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非常重视海军建设,这种思想来源于印度濒临印度洋特殊的地理优势,同时,受英国控制印度洋的思想传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印度1947年独立时从英国获得了1.1万名海军官兵和26艘舰艇,同时也获得了英国辉煌时把印度变成“内湖的历史辉煌。早在1945年时,印度著名外交家潘尼迦在《印度和印度洋》一书中就极为强调印度洋对未来印度的极端重要性, 并且提出了“印度之洋”的说法。

《海权论》之父马汉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曾经警示“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统治了亚洲”并且说明“印度洋是通向世界七大海域的钥匙。”马汉预言道“21世纪世界的命运将在印度洋上见分晓”。而印度一直视马汉之说为座右铭,大量力发展海军建设,梦想实现“印度之洋”的梦想。
不过,印度独立后与邻国发生频繁战争,因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的时期,印度海军建设并不快速,依然是执行“近海防御”的战略,陆上军事力量建设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局势相对缓和,印度腾出手来发展海军,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时,印度海军建设进入到“区域控制”战略阶段,即控制和辐射印度半岛300~700海里以外的印度洋海域。
目前印度海军加快了步伐,并且进入到有限的“远洋延伸”战略部署中,目光不再限于印度洋,基本上构建成了以“印度洋控制战略”为核心的完整的海军战略体系。

印度实现“印度之洋”的措施就是多建造军舰,印度采取以航母为核心的海军建设措施。印度先后从英国购买了两艘航母,都退役了,目前印度拥有一艘俄罗斯“基辅”级改装航母“维克拉马蒂亚”号(“超日王”号),印度自己正在建造“维克兰特”号航母。潜艇方面,印度从俄罗斯租赁了两艘核潜艇,并且计划租赁第三艘,印度自己建造了一艘“歼敌者”号核潜艇,不过属于摆设的性质,印度目前拥有15艘潜艇,除了核潜艇,基本都是25年舰龄的老旧潜艇了。
印度计划到2022年舰艇数量超过160艘,其中主力战舰超过60艘,包括3艘航母,作战飞机400架。不过,你知道的肯定是实现不了了。印度海军最近采购了6艘潜艇,共计划购买24艘新潜艇,其中包括6艘攻击型核潜艇。按照印度的速度,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印度海军采购了米格-29K舰载战斗机,卡-31预警直升机,并且采购了美制P-8I海上巡逻机等武器,还采购了以色列的无人机等武器。

印度海军建设虽然嘴上热情高涨,行动却是蜗牛的速度,主要原因是所有的军舰,舰载机,潜艇等技术全部依赖外购,印度自己不具备建造海军舰船,舰载机,潜艇的技术,即便是舰用钢板印度也无法自产,更不用说机械动力,雷达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等等技术了。印度目前的建造舰船水平基本处于在外购军火商帮助下实现组装成型的阶段。拥有武器只不过是获得了作战平台,并不代表战斗力强大,特别是海军武器装备更是如此,马再好也要有好骑手,这样才能实现战斗力。
印度海军建设总是比嘴上说的要慢几拍,由于技术因素这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变的。印度海军要真正实现控制印度洋就必须要解决自主民族军工体系问题。同时,随着美国印太战略,印度又被美日澳印战略同盟小圈子所绑架,印度只要不脱离这个圈子,就永远无法实现“印度之洋”的梦想。因此,印度海军目前并不牛,离真正牛起来的路还很遥远。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观点,欢迎探讨评论,欢迎关注兔哥哨位,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