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织田信长不死,日本历史会被改变吗?

45回答·8.2万阅读
漫酌豪说

2022年03月31日

如果织田信长不死,日本历史大概率是局部改变,大势不变。

一、织田信长不死,将会建立织田幕府

1、日本战国三杰之首

织田信长原是日本尾张藩国的大名(即地方诸侯首领)。1560年,骏河藩国大名今川义元,率领4万人马进犯尾张藩国。结果织田信长以几千人马出战,奇袭击败十倍于己的来敌,声震全国。

1568年,室町幕府的足利义昭等人争夺第十五代征夷大将军继承权。征夷大将军(简称将军),是实权高于天皇的全国最高军政首领。势力日益强大的织田信长,率军护送足利义昭进入京都,帮助他取得了将军继承权。

1573年,织田信长与足利义昭公开决裂。织田随后强攻幕府,逮捕足利义昭,将其流放至河内国。

室町幕府宣告灭亡。

织田信长掌权后,挟天皇以令诸侯,提出“天下布武”主张,推行武力统一全国。

1582年,织田信长消灭了甲斐的武田氏。一统天下之伟业,已指日可待。

日本战国三杰:织田信长

2、本能寺之变

织田信长有三个得力助手:部属明智光秀、丰臣秀吉,以及盟友德川家康。

消灭武田氏后,织田信长便派遣丰臣秀吉,前去讨伐反叛势力最强的毛利氏。5月,遇到强敌的丰臣秀吉向织田信长请求增援。

正在安土的织田信长,命令明智光秀组织部队前去增援。随后带着百余名随从进入京都,并住进本能寺。

1582年6月2日凌晨,文武双全的明智光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带领13000多名士兵,偷袭本能寺。织田信长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部属,竟然会反叛自己。奋战受伤的织田信长,最后退回内屋,切腹自杀。

明智光秀叛杀织田信长之事,因过于突然仓促,事后内部一片愕然,外部也一时无人响应支持。

而他派去与毛利氏联络的密探,竟然被丰臣秀吉抓到。丰臣秀吉不动声色,迅速与毛利氏达成和解;并且立即昼夜兼程回兵讨伐明智光秀。

6月13日是,丰臣秀吉与明智光秀在山崎展开天王山之战。众叛亲离的明智光秀迅速溃败。其后明智光秀逃出战场,不知所终。

一贯智勇双全的明智光秀,为何贸然发起本能寺之变?这成为日本历史一宗著名悬案。

3、织田不死,就没有德川幕府

本能寺之变,丰臣秀吉成为最大赢家。他迅速成为织田家臣中的核心人物。他将织田信长儿子的年幼嫡子,拥立为幕府将军,自己则垂帘听政。织田信长一手打造的家族政权,落入丰臣秀吉手中。成为挟天皇以令天下的新一代枭雄。

1589年至1590年,丰臣秀吉发动小田原之战,灭掉关东最强大的后北条氏,基本统一日本。

丰臣秀吉的核心部属,是“五大老”:德川家康、前田利家、宇喜多秀家、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

丰臣秀吉临死前,将不满6岁的儿子丰臣秀赖托孤于五老,要求他们效忠丰臣家,辅佐幼子。

但丰臣秀吉死后,五老中的德川家康迅速崛起,打败五老中的反对者,进而打败丰臣秀吉家族势力。最终于1603年,成为全国最高统帅“征夷大将军”。

随后,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了幕府。史称江户幕府,也称德川幕府,拉开其260多年的统治序幕。

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江户)幕府

如果织田信长不因本能寺之变而死,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就不会崛起。生前已是”挟天皇以令天下“的他,必定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幕府,开创自己家族的织田幕府时代。

二、织田幕府的结局,会与德川幕府的结局相同

1、幕府的形成

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叫天皇。

相传,天皇是日本本土宗教神道教中大神的后代。天皇是神道教的最高领袖,也是日本国家的最高领袖。

1156年7月,天皇家族内部首次出现争夺皇位之事,引发了”保元之乱“。

虽然皇族两派的斗争迅速结束,但由于两派都借用了武士的力量,原本处于社会底层的武士,开始参与国家政事。政治地位不断攀升。

1192年,武士家族河内源氏的源义朝的第三子源赖朝,被封为“征夷大将军”。

这一年,源赖朝将军在镰仓设立幕府,开创日本幕藩政制。

幕府,原来是将军带兵出征时的营幕。源赖朝将军掌控了国家的统治权后,幕府就成为将军统治全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与皇室的朝廷独立并行,并凌驾于皇权之上。

自此,以天皇为代表的贵族统治时代结束,天皇成为书面上的国家代表和象征。

2、德川幕府的特点

镰仓幕府结束后,是室町幕府。织田信长虽然流放了足利义昭而结束了室町幕府,却和丰臣秀吉一样,为他人作嫁衣,将德川家康推到将军宝座,建立了德川(江户)幕府。

幕藩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1)分权制度

幕府的权力,名义上是天皇授予的。但皇权被幕府架空了。全国分为200多个藩国。藩国拥有自治权,但必须服从于幕府。

(2)阶层森严:

社会严格分为四个阶层: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各个等级界限森严,世袭不变,互不通婚,衣食有别;严禁跨界工作。

(3)重农抑商

以土地为核心统治工具,将农民、武士牢牢锁在土地上,并且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4)闭关锁国

尤其到了德川幕府后期,清除西方带来的基督教,驱逐洋人、禁止海上贸易。只向邻国大清帝国学习,将自己锁在象牙塔中委琐发展。

3、德川幕府的落幕

(1)洋枪大炮来了。

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领舰队两次闯进江户湾,迫使日本开港通商(史称黑船事件)。德川幕府迫于军事压力,不顾天皇反对,与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随后,又与荷、俄、英、法等国家签订类似条约。“闭关锁国”宣告崩溃。

(2)全国”攘夷“失败

西方工业产品进入日本后,对日本的农业和手工业造成很大的打压。于是,以黑船事件为导火索,全国各地的藩国,以及皇族一派,要求德川将军“攘夷”,将洋教清除去、将洋人赶出去、将海关锁起来。并向英、美等国军舰发起进攻。

英、美、法、荷四国迅速联合行动,发起军事攻击。各“攘夷”藩国立即被打回原形,一败涂地。攘夷派迅速觉醒:洋枪大炮之下,“攘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此后,再也不提“攘夷”之事。

(3)全国“尊王倒幕”行动

幕府制度延续600来年,农民越来越穷,不少武士也被迫兼职养家。工商业者也富不起来。

“攘夷”行动失败后,反对派将战略调整为“尊王倒幕”,即推翻幕府的统治,将其权力归还天皇。

1867年1月30日,压制倒幕派的孝明天皇去世,不满15岁的明治天皇即位。

明治天皇:主导了明治维新

幕府反对派迅速联合了天皇,号召起武士,甚至农民及工商业者,向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发起进攻。

1868年1月,以萨摩、长洲两藩为主力的天皇新军,与幕府军在京都附近鸟羽、伏见激战。德川庆喜战败,撤回江户。

1869年6月,天皇新军出征北海道,攻下幕府的最后据点。日本全境统一,幕蕃政制结束。

三、织田即使不死,近代日本仍直上明治维新之路

如上,如果织田信长不因本能寺之变身死,他会成为新一代幕府开创者。

对于日本自身发展的轨迹来说,织田信长会改变日本的局部历史。

但是,织田信长的不同结局,不会改变世界格局下的日本发展趋势。

1、同样会遇到西方的洋枪大炮。

世界格局下,西欧及美国迅速崛起。到了19世纪,欧美的洋枪大炮一定会敲开日本的国门。

而奋起抵抗更先进的西方文明,结果也一定是偃旗息鼓。放弃“攘夷”的发展思路。

2、同样会发现更好的老师

日本是个文化输入国。不耻于向老师学习。

从唐朝开始,日本就中国作为核心导师,学习政治、文化。直至清朝。

日本还是个聪明的学生。不会学习隔壁老师的重大缺陷。唐代时,没有照搬灭绝人性的太监制度;宋朝时,没有照搬残害奴化女性的缠足恶习;明朝时,没有照搬禁锢思想的八股文风;清朝时,没有照搬祸国殃民的鸦片毒品。

幕府末期,日本开始发现比隔壁更好的老师——西欧和美国。

无论织田信长怎么改变幕府时代的历史,但到了近代,必定选择相同的路:不再向已经衰落的隔壁老师抄作业,转而全面学习欧美文化。

3、同样会维新成功,踏上近代强国之路

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颁布《五条誓约》,提出: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等。

4月21日,政府公布政体书:天下之权力皆归太政官。大政官之权三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权。太政官,即内阁。三权分立的雏形形成。

1871年,日本派出48人的使团,向欧美12国考察学习。20个月后,使团成员一致认为:全盘西化,向欧美学习。

1873年9月,使团成员陆续回国。通过十月政变,即征韩论争,改组、巩固了维新政府。

1889年,颁发《大日本帝国宪法》。这是亚洲第一部成文宪法。

1890年,引进西方议会制度,开设”帝国议会“。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至此,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即近代天皇制。

明治维新的目标口号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而这些目标,都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通过短短几十年,日本就成功“脱亚入欧”,跃升为亚洲强国。

综上,织田信长如果不死,会改变日本的局部历史发展轨迹。但融入世界发展大环境中后,日本的近代历史轨迹,大概率不会发生方向性的变化。

無吟月梦华

2020年10月31日

朋友你好,我是無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我的看法。

我认为如果织田信长没有在本能寺之变中丧生的话,日本的历史进程会发生很大的改变,织田信长一定会统一日本,而日本天皇将从日本历史上消失。

天下布武的织田信长


本能寺之变

日本天正十年6月1日半夜,本应去备中支援羽柴秀吉的明智光秀率13000人的大军出现在了本能寺。

当时织田信长刚刚在本能寺举行完宴会,此时已经入睡。

本能寺中只有织田信长的近侍100来人,没有军队的护卫,织田信长此行是去前线指挥作战,在此稍作停留。

明智军很快就将本能寺包围,桔梗旗(明智家纹)布满了本能寺周围,战斗很快就开始了。

明智军直到接近本能寺的时候,才接到“敌在本能寺”的命令,当时明智军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本能寺里的“敌人”是织田信长。

发动本能寺之变的明智光秀


混乱中,织田信长亲自上阵,但兵力悬殊,织田信长战死。织田信长的嫡长子织田信忠从妙觉寺率1500人前来救援其父,结果面对明智的大军,织田信忠兵败,于京都二条城内自杀。

整场战斗仅仅用了两三小时,家督织田信长和接班人织田信忠都身死,织田家已经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

之后正与毛利军交战的羽柴秀吉迅速撤军返回,羽柴秀吉在之后的战斗中击败了明智光秀,日本的历史开始迈向丰臣秀吉时代。

以上便是影响日本历史进程的本能寺之变的始末。

本能寺之变,信长殒命


假如当年没有发生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效忠于织田信长没有背叛,那么日本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接下来我要说一说我的看法。

日本会被统一

首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我认为日本一定会被织田信长给统一。

在本能寺之变发生之前,织田家的几大军团已经开赴日本各地与当时幸存的毛利、北条、上杉、长宗我部等几个实力较强的大名展开了激战。

上述大名这都是日本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名,但是与当时的织田信长比起来,已经是小大名和大大名之间的天壤之别了。

如北条上杉等家族,虽然战力依然强盛,但是他们的实力也就一两国而已,坚持抵御织田的进攻都尚且不足,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对外扩张的可能。

而当时已经完全控制了京畿地区的织田家则将手下的几大军团四下散开,每一个军团都是足以媲美大名的实力,就好比一只巨型的章鱼,向四周伸出了自己的触须去抓取猎物。

从之后的情形来看,织田的几大军团完全有能力战胜几家大名。

因此只要织田信长不在本能寺之变中意外身亡,织田信长统一日本是毫无疑问板上钉钉的事实。



德川家康会被消灭

我认为第二点就是,如果织田信长不死,德川家康也没有机会开创后来的德川幕府,而且德川家康最终一定会被织田信长给杀掉。

老谋深算而又隐忍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几十年来一直都是织田信长的坚定盟友,是织田信长统一天下的得力助手。

织田信长是一个识人很准的人,他看得到德川家康的超常能力,所以一旦织田家的几大军团消灭了日本各地的其他大名势力,统一了日本之后,德川家康的处境就会显得非常尴尬。

此时织田家已经完全控制了日本的大局,没有再留着德川家的必要。

织田信长是一个观念非常新潮的人,我认为他一定会采取集权统一的政策。

说起后来丰臣秀吉的统一日本,只是名义上的统一,丰臣家内部的家臣之间内讧严重,而外部如德川家康等大名对丰臣秀吉的臣服,也都只是名义上的臣服,丰臣秀吉并不能实际控制全国各地。

但织田信长的能力远在丰臣秀吉之上,观念也比丰臣秀吉要高很多,实话说,织田信长是丰臣秀吉的老师。织田信长是不会接受这种名义上的统一的,他一定会将日本的每一寸土地都收入自己的囊中。



所以当日本各地的大名被织田家蚕食殆尽之后,德川家康就是织田信长下一个要解决掉的目标。

到了那个时候,德川家康的领地也不会本能寺之变时大很多,最多就比他当时已有的三国领地再多上1~2个国,以这份实力与后来的织田家相比,不过是以卵击石,所以德川家康面对织田信长没有胜算。

丰臣秀吉会被杀掉

我认为德川家康被杀,丰臣秀吉就是下一个被织田信长杀掉的人。

诡计多端而又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


理由还是跟之前一样,织田信长是一个看人很准的人。丰臣秀吉这人是有很大的野心的,而且头脑非常灵活,这一点只听信长看得明明白白。

织田信长在世的时候,不怕猴子丰臣秀吉做出什么背叛的事情来,因为在织田信长面前,丰臣秀吉没有能力也不敢背叛。

但是如果织田信长离开人世,织田家下一任的接班人就未必是丰臣秀吉的对手了,为了织田家的未来,织田信长一定会把丰臣秀吉给杀掉,当然杀丰臣秀吉要在织田家吞并德川家之后,这之前,真正出手解决掉德川家康的,很有可能是丰臣秀吉和柴田胜家。

织田信长在肃清外部势力之后一定会在家族内部进行一轮清洗,对织田家的未来有最大威胁的丰臣秀吉是第一个要被清除掉的对象。

织田家家纹


天皇会从日本历史上消失

我认为如果让织田信长统一了日本,那么日本天皇会从日本的历史上消失。

理由前面也提到了,织田信长的观念是非常新潮的,他无法接受日本在名义上被自己统一,并且以织田信长的性格,更难以接受听命于他人,或在行动上被他人所牵制。

因此即便天皇甘心做傀儡,统一日本的织田信长也会干脆利落地将天皇这一制度给取消。

换了别的大名,可能没有这份胆量,最多也就是将天皇架空如过去的足利幕府一样,幕府架空天皇自己行使大权,这是日本的一贯做法。

但是织田信长他就敢杀掉天皇,这个被人称为第六天魔王的大魔头,在日本就没有织田信长不敢杀的人。

所以一旦织田信长统一了日本,那么天皇一定也会被织田信长给杀掉的。

喜欢穿南蛮盔甲上阵的织田信长


日本会加快发展速度,甚至成为东亚的英国

这是我认为的最后一个观点,那就是日本可能会迎来加快发展。

织田信长和与他对阵的那些大名明显是两个时代的人。

织田军的铁炮队


织田信长率先在自己的领内实行了职业军人招募制度,同时也是日本国内第一个将铁炮大规模装备到军队中的人。

织田信长还重视商业贸易,这也是织田家拥有比其他大名更多资金的原因。

所以我认为,一旦织田信长统一了日本,掌握了日本的权柄后,在织田信长的治理下,日本会更重视海外技术的运用和改进,并且会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日本会走上一条与日不落大英帝国一样的路子。

如果到了那一天,就不单单是影响日本的历史这么简单了,世界的格局也会大大的受到影响。



结语

喜爱看历史的人,总会有很多的遗憾。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是已经完成了的过去式,任何人都没办法去改变已流逝时光中所发生的事。

我们能做的,顶多也就是像推演沙盘一样,将历史进行合理的推想,借由这个过程,给自己在行为处事上带来一些指导和收获。

文史阅微

2020年02月11日

会。

织田信长当时已经有统一日本之势,到本能寺之变时他已经控制了本州岛的60%。

如果本能寺之变没有发生且信忠没有在他之前去世那么至少可以完成二代的传承。但是织田信长过分信任手下的军团导致其力量膨胀(这也是后来织田氏灭亡的原因之一),可能在几代以后爆发动乱。

但可以确定的是江户时代的到来会被推迟甚至并不会到来,秀吉征朝这样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减小。

日本可能不会闭关锁国但是基督教被禁是可以预见的。信长在后期对基督教兴趣并不大,因为日本传统的伦理建立在君(指主君)臣从属关系之上,如果引入一神教的神明则会动摇日本传统的伦理(因为西方的封建君权号称由神授给,而日本只有天皇是神之子,处在权利中心的武家并不以此为统治权的依据),进而动摇社会等级结构,危及武家的统治地位

而织田信长作为武士阶级的统治者不会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但他可能会引进更多的武器和技术促进日本发展,可是几世之后究竟会如何已经不是我可以预测到的了。

萨沙

2020年02月19日·知名历史领域创作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日本历史未必会改变。

织田信长当时确实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消灭强大的武田家的时候,织田信长拥有出兵高达17万的实力。

仅仅花费1个月,武田家就被消灭了。

以当时织田信长的实力来说,他最终会统一日本的。

但你要说织田信长能否向秦始皇一样,彻底消灭地方大名,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这不太可能。因为地方大名仍然有很强的实力,而且织田信长部下也有很多山头。

如果不是这样,织田信长也就不会被干掉了。

另外,织田信长这种依靠武力单纯的征服,能够维持长治久安吗?

看起来是不太可能。

比如织田信长对付佛教实力,前后作战20年才打垮了本愿寺。

织田信长时候,本愿寺的实力又有所恢复。

其实宗教实力,单纯依靠和打压消灭,很难彻底解决,如果不是后来秀吉给予安抚,假以时日还会爆发出来。

还有,织田信长蔑视天皇和幕府,能够最终成功吗?

有人说织田信长对于天皇非常蔑视,不接受天皇的官职,也对于幕府足利氏也颇为不屑。

但这些制度都是日本代代相传的,有着深厚的传统。

织田信长想要废除天皇和幕府基本是不可能的,会有无数人反对。

比较可能的是,织田信长还会建立自己的幕府,仍然保持天皇的地位。

所以,织田信长不死,日本也不会有大的变化,还会是江户幕府那样。

秋意沉1

2020年02月19日

这个问题问的……信长不死这件事,本身就是历史被改变了。所以历史的改变肯定是会有的。

但是我认为,大的变化不会有,信长死不死,日本历史的大的走向应该不会有啥大变化,估计最终还是安土幕府那一套。不过对东亚历史来说,有一件事应该不会发生了,就是日本侵略朝鲜。秀吉统一天下的时候,就只灭了一家(北条家),减封两家(长宗我部,岛津),这样的结果就是,狼多肉少,没办法满足功臣了。而如果信长统一的话,上杉和长宗我部肯定完蛋,毛利最起码减封3个分国。岛津这种牛哄哄的尿性,估计也是凶多吉少。这样一来肉就多很多了,应该不需要去搞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