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人。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道尽了他的霸气和英雄气概。多少人在读了《三国演义》之后,误读了曹操,给予他一个“奸雄”的称号,奸,不是他,雄,的确可以担当。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那不是真实的曹操,真实的曹操是小编特别欣赏的。真实的曹操,霸气、真实,他运用自己的谋略与勇气,挟天子以令诸侯,破各方势力,最后逐步统一了中国的北部。
他的目光极其深远,他善于争夺权力,同时也善于在兴修水利,指导农民开辟农耕,即解决了人民的生计问题,也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
他有勇有谋,同时爱才惜才,唯才是用。因为他的出生并不是贵族,所以他任用中层阶级,打破了门第的观念,抑制了贵族垄断人才市场的局面,从而挖掘到了许多人才。
曹操是一个文韬武略的人,写过兵书、武艺高强。在文学造诣上,曹操著有许多名著,这些作品抒发了曹操的真实感想,有心怀天下的气魄,同时也心疼天下百姓,心疼他们的生活疾苦。
比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再者,《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所有的诗歌都展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和非凡的才能。他让当时无数人惊叹,同时也让无数人发出了其人必有大作为的感叹。当时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正如他写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何须畏惧年老色衰,何须惧怕年华不在,只要有雄心壮志,依旧可以对酒当歌,唯我独尊。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有过,只是曹操敢于直面自己的雄心和野心,他毫不掩饰,而是这是在三国中,三国给予他的性格,不是他本人亲自说的,只是还有很多人不理解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