能够增加大便的容积和促进胃肠道蠕动,能够促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2、粗粮中的膳食纤维,除了能够预防和治疗便秘,还能够预防和治疗肥胖,粗粮中丰富的膳食纤维通过吸收水分发生膨胀能够增加饱腹的感觉,能够避免因为出现饥饿而导致摄食过多而引起超重肥胖,高脂肪饮食高蛋白饮食高糖饮食和肥胖可以引起糖尿病,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是提倡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可以可以延缓餐后血糖高峰提前到来,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3、粗粥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还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4、粗粮中含有优质蛋白,粗粮中的糖类和脂肪含量不是很高,所以粗粮可以预防高血脂、高血糖,进而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从上面可以看出,适当的吃粗粮粥可以预防高血糖,高血脂,但是过量或者长期以粗粮为主食,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而其他的含有脂肪蛋白质的食物进食不足则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青少年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王旭峰营养师

2020年01月23日·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

感谢邀请。

早上吃粗粮粥的人可不占少数,但这些人里能吃出高血糖和高血脂来的恐怕也不多。但如果说很爱喝粥,总是大碗大碗喝很多,还长期频繁如此的话,那这对血糖的影响可能还真的很大,加入自己的胰岛功能较弱,或者有遗传因素、还不怎么爱运动的话,这没准前方等着的还真是高血糖,甚至是糖尿病!

有朋友肯定很不解,自己每天早晨也爱吃粗粮粥、杂粮糊糊,自认为还是很健康的食物,而且这粗粮杂粮难道不是健康食物吗?另外我吃了这么久,我也没说高血糖高血脂啊?先来说粗粮杂粮,在我们大家的眼里粗粮杂粮是很好的食物,它的确很好,但有几个人说得出它好在哪?是因为它营养丰富吗?能预防三高?为什么能预防?首先,粗粮杂粮的“好”是相对于“细粮”来说的,“细粮”就是我们日常吃的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等食物,它们在出场前经过精细加工,虽然除杂效果好,做出的食物蓬松可口,但麦麸成分损失严重,膳食纤维大量流失,B族维生素也流失过半,其中的淀粉很容易转化为葡萄糖被吸收,对餐后血糖影响严重。

粗粮杂粮因为处理程度不高,它们携带更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有助拖延食物消化速度,能够让淀粉更缓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并且它们还能吸收部分糖分(包括脂肪、胆固醇等成分),抑制它们的吸收,相对来说对控制餐后血糖更有利。所以,相对于细粮来说,粗粮杂粮是更合适三高患者选择的主食。但这绝不是因为它多么多么营养,吃了就能预防三高什么的。另外,不要忘了粗粮杂粮其实也属于碳水化合物占比高的食物,它们最终也会转化为葡萄糖,所以它们只能适量食用,不宜过量。

杂粮粥呢?杂粮粥一般是粗粮细粮杂豆混合,蒸煮时间较长的粥类,问题就出在蒸煮时间上,谷物类食物蒸煮时间过长,其中结构被破坏,膳食纤维也被软化,微晶结构塌陷,整个称为黏稠度高的糊状物,它们的“糊化程度”提高,意味着淀粉更容易转化为葡萄糖被吸收,对血糖影响更大,比如我们夏季速度喝一碗粥可能都会汗流浃背,这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提供了能量。所以,一般来说,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不推荐喝粥,多吃干饭,多粗细搭配。另外,长期和粗粮粥不一定绝对出现高血糖,这和喝粥的量、速度、个人体质、遗传等因素都是有关的,我们适当喝粥,也并不会对健康有太大影响。

只有营养师知道

2020年01月22日

感谢邀请。

题主应该还是做了功课的,不少朋友认为粗粮杂粮那绝对是稳定血糖的利器,吃了对控糖有利,但实际上粗杂粮吃多了可对血糖并没有好处,它们毕竟都属于淀粉较高的食物,淀粉最终会转化为葡萄糖,照样对血糖不利,所以粗杂粮可不是随意吃的,它们要吃对地方,还应当要控量。另外,“粥”也不是适合糖友食用的食物,粥给人一种清淡刮油的印象,不过粥是用主食类食物长时间熬制,其中的淀粉因为长时间熬煮、微晶结构被破坏,糊化程度提高,淀粉变得更容易消化吸收,升糖速度较快,很容易影响血糖,一般不推荐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喝粥,建议吃干饭,而且最好“粗细搭配”。

但是虽然高血糖、高血脂和饮食密切相关,不过它们并不是诱发高血糖和高血脂的唯一因素,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遗传因素等也决定了是否会患上高血糖、高血脂。或许有些人爱吃甜食,经常吃也没吃出个什么问题,但有些人还算在意自己的饮食,可偏偏就患上三高。所以,即便是长期早晨喝粗粮粥的话也不一定会诱发糖尿病或高血脂症,只能说可能会提高高血糖、糖尿病的发病几率。当然,这和每个人的情况也有联系,例如一些体力劳动较大的人群,喝了粥直接开始搬砖,他们消耗糖分迅速,血糖平稳速度也更快,他们也不是喝了粥就诱发高血糖的一类人。

吃粗杂粮我们应当选择更合理的方式,例如把它们混合“细粮”一同食用,但不要长时间蒸煮。粗杂粮虽然富含碳水化合物,不过比起经过精细加工的细粮来说,它们保留了更丰富的矿物质、麦麸成分,膳食纤维含量更丰富。膳食纤维无法直接被消化吸收,它们能拖延食物的消化速度,延缓糖分的吸收速度,有助平稳餐后血糖,虽然它们也不属于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但比起细粮来要好不少,例如山药的升糖指数在50~60,白米饭,白馒头的升糖指数能高达80~90。粗粮杂粮的摄入量也应当控制,粗粮杂粮混合谷物每餐推荐1~2小捧,可增加一个拳头大小的薯类食物搭配。

如果想要预防高血糖也并非选择无糖或低糖食物就完事了,含糖食物可适当食用,不必刻意避免,但一定注意控量,每日精制糖(直接加入食物中的糖,如蔗糖、白砂糖、葡萄糖)摄入量推荐25g以内,上限不超过50g,另外还应当注意避免过多摄入高油高脂食物,它们容易引起肥胖,而肥胖同样是三高的治病因素之一,肥胖增加胰岛素抵抗,同样可引起高血糖或糖尿病;最后还应当坚持适当锻炼,久坐久躺、懒惰都是诱发三高疾病的因素,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来说更应当注意。

卿心君悦主理人

2020年01月22日·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长期早上喝粗粮粥并不会对导致高血糖或高血脂,而且对于糖尿病、高血脂人群来说,也鼓励增加粗粮的在主食中的占比,即便是杂粮粥相对于精细米面而言,它对血糖的影响也会略低一些,又能摄取到更多的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健康膳食的一部分。

可能题主的关注点在于长期喝粥的问题,担心粥的升糖指数会高一些,是否会对血糖、血脂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这一点,也不必过于担心,不论是什么粥,都并不是导致血糖高或血脂高的元凶,饮食与血糖和血脂的关系在于整体的膳食结构和摄入量,并不是其中的一种食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每天喝粥,却大鱼大肉的吃着,长期以往三高风险会增加,而即便每天喝粥,蔬菜吃的很多,水果和肉类又适量,也并不会增加三高的风险。

所以,长期喝粗粮粥并不会直接导致血糖、血脂的异常,要综合评定整个饮食结构,同时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与遗传、运动、生活习惯等也有密切的关系,预防慢病这些方面都要注意。

关于长期早餐喝粗粮粥的一些补充建议:

1、早餐不止要有粥,最好搭配一个鸡蛋、一些蔬菜或水果,或者一杯豆浆/牛奶加一些蔬菜,这样的早餐营养更均衡全面。

2、粗粮的选择可以多样化一些,不仅燕麦、玉米、荞麦等属于粗粮,红、绿豆、红薯、山药等也属于粗粮的范畴,也可以搭配着来吃,特别是杂豆类的粗粮,它们的蛋白质含量较高,饱腹感更强且升糖指数会更低一些,特别适合一些慢病人群以及预防慢病发生。

3、有些朋友喝粗粮粥喜欢加一些白糖,让粥的口感更好一些,这一点是不建议的,额外的糖分摄入,不仅增加了热量,对血糖的影响也会增加,所以并不推荐。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