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请结合时代背景和曹操所处的情景进行说明。
7回答·643阅读
杨杨得1亿

2020年04月09日

这是曹操发觉错杀了吕伯奢一家后说的!曹操杀了人还口出狂言,因此被天下人冠以枭雄之名唾骂了一千多年。曹操的文韬武略,所具备的政治、军事、文学多种才能,也因他的奸雄品性,多年来一直被掩盖。曹操的此番行为,既为儒家的道德规范所不容,也为早已深入民心的“仁义礼智信”的行为准则所不齿。

意思是宁愿我对不起天下人,这句话是《三国演义》中曹操说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前半句,前后两句结合起来的理解是虽然我错杀了他们,对不起他们,但现在也挽回不了。我现在走投无路,不知道怎么做,就只好是宁愿我对不起他们,也不能让他们对不起我了。

飘舞的云

2020年04月09日

三国时期是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必定要有一帮能人武士为你出谋划策,征战沙场。这些人为何要为你去拼命,你带头大哥做的好不好起着关健的作用,曹操就是很好的带头大哥,只要你有才能,为我所用,我就做好我能做的一切,只要天下能太平,要我做什么都可以,你放心去做,如果出问题,所有的错都在我,曹操用此道笼络了人心,成就了伟业。

魔方历史观

2020年04月10日·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这个怎么说呢,曹操为什么说这句话,咱们只能根据他的行事风格来推测,至于他为什么这么说,除了他自个儿,谁也说不明白。

那咱们就推测着掰扯掰扯

不管是一些书籍中,还是古装剧中,不管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还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都和曹操挂上了钩,成了曹操的人设“话语”了。

根据情景,曹操的这句话,说于杀吕伯奢一家之后,人家一家高礼节招待曹操,结果因为曹操当时的敏感和多疑,引发杀心,最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事后曹操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那么后来成为“曹魏公司”奠基人的曹老板,当时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话呢?

主要还是曹操本人的性格原因。

曹操这个人还有一个形容他的词儿叫做“生性多疑”,这从他后来的行事也可看出,说是警惕性高也行,反正就这么个意思,曹操是比较相信他自己的,他认准了一个事,那就按他认准的来。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这句话的意思,直白点说就是:我能对不起别人,别人不能对不起我。

曹操在当时杀了吕伯奢一家,是出于当时心里的不安和怀疑,然后就动手了,事后知道缘由之后,也明白是他自己想多了,可是他没认错,反而说了流传甚广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

与其说这是一句话,不如说这就是曹操他的行事风格,至于曹操当时为什么说这句话,是对他自己行为的一种解释,还有就是他自己想说了,那就说了。

墨子小游戏

2020年04月08日

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人。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道尽了他的霸气和英雄气概。多少人在读了《三国演义》之后,误读了曹操,给予他一个“奸雄”的称号,奸,不是他,雄,的确可以担当。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那不是真实的曹操,真实的曹操是小编特别欣赏的。真实的曹操,霸气、真实,他运用自己的谋略与勇气,挟天子以令诸侯,破各方势力,最后逐步统一了中国的北部。

他的目光极其深远,他善于争夺权力,同时也善于在兴修水利,指导农民开辟农耕,即解决了人民的生计问题,也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

他有勇有谋,同时爱才惜才,唯才是用。因为他的出生并不是贵族,所以他任用中层阶级,打破了门第的观念,抑制了贵族垄断人才市场的局面,从而挖掘到了许多人才。

曹操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人,写过兵书、武艺高强。在文学造诣上,曹操著有许多名著,这些作品抒发了曹操的真实感想,有心怀天下的气魄,同时也心疼天下百姓,心疼他们的生活疾苦。

比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再者,《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所有的诗歌都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和非凡的才能。他让当时无数人惊叹,同时也让无数人发出了其人必有大作为的感叹。当时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正如他写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何须畏惧年老色衰,何须惧怕年华不在,只要有雄心壮志,依旧可以对酒当歌,唯我独尊。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有过,只是曹操敢于直面自己的雄心和野心,他毫不掩饰,而是这是在三国中,三国给予他的性格,不是他本人亲自说的,只是还有很多人不理解罢了!


浮生若梦9527

2020年04月08日

宁可我辜负了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辜负我。

原句出自《三国演义》曹操杀吕不奢。

曹操刺杀董卓事败逃跑,途中经过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住处,吕伯奢留曹操住一晚,当夜,吕伯奢出去买酒,吩咐家人杀猪来款待曹操。曹操半夜听到磨刀声,并听到吕家人说“先绑了再杀”。

曹操生疑,以为吕伯奢要加害于他。于是持刀冲出,将吕全家杀光!后看到厨房里绑着一头猪准备宰杀,才知道误杀好人。曹操离开吕家,途中碰见吕伯奢买酒回来,吕伯奢说已经吩咐家人杀猪设酒来款待曹操,为何这么快就要走了。没想到曹操竟然举刀将吕伯奢杀掉。

同行的陈宫怪他非常没有义气。曹操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陈宫愕然。于是 陈宫就去投靠了张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