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的嫔妃主要是通过旗人选秀进入后宫,选秀三年一次,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没有参加选秀的女子不能嫁人。被选中的女子,要进行清宫制度培训,才有可能留在宫中成为皇帝妃嫔。
清宫中的日常生活极其枯燥乏味,嫔妃日常生活中的所需,都是宫中按制度定时定量供给。嫔妃在宫中是有俸禄的,生活用品都是按月分配,如布匹、毛皮,再到每天的供给的肉类、菜蔬、米面等,可以说衣食无忧。
这些都是要按嫔妃的地位等级而定,像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她们的待遇都是比较好的,完全可以超过宫外的富豪水平。而妃、嫔之下的生活就相对比较清贫,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基本生活保障还是有的。
嫔妃在宫中的生活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大型特殊日子,比如庆典、大寿、过节及祭祀等活动。这些活动虽是礼仪性的活动,但所有的嫔妃都得参加。往往都是在匆忙劳累的行礼活动结束后,以礼节性的晚宴作为结束。

另一种就是比较乏味的普通日子,也就是我们说的日常生活。嫔妃除了生病外,一般情况下起居时间都是很固定的。
即便是作为最尊贵的皇帝,乾隆也必须要在凌晨四点起床。就连皇帝的日常生活都被限制,更何况是这些嫔妃呢?《乾隆帝起居注》表明,乾隆皇帝每天最多只有两个小时能够陪伴嫔妃,这还不是最多的时间。
由于乾隆皇帝一般五点起床批阅奏折,所以早上五点,也是乾隆后宫嫔妃起床的时间。由宫女呼唤嫔妃起床,并且嫔妃绝对不可以拖延,她们要准时地梳妆打扮,在早晨七点去皇后宫中,向皇后请安。而那些等级较低的嫔妃是没有机会见到皇后的,但是她们也要严格遵循起床时间。
在早晨七点至九点半,是嫔妃们食用早膳的时间,早膳包括粥面以及饼等等,当然宫廷中的伙食要比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精致的多,可是即使这道食物再精致,嫔妃们也只能食用一筷子。

在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是后宫嫔妃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这期间,嫔妃们也有相应的场所限制,比方说御花园这一场所,并不是谁想进便能进的。在影视剧中,通常有嫔妃在御花园偶遇皇帝的场景,其实这在真实的历史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两点半是用于午休和晚膳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对于嫔妃来说,能够快速恢复一天早起的元气。在嫔妃午休后,便是她们的保养时间,关系好的嫔妃会聚在一起聊天,互相交谈。
到了下午五点至晚上九点半,就是嫔妃向皇太后以及皇后请晚安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过后,运气好的嫔妃就会被乾隆皇帝翻牌子,同时被太监抬去侍寝。而那些未侍寝的妃子,晚上九点的时候便会去休息了。
清朝嫔妃侍寝自有一套制度,每日晚膳时,决定哪一个妃子当晚侍寝。每个妃子都有一块绿头牌,牌面上是该妃子的姓名,备晚膳时,敬事房太监将十余块或数十块绿头牌放在一个大银盘中,谓之膳牌。

皇帝晚膳用完,太监举盘端到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没有兴致,则说声“去”。若有兴趣,便拣出一块牌,扣过来,背面向上,此为“翻牌”。并且后宫有专人负责办理、记录寝妃侍寝之事。
皇上与妃嫔就寝后,门头挂上红灯笼,太监要守候在寝宫的外面,若超过了既定的时间,太监就会在外面高呼“时间到了”!如果得不到皇上的回声,太监会再次高声呼叫,如此反复,直到皇上回应,再将侍寝嫔妃送回住处。
侍寝完后,随侍的记档太监还会询问皇上,是否允许陪他过夜的妃嫔生孩子?若皇帝回答:留。那么记档太监就会详细地记录年月日,以便作为日后怀孕的证据。若皇帝说“不留”,记档太监就将到临幸妃子的住处,立即施行避孕措施,比如重击其后股穴道。

除此之外,妃子们花最多时间的事情是化妆和保养身体,尤其是皮肤。在后宫当中争宠最重要的资本就是样貌和气质,她们必须注意保养自己,防止自己年老色衰,否则等待她们的,只能是孤独终老。
清朝极重秩序,尊卑有别。妃子在入宫之前就按照各自的家世背景分好位分,除生子、按资排辈、逝世之外很难有晋升机会。所以并不存在为位分争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这些后宫嫔妃,穷其一生,都在为能够繁衍皇帝的子嗣做准备,但能得宠,能生育的妃子总是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