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汉中之战?
对刘备集团的政治和地域的影响力来说,无疑她是相当重要的!但,如果从实际利益角度去看待,刘备集团并没有因此得到多少实惠。这个只要参考汉中太守竟然是魏延?就可以得出结论来。
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刘备自从任命了魏延为汉中太守之后,就再也没有涉足过汉中!也没有关于他加强汉中防御方面的记载。直到诸葛亮执政后,才开始加强汉中的军事力量,作为北伐中原的根据地,汉中的重要军事地位才彰显出来!其时,已经是公元227年,距离夺取汉中已经有九年之遥。
对于曹操而言,汉中甚至还不如一个中护军韩浩!《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引《魏书》曰:(韩浩)从讨张鲁,鲁降。议者以浩智略足以绥边,欲留使都督诸军,镇汉中。太祖曰:“吾安可以无护军?”乃与俱还。其见亲任如此。曹操于是任命夏侯渊督汉中诸军。
本来汉中这个地方是在东汉末年,群雄蜂起,关中韩遂、马超起兵抗曹,就有不少人逃往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关西民众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再加上张鲁的教化,使得汉中地区颇具实力。
当曹操攻陷汉中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工作,曹操先后两次组织了大规模人口迁徙。攻取汉中后不久,他迁徙移民3万户(古代人口统计的户与人口比例,1户大约5人左右),到三辅及长安。在他离开汉中时,再嘱杜袭,迁徙汉中民八万多口,到邺、洛。史书上说的,汉中民尽徙,并没有夸张!
顺便说一下,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大规模的迁徙汉中的人口?
首先是山地险阻。各种奇山大石,让在平原跑了一辈子的曹公知难而退(《资别传》记载,孙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於用兵,察蜀贼栖於山岩,视吴虏窜於江湖,皆挠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忿,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
其次就是汉中民难治!曹操发出了“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可见,汉中人民普遍信仰张鲁的宗教,除了张鲁的话,谁也不听。(《三国·魏志·刘晔传》曰:大祖征张鲁,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大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后来被刘晔给阻止了,才拿下了汉中)
面对汉中的这种情况,曹操有三种选择:1、维持现状,要汉中继续处于张鲁的宗教体系之下;2、全部杀掉;3、迁徙这些人民融入其他地方,让他们摆脱宗教体系的影响!方案三靠谱。曹操开始迁徙汉中人口。
早在公元2年,当时的汉中郡人口为30万(包含除了汉中地区,还有勋阳和安康)。按照通常人口比例看,汉中地区人口应在18万左右。公元158年,全国人口数基本与当时差不多。曹操迁徙了15万余+8万余,超过23万人被迁徙离开汉中。这说明,汉中原有人口,以及外来避难者,通通迁徙!
以上这就是汉中之战的历史背景。
所以,当刘备开始有进攻汉中迹象的时候,曹操深知汉中地区除了留守的部队外,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资源。于是,曹操便开始治军,并加强对汉中地区的粮草辎重运输,《三国志·赵云传》记载,“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
其实,说来也怪?曹操没到汉中之前,汉中的留守部队打的风生水起👍、可圈可点👍!等曹操大军来到汉中之后,就一泻千里、穷途末路了??😨。对于刘备集团而言,汉中之战就是一场胜利✌️。
曹操是怎么知道刘备来打汉中呢?这就是有名的下辩之战:她是汉中之战的前哨战。
公元217年,已据有益州之地的刘备欲集中兵力攻取汉中,继而窥伺中原,进军洛阳,于是,拉开了汉中之战的序幕:刘备兵分两路:一路令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占领下辨,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另一路由他亲率法正、黄忠、陈式等,带领主力部队进攻曹将夏侯渊据守的阳平关,一场浩大的战事即将展开。
由于张飞自作聪明,导致了下辩之战刘备军团的惨败!曹洪、曹休打了马超、张飞一个措手不及,蜀汉名将吴兰、雷铜、任夔等战死沙场,马超、张飞败退汉中;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四月,蜀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遭到徐晃的迎头痛击,蜀军自投山谷,死者甚多。曹操听说后,非常高兴,给了徐晃指挥军队的符节,并下令说:“这一条阁道是汉中的咽喉险要之地,刘备想断绝内外联系,夺取汉中。将军这一举粉碎了刘备的计划,真是妙计中的妙计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刘备亲自阳平渡过沔水,驻于定军山,夏侯渊率军相争。刘备率精锐万余人,分十部夜袭张郃,张郃率亲卫奋战反击,刘备不能克,夏侯渊派张郃守备鹿角东部,自率精锐守备鹿角南部,刘备于是全力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遂分军一半往救张郃。于是刘备又在走马谷采用烧围角之策,趁夏侯渊前去救火,派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突袭渊军,夏侯渊遂战死。
张郃集兵抗击,刘备屡攻不克,遂急书益州增兵。诸葛亮征询从事杨洪意见,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于是诸葛亮迅速调集兵力,派往汉中,增援刘备。
此时的刘备进退失据,一股火全都发泄在了黄忠身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刘备欲再渡汉水攻阳平关。魏军诸将以为众寡不敌,欲以水为阵阻击刘备军。郭淮认为:“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阵,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之,备可破也。”刘备见魏军退后远水布阵,迟疑而不敢渡江。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三月,魏王曹操以汉中危急,自长安出斜谷道,亲率几十万大军临汉中指挥作战……于是汉中之战最后的大决战爆发了——汉水之战!
匆忙中的刘备遂弃正在汉中的马超、张飞于不顾!千里迢迢把正在永昌郡平叛的蜀汉看家将军赵云十万火急的调到了汉水前线:
《三国志·赵云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 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
值曹公扬兵大出, 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
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根据《汉水之战》词条:汉水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汉中地的一场战斗。此战刘备军主帅是赵云,主要将领是黄忠、张翼、张著;曹操军曹操自为主帅,参战将领不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军与曹操军争夺汉中,形成对峙。而后赵云率军于北山击溃曹军,扭转了汉中刘备军与曹操军僵持不下的战局。两个月的时间,曹操就从汉中撤退了,还没等到曹彰的支援。
后世史学家更是认为汉中之战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后,是被赵云击败的。
从下辩之战开始,马鸣阁道之战、定军山之战、阳平关之战(具体见曹真传纪)、汉水之战。不同地点相对独立的各个战场总和,构成了声势浩大的汉中之战。
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定军山之战和汉水之战!其实,她们都是汉中之战的组成部分。我们现在虽然很少提及汉中之战,但是!偃旗息鼓、一身是胆等成语却又常常被运用。
在当时人看来,汉中无异于鸡肋。《九州春秋》记载: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也就是说,刘备在汉中称王的时候,汉中已经空无一人了!他最多是个象征而已,就像是魏延的汉中太守,也仅仅就是在汉中宣誓主权。光杆司令一枚…
所以,孙权才会说:“魏延竖牧小人也”!意思就是在汉中地看山放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