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黄金怎么来的?可以用探测器查到吗?

13回答·64万阅读
木苏君(提问者)

2021年11月21日

2020年,村民利用一台抽水机和3公斤活性炭,吸取34万元的黄金。家人看着眼前黄灿灿的金子,既高兴又害怕,俯下身子,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抡起锤子用力砸着墙壁。

黄金意味着财富,有的人想尽一切办法,就是为了得到黄金。地球一直在运动,大量矿产资源被埋在大自然的地底下,仅凭人们的双眼,很难搜寻到它们的身影,不像露天矿产容易发现。在这些地下矿产资源中,就有很多黄金被埋在地下没有发现。

河北一村民,利用活性炭吸附黄金,却将自己送进了班房

河北青龙县某山村,曾经那里有一座矿场,当地的机械设备落后,开采黄金完全靠人工完成,成本太高,再加上矿产的含金量不高,年年亏损,只能关停,至今已有很多年没有开采。

村里的张某,为了赚点快钱,竟做出疯狂吸金的举动,每天晚上偷偷用抽水机将地下水抽出来,利用活性炭吸附黄金,获得非法利益34万元。

张某为了掩人耳目,每天晚上11点多起床,弄到凌晨4点回家,抽水过程相当隐蔽,他又是怎么被人发现的呢?

时间回到2020年9月份,村里的苏女士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老人生活,突然手机收到短信,提示电费已经欠了好几百,几乎是平时的10倍。

当时苏女士就感到纳闷,家里只有老人生活,平时也用不了多少水,怎么会产生这么高的电费呢?随后向工厂请假,和丈夫一起坐火车回家查个究竟。

回到家里,苏女士打开井盖,发现里面的水位已经见底,水泵还在嗡嗡作响,根本就没有抽到水,一直在空转。

原来,为了方便老人,苏女士买了自动抽水的水泵,当池子里的水低于设定的标准时,就会自动启动抽水装置,水装满了才会停止。

可是谁也没想到,水井里的水位会那么低,低于水泵以后,抽水启动就会空转,电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水池里的水不多,偶尔也会抽上来一点,家里的老人也就没有在意。

苏女士又去周围邻居家问了情况,他们家的井水都有这种情况,水位降低,抽上来的水还有点浑浊,根本就不能喝。

镇上的水务部门来调查,水位比往年下降太多,况且那段时间经常下雨,天气也不是很干旱,经过仔细分析,显然是有人在抽地下水。

接着又对村里每家每户的用电量进行排查,发现张某家的用电异常,比村里普通家庭的电费高出三十多倍,最后才将张某用抽水机抽取地下水,给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事揪出来。

张某抽取地下水,利用活性炭,通过技术手段,得到了955克黄金,金额高达340600元。家人看着这么多的黄金,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这些黄金卖给珠宝加工厂,一家人吃穿不愁,过上富人的生活,害怕的是,这些都是非法所得,随时有可能为此付出代价。

看着眼前的黄金,张某家人不知所措,想了个办法,打算先将黄金放进自家墙根,随后俯下身子,用微微颤抖的双手,抡起锤子将墙壁砸开。

可是第二天一早,张某还没来得及去外面躲藏,就被带走了,没想到用活性炭吸取地下的黄金,却将自己送进了班房。

火山喷发,将金元素带入地壳中,最终形成黄金矿产

关于黄金的由来,有很多种脑洞大开的说法,有人说地球形成的那一天,上面就有金子,也有人说,是外太空的陨石掉落到地球上,里面含有金元素。

说起黄金,不得不扯上宇宙,刚开始的时候,地球上面根本就不能住人,温度极高,与其他星球没有多大区别。

宇宙也有引力,大大小小的天体会运动,难免会发生撞击,当小的天体,轨道与地球重合时,撞击产生的热量,会将周围的陨石融化,其中的金元素就留在了地球。由于金子的密度大,会一直往下沉,大部分的金矿就在地下。

地球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说火山爆发,地底下的岩浆喷涌而出,金元素也就从地下来到地面,形成岩金,被人们发现以后,就是一座金矿,可以开采利用。

大约在26亿年前,曾经就发生过一次火山喷发,那次的威力可不小,大量的金元素,从深层的地核中,沿着裂缝被带到地幔,得以重见天日。

岩金受到日照风化的影响,雨水不断冲刷,岩石慢慢变成砂石,由于金子的性质不稳定,比重太大会沉淀,在河流里形成沙金,有的人也会去河里采挖河沙,提取里面的黄金。

由于沙金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在河水的带动下,颗粒之间会相互摩擦,聚集到一起形成金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村民在河边建房,就发现了一块重达280公斤的金块。

发现地下有黄金,如何开采出来

将地下的黄金开采出来,人们首先想到的画面是矿工的身影,戴着安全帽,头上的灯打开,进入深不见底的矿洞中,将矿石从井里运出来。

开采金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勘探工作,确定有矿以后,还要评估含金量,若是含金量太低,连成本都不够,也就没有开采的意义。

特别是在勘探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专业人员前往目的地,甚至包括地质、化学、地理等学科方面的专家,通过勘探,发现金矿的比例非常低,全球能开采黄金的矿山在10%左右。

发现露天矿山相对容易,深度小于400米,矿体相对较浅,勘探的成本较低,只需要将表面的岩石去除,就可以取标本进行化验。

地下矿山在地表深处,需要用专业的挖掘设备,钻井建成隧道,将里面的矿石运出来,各方面的成本增加,金元素的含量相对也要大一些。

开采黄金是一个技术活,要用专业的工艺和技术,主要用到砂金开采和脉矿开采这两种方式。

砂金开采,主要适用于露天矿山,深度约30~100米,表面由泥沙覆盖,没有较厚的岩石层,不需要破碎的机械,在河床的岸边,用人工溜砂的方式进行洗矿。随着技术升级,后来慢慢用采金船代替人工,将挖掘机和洗矿的设备直接装在船上,采挖、冲洗、筛选等工序才都在船上完成,更加方便。

脉矿开采投入成本比较大,不同于砂金开采,需要大量的机械和辅助设备,在地下挖坑道或隧道,人工再下井将矿石运出来,劳动强度大,危险性也要高。

探测器是否可以探测到地下的金子

目前市面上的金属探测器很多品种,常用于安保行业,常常用于探测金属,包括金、银、铜、铁等,只要在人的身体周围刷一下,携带金属就会报警。

更为高端的探测器,可以区分金属的性质,假如不想探测钱,通过程序控制,就可以将铁过滤掉,探测到铁也不会报警。

金属探测器,无非就是通过电磁感应或X射线来工作,能够区分金属性质的探测器,在设备的两端装有环形线圈,能够对采集到的金属磁场进行过滤,避免外界磁场干扰,从而能判断地下的金属为哪种性质。

使用黄金探测仪,也会受到铁矿物的磁场影响,让黄金矿石的信号变得模糊,会导致识别错误或没办法探测。

专门探测黄金的仪器,价格不菲,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有时花一个星期也找不到金子,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人愿意尝试。

写在最后

想要将地下的黄金开采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它的属性不明确。根据统计,地球上的黄金总量约48亿吨,地下的黄金仅有1亿左右,大多数都处于地核之中,没办法开采。若干年之后,若是有技术能将地核中的黄金弄上来,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

张小吹

2021年11月23日

黄金是天体外来的产物,大约45亿年前,地球处在极度高温状态,外来天体携带金属碰撞地球,从而融化残留在地壳之中。

从古至今,黄金一直是高贵的代表,价值很高,无数人想破了脑袋想要通过挖掘获得黄金。为了得到黄金,多种探金技术也纷纷问世。

主要有砾岩型、石英脉型、韧性剪切带型、卡林型、斑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火山岩型等等。

专业的寻矿人员,有着丰厚经验,可以通过脉线,岩层物质分析是否有足够的金矿。另外根据地理知识,有岩浆层地质的含金的几率较大。

另外,山川河流底沙也有含金几率,含有黄金的河流,逆流而上的山中或有矿地。

由于地表金矿含量有限,深度寻矿也有一定难度,国外探矿队发明了两种特殊的探金方式。

第一种:生物探矿,这个方法可以通过对土壤金元素的分析,判断土壤之下是否存在矿藏。

第二种:山川之下多有地下暗河,通过提取暗河水份,或暗河沉沙,分析金属性,判断附近有无金矿。

在民间,金属探测仪也常常被人用到,但值得一提的是,矿产为国有,在没经过政府同意,私自挖掘属于犯法行为。这一点应当切记!

影子46779783

2022年05月05日

地壳变动,火山喷发而来的,经过亿万年沉积,最终形成矿脉。沙金采集简单,岩石开采成本较高。别问我咋知道,因为我刚开始搞这个,交了几年学费。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2021年12月08日·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理学博士 优质科学领域创作者

目前地球上被发现的元素种类一共有118个,其中前94个属于天然元素,后面的24个属于人工合成的。除了人工合成的元素以外,迄今为止在宇宙中发现的所有元素,均在地球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在这些元素中,除了与我们人体组成以及支持生命存在密切相关的氧、碳、氢、氮、硫、磷等之外,我们对于金、铂、银等这些贵金属肯定也非常熟悉而且感兴趣,特别是金元素,它长期以来都是作为一种“硬通货”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目前,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既然是一种可以长期保持较高价位的贵金属,金元素在人类社会中流通的总量,势必是非常稀有的。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在全球金融流通和消费领域,黄金的总量只有约19万吨,其中40%是作为金融战略储备,剩下的60%被制成各种首饰、工艺品或者其它商品。这些进入人类社会的黄金,全部来源于自然界,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金矿的开采和冶炼而获得,很小一部分是通过水流淘洗、野外捡拾等方式获取。

其实,如果从地球所蕴含的黄金总量看,与其它更加稀少的元素以及人工制造的元素相比,根本不稀少。科学家们根据地球上金元素的平均丰度,测算出金元素占地球总质量的比例,约为一亿分之一,所以理论上地球从内核到地表,所有金元素的总量将达到60万亿吨之巨。然而,这些地球黄金绝大部分,都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沉降到地核深处以及下地幔区域,留在地表的黄金量变得越来越少,那些深埋在地底的黄金,我们人类根本开采不了。

虽然现在看,时不时地在一些国家都会发现新的金矿,但地表可供人类开采的黄金总量,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少的局面,按现有开采的速率看,未来30-50年,所有的老金矿都将开采完毕,而且发现新金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机会也越来越渺茫。

那么,地球上的黄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其根源,还得依靠宇宙重元素的“制造机”-超新星爆发。众所周知,宇宙中的恒星,无论质量多大,最终内部的核聚变结果,只能到达铁元素为止,由于铁元素的比结合能最高,到这一步后就不能再依靠核聚变释放和提供进一步的能量了,因此恒星的寿命也走到了尽头。不过,在巨大恒星生命末期,由于内部核聚变的停止,表面巨大的重力会将恒星“压垮”,体积急剧收缩,推动内部重新开启那些比铁轻元素的不可控核聚变,致使恒星局部区域甚至内核都发生爆炸,将大量恒星组成物质抛撒到宇宙空间中,形成超新星爆发。

在超新星爆发过程中,超强的能量释放过程,为那些抛撒出去的物质,提供了进一步发生物理反应的足够能量支撑,铁以及比铁轻的元素,此时捕获到了周围呈游离态的中子,从而发生快中子捕获反应,基础原子“捕获”的中子越多,那么新生成的物质原子序数就越大,最终生成了很多比铁还要重的元素,与很多轻元素一起形成了星云,为超新星爆发之后孕育新星系提供了物质来源。

这些星云物质,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在引力扰动的影响下逐渐聚集,在物质密度较大、引力较强的区域,聚集了周围绝大部分的“原材料”,最终率先形成新一代的恒星,那些恒星“吃剩的渣滓”,则在恒星风的吹动下,在距离恒星较远的区域,慢慢聚合成行星,其中的重元素物质,由于比重较大,在炙热的行星结构下,慢慢发生沉降,进入到行星最内部形成内核,这也是为什么行星还是卫星,其内核都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原因。地球上存在的黄金,无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分布规律,都与上面的过程有关,最核心的两个因素,一个是超新星爆发,另一个是重元素的沉降。

现在进入到人类社会的黄金,主要还是从地壳表层所获取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金矿,这是最主要的源头,即通过漫长的地质作用,那些原本沉积到地幔甚至下地幔的金元素,在岩浆流动、板块移动的过程中,通过地震、火山喷发等途径,又重新将这些元素带回了地表,并最终出现在地壳的表面,与其他元素、矿石等结合在一起形成金矿。由于地球表面已经冷却,这些被带出来的重金属,沉降效应变得异常缓慢,所以才能够长期存在于地表。通过金矿开采出来的黄金,也被称为矿金。

另外一个途径就是风化和物质迁移的结果,其本质也是源于金矿,在长期的风雨、阳光作用下,金矿石发生崩裂,由于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因此黄金可以脱离原有的矿石体系,随着水流沉积到地势较低的石沙中,从而在某些河流的底部、河水中或者砂石下面,会有一定成分的含金量,通过这种途径得到的黄金,被人们称为沙金。历史上一些国家所发生的“淘金热”,淘的正是沙金。

那么,那些露出地表的金矿或者金子颗粒,人们可以通过探测器探查到吗?这个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地球上那么多的金矿是怎么来的呢。只不过勘探金矿所用的设备仪器,比较先进、针对性强、成功率高而已,另外还需要应用到地质、地探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这里想说的是,如果个人购买金属探测器,结果会怎么样。

个人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电磁感应式,通过在探测器前端的圆形金属圈中通上高频电流,从而在金属圈及其附近区域产生电磁场,如果有金属物质进入到这个电磁场中,就会形成涡流效应,从而改变原有的电磁场分布状态,继而被探测器的感应器所捕捉,从而诱发警报提醒人们。

但是,一般性的金属探测器,并不能准确判断引发干扰的金属性质,所探测区域如果存在其他金属,也会报警,要达到探测金子太难了,所花费的验证时间成本太高,况且地表之上哪有那么多金子。而且,一般的金属探测器,能够探测到的地层深度也是非常有限的,能达到半米左右就非常厉害了,而根据探测时发出的警报,人们往往费了很大劲挖出来,一看根本就是一颗螺丝钉,久而久之这样,拿它来找金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市面上还有一些可以区分某些金属种类的探测器,甚至是专门的黄金探测仪,然而,这种黄金探测仪在使用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地面其他金属或者金属矿石的影响,使得专门辨别黄金的识别信号变得比较混乱或者微弱,势必也达不到什么效果,我们普通人拿着它到野外找金子,无异于大海捞针一般。除非你获得了特许,能够进入黄金矿区去寻找,那里肯定处处都是惊喜。

没有更多内容了