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征战百越族群后,越人都去哪了?当地还存有越人后裔基因吗?

秦50万大军,经过几年的战争终于统治了越人地区。
8回答·1167阅读
扬蓉儿

2020年04月07日

百越基因还在啊!吴国越国楚国南方祝融八姓的国家都以越人为主的,只是楚国综合了东夷和百越而己。

百越基因就是东亚O基因的O1,据复旦大学对中国各民族Y染色体基因检测报告整理的结果。03是炎黄系, O2是融合了中原的东夷人,O1是融合了南方的百越人。

汉族属于东亚人种,基因标记为主要是O,其中O3占大约54%,O1和O2各占大约8%,合计70%。

有专家说百越就是百濮,但蓉认越和濮根应是有重叠,来自同根系但有各自分开,上古应是一体,商未后尤其战国后各自发展了,濮人往西南发展了。

所以越和濮是有亲密关系的。

滇人就属于百越系的一支

从滇池地区发现的青铜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滇国文化特征来看,二者在文化特征发型服装和生活习俗都和滇国主体民族相似;

在滇池地区发现了越文化遗物,印纹陶器和有肩石斧,有段石锛以及饭稻耕渔的经济生活,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青铜鼓"靴形斧,还有青铜器上铸刻的反映滇人生活文化的人物活动图像与建筑风格,反映出百越文化特征

而且《后汉书》及《华阳国志》有时又将哀牢夷称之为濮。

《华阳国志.南中志》将 ”滇“与 ”濮“二字连称为 ”滇濮“,说明滇国的主体民族为濮人,且甲骨文中有 ”濮“字,其形似一人头上有奴隶标志,手执盘盂,衣后有尾饰,与滇池区域青铜器图像上 ”衣饰尾“的濮人相似。

而哀牢人是云南,中南半岛,印度东北七邦很多民族的祖先。

秦朝征百越的时候。因为秦被汉所灭。秦将士也留在了百越之地和百越混居,所以在岭南地区有残留的中原雅语,而这种语言在中原地区已经找不着了。

百越也不是大家想的一个族,而是很多小部众组成,所以号称百越。

其实百越之间文化也不相似。信仰也不太相似。但是以巫信文化为主,这一点和现在的广东云南贵州很相似。

所以百越一直没被消灭过,不仅人留下来了,而且文化也传了下来。

只不过几次衣冠南渡以后,被03人群融合了而己。

百越基因南方人多,双眼皮,脸颊消瘦,颧骨偏高。

蓉就有百越基因,但稀释的只剩下一双双眼皮了

MR杜wy

2020年04月07日

当然存有越人后裔的基因了。

样貌上,诸如马加爵、八两金……就是越人非常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后裔。

行为上,就不用说了。岭南那些成群结伙蒙着面、喊着“类猴腮雷”的一群打砸者。

君山话史

2020年04月10日

越人哪儿也没去。在秦国征服百越后,迁五十万人于岭南,中原人与越人开始融合。

在秦国灭亡后,原龙川县令赵佗乘机自立为南越武王,开创南越王国。赵佗虽是汉人,但南越王国的居民主体还是越人。除了南越国之外,还有闽越、瓯越等。南越王国立国九十七年,直到汉武帝时才被征服,重新并入帝国版图。

尽管南方悉数入中国,但实际上在广大山区,越人仍然是很独立的。在两汉时代,帝国对南方的开拓还是比较少的,南方真正大规模的开拓,是从三国时代的吴国开始的。吴国的一部历史,半部是征服越人的战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南方越人便乘机而起。在三国时代,山越人的活动十分频繁。大家熟悉的东吴名将太史慈,就当过山越人的领袖。东吴后来许多名将,都是在与山越人的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比如陆逊、全琮等,军旅生涯就是与山越人的战争开始的。

吴国占据古时吴、楚、越之地,这里蛮夷甚多,以前把南方少数民族称为南蛮,把东方少数民族称为东夷,后来笼统地称为“百越”。自孙策奠基江东以来,吴国不断地与百越蛮夷开战,征服蛮族部落无数。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越人依山林之险顽抗,只要东吴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便会杀出来搞破坏,成为孙权的心头之患。

山越人跟吴国政府关系很复杂,多次起兵反抗,又多次被镇压。经东吴几十年扫荡,平原地区的山越人基本被征服,剩下的山越人躲进崇山峻岭之中。其中丹阳一带特别多。丹阳多山,地形险峻,交通四通八达,山区多铜铁矿,越人自制武器,民风强悍,习性蛮勇。他们时不时出山打劫,遇到朝廷出兵进剿,又躲进山里,恃险而守,政府军根本没办法。自从汉代以来,几百年的时间,政府都没办法制服潜伏山林之中的山越人。后来诸葛恪采取政治与军事双管齐下的手段,才抚平丹阳的山越人。

经过东吴的开拓,汉人与越人逐渐融合,到了两晋时代,随着晋室南迁,民族进一步融合。因此,越人实际上最终融入汉族,成为汉族的一个来源。

带刀侍卫

2020年04月08日

百越基因还在啊!吴国越国楚国南方祝融八姓的国家都以越人为主的,只是楚国综合了东夷和百越而己。

百越基因就是东亚O基因的O1,据复旦大学对中国各民族Y染色体基因检测报告整理的结果。03是炎黄系, O2是融合了中原的东夷人,O1是融合了南方的百越人。

汉族属于东亚人种,基因标记为主要是O,其中O3占大约54%,O1和O2各占大约8%,合计70%。

有专家说百越就是百濮,但蓉认越和濮根应是有重叠,来自同根系但有各自分开,上古应是一体,商未后尤其战国后各自发展了,濮人往西南发展了。

所以越和濮是有亲密关系的。

滇人就属于百越系的一支

从滇池地区发现的青铜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滇国文化特征来看,二者在文化特征发型服装和生活习俗都和滇国主体民族相似;

在滇池地区发现了越文化遗物,印纹陶器和有肩石斧,有段石锛以及饭稻耕渔的经济生活,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青铜鼓"靴形斧,还有青铜器上铸刻的反映滇人生活文化的人物活动图像与建筑风格,反映出百越文化特征

而且《后汉书》及《华阳国志》有时又将哀牢夷称之为濮。

《华阳国志.南中志》将 ”滇“与 ”濮“二字连称为 ”滇濮“,说明滇国的主体民族为濮人,且甲骨文中有 ”濮“字,其形似一人头上有奴隶标志,手执盘盂,衣后有尾饰,与滇池区域青铜器图像上 ”衣饰尾“的濮人相似。

而哀牢人是云南,中南半岛,印度东北七邦很多民族的祖先。

秦朝征百越的时候。因为秦被汉所灭。秦将士也留在了百越之地和百越混居,所以在岭南地区有残留的中原雅语,而这种语言在中原地区已经找不着了。

百越也不是大家想的一个族,而是很多小部众组成,所以号称百越。

其实百越之间文化也不相似。信仰也不太相似。但是以巫信文化为主,这一点和现在的广东云南贵州很相似。

所以百越一直没被消灭过,不仅人留下来了,而且文化也传了下来。

只不过几次衣冠南渡以后,被03人群融合了而己。

百越基因南方人多,双眼皮,脸颊消瘦,颧骨偏高。

蓉就有百越基因,但稀释的只剩下一双双眼皮了

喝水的惬意%

2020年04月07日

秦带着五十万兵卒南下攻打越,这五十万人攻下越地后就地繁衍生息,和越人相互杂交,互相融合。

当然存在越人基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