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张爱玲每隔三年便读一遍《红楼梦》,她为何如此痴迷《红楼梦》?

92回答·2.7万阅读
婵月一笑

2020年12月18日

张爱玲十分迷恋《红楼梦》,她对《红楼梦》有强烈的认同感,《红楼梦》是张爱玲读了一生的书——从童年到晚年,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创作中,《红楼梦》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可以说《红楼梦》已经与她融为了一体。张爱玲多次谈到对《红楼梦》的入迷,在《论写作》中说到:

“像《红楼梦》大多数人于一生之中总看过几遍。就我自己说,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只看见一点热闹,以后每隔三四年读一次,逐渐得到人物故事的轮廓、风格、笔触,每次的印象各不同。现在再看,只看见人与人之间感应的烦恼。——一个人的欣赏能力有限,而《红楼梦》永远是‘要一奉十’的。”

实际上,《红楼梦》影响了众多的作家,张爱玲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一位。《红楼梦》是张爱玲读了一生的书,她对《红楼梦》十分地迷恋,这深度迷恋背后的原因:

张爱玲之所以如此迷恋《红楼梦》,与她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相似的身世与文化传统有着极大的关系。一方面是与曹雪芹相似的豪门生活经历,使她对《红楼梦》有着强烈的认同和理解,这种身世之感也为他们的创作带来了苍凉的背景;另一方面是与曹雪芹根植于同一种文化氛围,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她与《红楼梦》之间有一种相似的气质。

第一、张爱玲与曹雪芹有相似的身世——使两个人存在更多的共鸣

  • (1)张爱玲与曹雪芹,同样有着豪门生活体验

从身世来看,张爱玲有着煊赫的身世。她是名门之后,她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朝的名宦,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母亲是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之孙女。曹家先后担任过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两淮巡盐御史等职,深受康熙皇帝信任,并有多次在皇帝下江南时接驾的殊荣,家世也是十分显赫的,曹雪芹也有着豪门生活的经历。张爱玲出生之时,清朝已经覆灭,已经是民国时代了,作为封建大家族的张家也开始衰落,但生活在租界的张家仍然保持着旧式的生活习惯与排场,她的童年还是体验到了豪门繁华的生活,有花园洋房,众多的奴仆,出行有司机接送。家人不时谈起有关的往事的回忆都留存在她记忆深处,也引发了她对过去的好奇之心,在《对照记》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她对繁华过去和家族生活的回忆。这种记忆与体验是张爱玲独有的,同时代的其他的作家很少有她这种豪门的生活经历,他们大多数是出生在没落的书香门第,比如鲁迅、郁达夫等,他们更多地体会到的是家庭的没落,而并没有体会到繁华的过往。张爱玲与同样写作家族题材的张恨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张爱玲是有世家大族的豪门生活的体验的,是从豪门内向豪门外张看,熟悉那个大家庭中的一切。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也是以《红楼梦》为蓝本,以封建大家族为背景,描写豪门少爷金燕西和平民女子冷清秋之间的恋爱和婚姻纠葛。但是张恨水出身寒素,并没有经历过豪门生活,只是凭着想象从豪门外向豪门内窥探。因此,《金粉世家》虽然取法于《红楼梦》的豪门家族题材,但仍然具有平民化的特点。

  • (2)张爱玲与曹雪芹,同样有着家族由盛及衰的变迁

无法否认的是,盛极一时的辉煌都只是过去的记忆,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包括张家在内的这些贵族家庭还是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败落下去。张爱玲曾道“我三岁时能背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见着他的泪珠滚下来。显而易见地,清政府被推翻,清朝灭亡,所有的封建大家庭在进入民国之后,它都要走向没落的一个过程,因为封建宗法家庭依靠的是封建制度,进入现代社会,这些依靠封建制度的宗法大家族就彻底失去了政治上的依靠与庇佑,它们都有一个必然的要没落、要崩溃的过程,作为封建大家族的张家也与其他封建大家族一样,也是要走向没落的过程,张爱玲的父亲也因此成了坐吃山空的遗少,张家已经不复昔日的繁华。曹雪芹同样有着家族由盛及衰的记忆,少年时代的曹雪芹亲眼目睹了家族的败落,在康熙皇帝死后,曹氏家族便遭到了抄家的灭顶之灾,曹雪芹也被迫从浮华奢靡的生活环境中走出来,日益落魄。其实封建家族发展到末代,它都有一个必然要崩溃的过程,这在《红楼梦》中也是有所体现的。《红楼梦》中的贾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繁华的表面下已经暗含着没落的气息,发展到末世的贾府的分崩离析也是必然的。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在这一回里,冷子兴就已经对现在的贾府不及先前的那般富贵作了必要的说明,贾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也是封建家族发展到末世的必然趋势,作为封建大家族的贾府也不例外。

  • (3)张爱玲与曹雪芹,同样熟悉旧家庭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与习性

《红楼梦》对旧家庭的描写使张爱玲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她对曾经生活的旧家庭是十分熟悉的,熟悉那个大家庭的一切,包括家庭生活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对它有着强烈的亲近感,对家族的记忆也是十分深刻的,这种深刻的记忆在《对照记》中是有所阐释的,“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从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旧家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在她的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这个记忆中没落的贵族旧家庭,在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环境中,没落的文化背景之下,生活着一群颓废纨绔的遗老遗少,他们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逛窑子、娶小妾、捧戏子……

第二、张爱玲与曹雪芹共同演绎悲凉的主题——底色都是相同的,都充满了末世悲哀的荒凉

  • (1)张爱玲青少年时期并不幸福,父母离婚,缺少父母的关爱,产生了苍凉感

张爱玲青少年时期家庭生活并不幸福,父母的关系也不甚和睦,从小就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张爱玲四岁时,母亲就抛下她出洋留学,父亲也成为坐吃山空的遗少,在父亲这里,张爱玲感受到了封建家长特有的专横与残暴。家人之间的情感十分淡薄,隔膜也很深,最终父母还是以离婚收场,后来继母进门,与父亲一样,她也是抽鸦片的,这样的生活环境对张爱玲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在父亲的家中,张爱玲因继母的挑唆被父亲毒打,并没有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反而让她产生了无尽的孤独感与落寞感,她认为:父亲的房间,永远是下午,在那里坐久了便觉得沉下去,沉下去,整个家族,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暗的地方,有古墓的清凉。从父亲的家逃到母亲家中,在母亲这里,她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反而得到的是母亲的质疑与冷落。家庭的破裂以及父母对她冷漠的态度使她对世界充满了敌意,对各种人事都存在一种质疑与否定,在现实中,她更是以挑剔而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上的人事。张爱玲在旧家庭中体验到的一切,对她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她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存在着的一些恶习:《茉莉香片》中聂传庆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抽鸦片的,《金锁记》中的姜季泽吃喝嫖赌又不务正业,《花凋》中郑川娥的父亲无所事事,游戏人生……生活在旧家庭的张爱玲看惯了旧家庭中诸如此类的现象,这也使她对这些存在有着深刻的印象,当看到《红楼梦》中关于家族生活的描写时,她的内心中便对《红楼梦》产生了强烈的亲切和认同感,因为《红楼梦》中的这些内容都是她十分熟悉的,生活于旧家庭中的她见惯了这些场景,这是她对《红楼梦》产生强烈认同感的原因。这种身世经历所产生的身世之感也带来了“末日”的危机感与苍凉感。

  • (2)张爱玲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时代,带来了“末日”的危机感

张爱玲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的时代,在 1938 年,她考上了伦敦大学,但因为欧战爆发而无法入学,最终只能改去香港大学。毕业前夕又因战争未能从香港大学毕业。在战争面前,她明显地认识到人在战乱中是多么的渺小,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她也对未来也有着一种深深的荒凉感。对文明毁坏后的荒凉感在《倾城之恋》中有着这样的描写:一到了晚上,在那死的城市里,没有灯、没有人声、只有那莽莽的寒风……这里是什么都完了,剩下点断墙残垣,失去记忆的文明人在黄昏中跌跌绊绊摸来摸去像是找着点什么,其实是什么都完了。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人在战争面前的痛苦与无助,亲历过港战的张爱玲,与战乱中,她明显地感到前所未有的悲观与苍凉,战争所带给她的只是一种荒凉感。在战争中,张爱玲所感受到的悲观、苍凉与失落,使她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落寞感,这也产生了她对人类社会悲观的理解,在小说中,她也是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审视着其中的人物。

在这一点上,曹雪芹也感同身受,家族(曹家)的兴衰必然会对他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富贵的优越心理到没落的失落心理,这使他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过去那种繁华的生活跌落到现在落魄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看尽了人世的沧桑和世态的炎凉,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在《红楼梦》中,繁华背后的苍凉一直是贯穿始终的,《红楼梦》同样有一种苍凉的背景。“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一步一步走向毁灭;纯洁美好的爱情被封建礼教无情地打散;青春美丽的少女们或是被折磨至死、或是郁郁而终、或是出家为尼……《红楼梦》的苍凉感也正是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被毁灭而表现出来的。

第三、张爱玲与《红楼梦》有一种内在的文化上的血缘上的关联

从文化传统来看,张爱玲与《红楼梦》有一种内在的文化上的血缘上的关联。其实张爱玲的小说真正与《红楼梦》相似的并不是很多,后来她还是转向以写洋场生活为主,尤其是写香港为主,她真正写封建家族题材的小说也并不是特别多,虽然不是很多,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她与《红楼梦》之间存在一种相似的气质。那么多的学者在看到她的小说后,都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红楼梦》,也都认为她的小说和《红楼梦》就是有一种气质和文化上的联系。

  • (1)张爱玲与曹雪芹根植于同一种文化氛围

之所以能够产生与《红楼梦》相似的气质以及文化上的联系,是因为张爱玲与曹雪芹根植于同一种文化氛围,他们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张爱玲传》中有这样一段话,

“张爱玲是晚清的中国士大夫文化走向式微与没落之后的最后一个传人,……同时又生存于贵族文化的没落时期而携上了浓重的末世情调……”

这是毫无疑问的,张爱玲只是抓住了繁华生活的尾巴,更多的是看到了繁华的没落,家族衰落的背后隐藏着传统文化的没落,生于末世的她更多地体会到的是末世衰落的文化与腐朽的气息。

  • (2)张爱玲与曹雪芹,都有着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使张爱玲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她必然也会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家庭环境的存在就直接证明了张爱玲与传统文化的联系。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也给她提供也不少阅读的机会,《红楼梦》这类古典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忧患意识、苍凉之感、悲剧意识等对她的语言风格、审美情趣、文化趣味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旧式家庭闲适的生活使她将更多的时间花在对细节的观察上,她闲适的生活态度、鉴赏细节的能力等都与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关。这在她的《更衣记》中有着集中的体现,《更衣记》中对中国服饰三百多年的变迁的记录,集中体现了张爱玲的豪门生活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在《更衣记》中,张爱玲从回忆中晒衣服的这一场景写起,进而引出对中国女性的服饰的描绘,反映出不同的服饰细节与文化。在这一点上,张爱玲与曹雪芹有着相似之处,曹家也是清朝的豪门,曹雪芹的祖父与父亲也十分有才华,诗、词样样精通,曹雪芹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翰墨诗书”的家庭,这也注定了曹雪芹与传统文化之间必然的联系。

张爱玲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别喜欢读书,她三岁时就能背唐诗,站在遗老面前背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她曾回忆她母亲在家时,每天早上醒来后佣人就会把她带到她母亲的房间,跟着母亲背唐诗。张爱玲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对各方面的书籍都有所涉略,喜欢古典小说,尤其迷恋《红楼梦》,她曾将《红楼梦》作为她一切创作的源泉。她继承了《红楼梦》家族题材的传统,在家族题材的小说中,她描写着一群生活在没落贵族旧家庭中的遗老遗少。

  • (3)张爱玲与曹雪芹,都看到了世界繁华富贵的一面,也看到了世界满目疮痍的一面

封建家族发展到末世的衰落是其必然的结果,封建贵族阶级本身的局限性——以腐朽的封建文化为支撑,曹雪芹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虽然生活在没落的封建时代,但他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和封建文化的腐朽有着清醒的认识,虽然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内心深处还是存在着对繁华的过去以及家族生活的记忆的回味与留恋,有着一种不可割舍的情怀,这也为小说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在这一点上,张爱玲也是感同身受,即对现实和人生有着清醒的认识,又对繁华的往昔生活有所留恋。张爱玲的这种认识自然而然地也影响到了她的小说创作,也成为了她小说苍凉的底色。

张爱玲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家庭氛围让她深受感触的是对传统现实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即看到了这个世界繁华富贵的一面,又看到了这个世界满目疮痍的一面,但她仍然在这个世界中,书写着这个时代,是这个时代的歌者。简言之,虽然对腐朽的传统文化感到失望,感到无奈,但依然执着于人生。这种情感便是:“就因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的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的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虽然“弥漫着悲哀”,但仍然“喜欢”,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感情,类似的感触经常会出现在她的小说中,比如《留情》中对敦凤和米先生感情与生活的阐释: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然而敦凤与米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还是相爱着。”虽然感情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是在平淡的生活中,他们依然相爱着,他们依然对生活抱有希望。这也正是以智者的眼光审视世界的张爱玲,即使失望,仍然执着。

张爱玲从小在上海生活和读书,后来又去香港读大学,她所接受的文化其实是中西并进的。但是,因为出生背景,从小生活在遗老遗少气息浓厚的家庭,所以,不可避免地使她在对于传统文化和旧式家庭的氛围的感受方面,远远比一般的现代作家所受的熏陶要深。在这点上,她与《红楼梦》文化传统的传承更为直接,她的身世与文化背景也使她不像其他的新文学作家那样对传统文化采取决绝的摈弃态度,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张爱玲最喜欢《红楼梦》,她的小说为什么最有《红楼梦》的神韵。

结论:

一是与曹雪芹相似的身世与文化传统,使两人存在更多的共鸣,与曹雪芹相似的身世,同样有着豪门生活体验,熟悉旧家庭,熟悉旧家庭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与习性,阅读《红楼梦》时便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理解和认同。二是家族由盛及衰的变迁,封建贵族及其家庭的腐朽注定了其走向崩溃的结局,这种身世之感也给他们的创作铺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三是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氛围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张爱玲与《红楼梦》有一种相似的气质,根植于同一文化氛围,建立了一种内在的文化上的血缘的联系。

(图片均来自网络)

祎一

2020年10月05日

张爱玲的文字与五四时期的文字笔锋有差异感。四大名著是众多现代作家研究的典范书籍,张爱玲对红楼梦的痴迷也就不足为奇。

张爱玲被成为旷世才女的作家,出身没落的荣华富贵家庭,也曾经也是红极一时的盛世家族,和贾宝玉的出身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此相似的家世,会让张爱玲再读红楼梦时,势必会有一种共情状态下的感同身受,读着红楼梦也许张爱玲觉得就是在读自己的人生吧,如此神似的篇章,又怎么能不让张爱玲对红楼梦这么痴迷呢?看到红楼梦油然而生自己与贾宝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思想共鸣。

作家白先勇先生曾说,张爱玲是不世出的天才,文字风格带有幽默风趣的特征,像是直接从《红楼梦》传承下来的延续,张爱玲的小说语言纯粹直接,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深刻不已。

和风333

2021年10月03日

她是喜欢贾宝玉和惋惜林黛玉,她总幻想自己就是林黛玉[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老向591

2021年10月04日

不是张爱玲痴迷巜红楼梦》,是巜红楼梦》让张爱玲痴迷。

帝国的脸谱

2020年10月12日·文史作家 中国作协会员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张爱玲对于《红楼梦》的痴迷,就像酒鬼对于酒、瘾君子对于对于鸦片一样,那种爱已经深入骨髓、深入灵魂、生死相随了。



张爱玲是不是三年便读一遍《红楼梦》,我在她写的文章和书籍里没有看到,只在她《红楼梦未完》一文中说:“每隔几年又从头看一遍,每次印象稍有不同,跟着生命的历程在变。”她确实是每隔几年就从头再读一遍《红楼梦》,也许不一定是每隔三年,人读书不可能把时间预算得这么准,只是隔几年看一次而已,但也是读得非常多了,“跟着生命的历程在变”,指对《红楼梦》的印象,也让人了解张爱玲从一个孩童、少女、中年、再至老年,一直在与《红楼梦》相厮守,如同生命中的伴侣,甚至比伴侣有更多的亲密接触,更多的甜言蜜语,更多的欲罢不能,更多的长吁短叹,更多的依恋不舍。

张爱玲读《红楼梦》与其他人还是很有区别的,像刘心武、白先勇、蒋勋之类,读《红楼梦》,或续《红楼梦》,只是文学的好奇或写作的需要,张爱玲不止于此,她对《红楼梦》的痴迷是入了骨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条理由:就是上文所述,隔几年再重读一遍,从上海到香港,从香港到美国,弟弟丢了,家庭丢了,丈夫丢了,国家丢了,唯一没有丢的,就是一部《红楼梦》。

第二条理由:就是张爱玲写了一辈子的文章,包括小说、散文、戏剧、评论等等,尤其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始终都有《红楼梦》的影响在,她在文章中曾谈到《金瓶梅》和《红楼梦》时说:“这两部书在我是一切的源泉,尤其《红楼梦》。”

第三条理由:就是张爱玲对《红楼梦》痴迷到“恨”续书的心结,一生都无法消解。“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每一个人都会有“海棠无香之恨”,而张爱玲连下意识都是“《红楼梦》未完”,说明在她心里,这是个症结。而且,她由此而对续写后40回的高鹗竟然充满敌意和痛恨,斥其续书为“狗尾续貂”和“附骨之疽”,意思是其续书不但没让《红楼梦》增色,反而对前80回是一种糟蹋和伤害,影响了人们对《红楼梦》的观感,使阅读的美好享受最后都转化成了恶臭,使人如蝇在食,吐之方快。

第四条理由:就是张爱玲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写了一部《红楼梦魇》。她说过,她这人“乏善可陈”,但只要是真喜欢什么,便不管不顾。因为痴迷《红楼梦》的缘故,她花了十年时间研究和考据《红楼梦》,写成了《红楼梦魇》一书,为红学增添了一部货真价实的巨著,这比起刘心武因为丧妻孤独而写的近似于“梦呓”的《续红楼梦》,无论其用时之长、用心之专、用情之深、用才之高,都不是刘氏那真正的“狗尾续貂”之作所无法相比的。



第五条理由:就是张爱玲对于《红楼梦》的欣赏眼光。张爱玲三岁背唐诗,七岁写小说,八岁读《红楼梦》,十二岁发表文章,极早慧,从小被人目为天才。所以她对《红楼梦》的感觉是与一般中等智商或低等智商的人大有区别的。不单写文章,读书也是有高低能力之分的,有的人再读多少遍,也体味不到书中三昧的,而有的人扫几眼就能在心底掀起惊涛骇浪,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对于张爱玲欣赏《红楼梦》的眼光就赞叹不已,说:“张爱玲的文艺审美眼光很高明。”《红楼梦》是一部需要用精神气质去读的书,是一部要用智慧和敏感去读的书。

总之,张爱玲对《红楼梦》的一世痴迷,可以用她的一个联句高度概括,便是:“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